第421章 出七百块,易中海结婚扯证(2 / 2)

突然没有这方面的想法。

迈着步伐的就要离开。

聋老太太不可能让李秀芝就这么走了,忙追问了一句。

“傻柱媳妇,中海跟那位姑娘的事情,没违反政策吧?”

老不死的老混蛋。

故意的。

这是在给李秀芝挖坑。

当了一年多办事员的李秀芝,什么事情没见识过,平淡的回答道:“老太太,您刚才可看过姑娘的介绍信,上面有姑娘的详细资料,年龄超过了法定结婚年龄,至于易师傅的年龄,这个不用我说了吧。”

挖坑不成。

反被挖坑。

聋老太太在心里骂了几句。

“中海也是为了姑娘一家人,这年月,谁能给她七百块钱的彩礼钱,有些人不吃不喝挣三年才能挣出来。”

将又当又立的人设。

演绎的淋漓尽致。

“谁家的钱,也不是刮大风来的,姑娘等着钱救命,中海跟姑娘的婚事,就这么定了吧,昨天晚上,姑娘在大街上睡得,还遇到了醉鬼,得亏没出事,要不然这就是一条活生生的人命,傻柱媳妇,这介绍信?”

“老太太,我就是因为有人举报易中海要老牛吃嫩草,领导派我来询问一下具体的情况,易中海是轧钢厂的八级工,扯证又是民政局的事情,街道没有这方面的权利,没什么事情,我回去向贾主任汇报了。”

李秀芝挤过人群。

出了四合院。

回街道朝着贾主任汇报去了。

正如李秀芝路上想的那样,你情我愿的事情,又没有违反相关的规定,谁也不能说人家不对,更不能强烈要求人家分开,也就站在道德的层面,强烈指责一下易中海有点为老不尊,后觉得不妥,便拨通了轧钢厂的电话,将易中海迎娶年轻姑娘的事情,朝着轧钢厂的领导们阐述了一下。

同时也表明了他们街道的态度。

不反对。

主要是没办法反对。

……

“大新闻,超级大新闻。”

刘岚一头扎进了二食堂。

这一次,她没有卖关子,而是选择了开门见山。

“易中海又要结婚了。”

一个又字。

很说明问题。

二食堂的那些人,都把目光汇集在了刘岚的身上。

托刘海中的福。

都知道易中海这几天跟贾张氏闹离婚的事情,所以很惊诧刘岚言语中的又结婚具体是怎么来的。

跟刘岚共事了这么多年,知道刘岚虽然嘴大,心里藏不住事情,但却从不屑传假消息。

想知道刘岚口中的大新闻具体指的是什么。

就连傻柱也停下了手里的活,她猜测是不是秦淮茹改嫁的事情。

“刚才我去找领导汇报工作,刚进门,就看到领导在教训易中海,说易中海给轧钢厂的声誉造成了影响,上午十点跟贾张氏离婚,下午就又要娶媳妇,听说娶得还是一个年轻的姑娘。”

年轻的姑娘。

这是怎么回事?

二食堂的这些人。

都不相信。

不相信易中海会娶一个比秦淮茹还小的姑娘。

差着二三十岁。

这不是开玩笑吗?

……

傍晚时分。

年轻姑娘换上一件红色的衣服,虽然脸色还有些蜡黄,但整个人气质大变,给人一种喜庆的感觉。

像是换了一个人。

人靠衣装马靠鞍,这句话说的很对。

就连易中海也换上了干净的中山装,脚上还穿着皮鞋,大概是为了遮挡他脑袋上的白头发,戴了一顶黑色的礼貌。

虚伪的慈祥脸颊。

泛起了无尽的喜悦。

聋老太太坐在了易中海亲妈才能坐的主位上,正笑眯眯的看着站在原点。

“傻柱,我刚才听到人们在议论咱们四合院,说四合院内有人结婚,晚上还要吃席?谁家办喜事啊?”

骑着自行车,专门去乡下淘换白薯的闫阜贵,根本不知道四合院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事情。

朝着刚刚下班的傻柱。

追问了一句。

问仅仅是次要的。

重要的事情,是闫阜贵在考虑能不能吃上席。

“三大爷,说出来吓死你。”

“你个傻柱,三大爷还能被吓死?三大爷也是见过世面的人,你说就行,谁家娶媳妇?”

“站稳了,别吓着了,是易中海结婚。”傻柱一副看笑话的语气,“咱们四合院的前管事一大爷易中海今天结婚。”

闫阜贵当场便跳了起来。

啥玩意。

易中海结婚?

这怎么可能?

昨天晚上,易中海还朝着闫阜贵拿主意,问怎么才能给贾张氏离婚,一天过去了,他结婚。

闫阜贵根本不相信。

“还有更让你胆战心惊的事情。”傻柱微微一笑,继续说道:“易中海上午跟贾张氏离婚,中午那会儿,聋老太太给易中海张罗了婚事,下午二点多,易中海在轧钢厂开了结婚介绍信。”

“等等。”闫阜贵看着傻柱,一脸呆滞,“我缕一缕,前脚结婚,后脚离婚,不对,是上午离婚,下午结婚。”

“对头,事情就是这么一个事情,你知道易中海娶得是谁吗?”傻柱一脸神秘莫测的看着闫阜贵,将脑袋往闫阜贵跟前凑了凑,“一个比秦淮茹还小很多的年轻姑娘。”

“傻柱,这话可不能乱说。”闫阜贵瞪大双眼,不可思议的盯着傻柱,脸上的表情变了颜色,“传出去,易中海还怎么见人?外面的街坊们怎么看咱们四合院?”

“谁瞎说了,傻柱说的是实话。”听到动静,专门从院内跑出来的许大茂,笑着摊开手掌,里面露出了好几块糖块,“这是易中海今天结婚的喜糖,刚给的我,新娘子二十四岁,比秦淮茹小好几岁!”

“这么一个年轻姑娘,怎么就嫁给易中海了啊,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猫腻?”

闫阜贵打心底就不敢相信。

易中海居然娶了一个二十四岁的年轻姑娘,还不是寡妇。

“姑娘是山区进城逃难的,家里人急等着用钱,易中海给了七百块的彩礼钱,人家才同意跟易中海领证。”

“多少?七百块的彩礼钱?”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