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青头市场(2 / 2)

在悬崖顶上还有一座小小的祭祀海神的珊瑚庙。

据说珊瑚庙还是郑和下西洋时候修建的了。

从那时候开始,小岛上就陆陆续续有人聚居。

现在这里已经成了一个挺热闹的地方。

悬崖下面有一个渔村。

渔村里面除了本地的渔民之外,还有来自于世界各地的探险家、古董贩子、海盗、骗子、巫术师、逃犯、采珠人等等。

鱼龙混杂。

不过这里最吸引众人的,就是岛上一处专门交易海中沉船古董的地方。

青头市场。

岛上的渔民也算是靠海吃海。

本地除了大海里面的海鲜之外,最有名的出产就是海蚌珍珠以及各种沉船。

按照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公约,沉船里面的物品,谁能捞上来,就算是谁的。

珊瑚庙所在的位置,在古代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下南洋最后一个淡水补给点。

到了现代也是马六甲黄金海道外的必经之地。

这里简直就是海上公路的十字路口。

别的不多,沉船贼多。

而且各个年代的都有。

从最早的汉唐时期,到贸易爆发的两宋,再到空前繁荣的大明,东印度公司,阿拉伯海商,暹罗占城吕宋星城的本地海商。

一直到近代的游轮货船集装箱。

什么都有。

本地渔民多少都有打捞青头海底沉船上物品的经历。

这些打捞上来的东西,也都汇聚到村外的一处市场里面。

众人到了珊瑚庙上之后,稍微修整一下,就直奔青头市场。

王烨对青头市场也有点儿兴趣。

不管怎么样,收点儿好东西扔在明叔的商行里换钱总是好的。

说不定还能吸收点儿国运值之类的。

来之前明叔就已经交代过,这里的硬通货是美刀。

众人在香江已经换好了大把的美刀。

不过这次换钱的经历,也让王烨明白了,赚钱,就一定要赚老外的钱。

国内刚刚复苏,百废俱兴。

好东西多,但有钱人少。

王烨又不想好东西流到国外,真正的精品只能收着压箱底。

但是海外的物件就没这方面的顾虑了。

加上宝石珍珠金银之类的,本身没有文化属性,出手容易。

生意,还是要在香江甚至漂亮国做,赚老外的钱更带劲。

青头市场的面积不算大,在王烨看来跟北方农村的大集差不多,还要更小点儿,人数也更少。

不过考虑到集市上面卖的全都是各类古董,这个规模已经相当惊人了。

甚至潘家园早年间都不见得有这么夸张。

很快,王烨就发现,集市上面除了各类打捞上来的青头之外,还有一些明显不是水里的东西。

问了明叔之后才知道,因为这里已经形成了交易青头的黑市,所以附近一些地方的贩子,就把本地的一些古董物件,也带到这里来交易。

当然了,这些东西都不是通过正经通道过来的,全是水货。

这里的水,倒不一定是假的。

唯一的问题是这里的东西很多都跟内地完全不同。

ps:在qq阅读和起点看这本书的兄弟们能不能投一下推荐票,因为这对作者非常的重要,感谢大家的支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