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宋新态度的转变(1 / 2)

使用者的待建工程日志更新

拦街水坝

设计评价:因地制宜地设计,使用拱形结构抵抗水流,利用城市中的楼体配合导流泄压,精巧的借力省下了材料消耗。

使用磁共振无线输电模块进行电流传输,省去了布置电网的麻烦,增加了水电的价值。

输电功率:3k

当前工程阶段:工程建设完毕,正在进行收尾工作

工程评价:花费了比想象中更长一些的时间,但最终质量基本达标

参与人员评价:大部分工人受到鼓舞,学习效果极好

水坝正常运行,工程竣工

使用者完成拦街水坝工程建设,工程能力得到提升,工程经验+5

工程学:lv(11/5

使用者获得新的工程学经验,加深了对数学的认知,数学经验+5

数学:lv(4/5

核对完所有数据并完成验算,陈远长长呼了一口气--

成了!

这次成功意义很大,这证明了暴雨灾害是可以利用的,是可以对抗的!

认为可以对抗,和实际上迈出了第一步是不一样的。

就像登月一样,知道可以做到,看到有人做到,和自己亲自做到,是截然不同的感受。

陈远也注意到如果在工程建设期间,对工人进行全方位的监控,甚至可以评定每个工人的工作情况和学习情况。

不过要想数据化还需要更多努力。

“成了?”

李家父女在一旁也是激动难耐。

“成了,一切正常,现在我们能直接从水坝获得电力,当然,电力供给还是有些紧缺的。”

“你小子真是个天才啊。”老李赞叹不已。

在他们的年代,大型工程是真正震撼人心的东西,工程师和工人也备受尊敬。

不像现在这个年代,设计院猝死一两个年轻人,工地上一两起工伤都很常见,未必能得到正常补偿,也无所谓尊敬,甚至于可能还被看不起。

所以这句夸奖真心实意。

“这也太厉害了,我还以为水坝都是那种规模很大,要很多厉害的人才能修起来。

我你能不能把图纸给我看看,我想给它画张画。”

“照着图纸画画?”陈远笑了,“你也是个天才。”

“那能怎么办?我又不能实地取材,我倒是想去”

“想都别想!”老李立刻打断了自家女儿的异想天开。

李灵阳吐了吐舌头,然后起身走向厨房:“今天吃点好东西,冰箱里还有点东西,今天一次性吃完吧。”

吃完?那可不行

陈远刚想说什么,李灵阳迅速补充道:“这点食物放在冰箱里太浪费电了,以后吃包装食品就不用那么多电了,能省一点是一点。

还有,现在我才是后勤部长,听我的就对了!想要罢免我可是得民主投票的!”

陈远闻言收回了自己的话,摇头笑了笑。

“行吧,那就这样吧,老李,我没记错的话你今天的任务是不是没完成?”

“我你这小子还真是会使唤人。”

等老李走进工作间,陈远躺在沙发上闭眼休息了一会儿。

然后手机响了起来,是宋新发来的消息。

“陈先生辛苦了,能不能把工程状况和设备的详细数据整理发一份给我?比较急,麻烦您加个小班。”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