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真诚永远是必杀技(1 / 2)

陈少荣小号的内容被各种分享转发,娱乐博主一个接一个更新他的账号内容,很快就有了传播度了。

网友们好像重新认识了这个看起来拽拽的男生,实际上就是个逗比,而且也不是那么的脚不着地,非常的接地气,甚至还特别爱吃垃圾食品。

放荡不羁的外表下,是一颗脆弱敏感的内心。

陈少荣有一条微博发了一张图,可乐,薯片,辣条,奶茶,烧烤等摆在一起配文:建议专家尝一尝,保准尝了后就再也回不去了,别提养生,养生的专家都没活过六十,学你们短寿吗?

这世界来都来了,还要委屈自己不成?喜欢啥就吃啥,明天说不定就挂了,人最大的错误认知就是以为可以改变明天可以操纵明天,其实下一秒都无法控制和操纵。

————

这条微博再次评论过万,网友们喜欢这样的陈少荣啊,他说出了大家想说,并且用大家觉得最适合的言语回击,很有深度和有力度。

转型,陈少荣最终的转型是文学转型,而不是简单的接地气。

什么人可以从少年到中年都有一批追随者?绝对不会是明星,明星的追随者是最短暂的,喜欢和追随是两码事,而且明星很难做到循环性喜欢。

真正可以让人一直追随的,是开智的人,是一种精神上的开智和顿悟,可以理解为精神导师,精神引领者,在一个迷茫时期帮助了你,最终你会感激一生的人。

这类人可能普通人接触不到,例如一些比较成功的人士,且还有语言表达能力的,这类的人本来就少数。

可是文学创作者,就能完美的把这些东西群像的输出给大众,很多人看到一段文字可能就顿悟了,很多人在迷茫期因为一本书的内容就找到了方向,甚至有些人因为一本书走向了成功。

所以文学家在历史长河中可以流传很久很久,留下的思想可以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是个人就有迷茫的时候,而在迷茫中读书是最快可以寻找到方向的。

但是这类的文学家可遇不可求,几十年才出那么几个,而这批人大部分从年轻时候到年老甚至死去都是顶流。

为什么会影响那么大,那么久远?直白说,也是概率性的东西,只不过这个概率性达到了百分之二十,而这百分之二十的基础是十几亿人口,几十亿人口。

简单的说,例如A在青年时期陷入了迷茫期,看到了一本书,这本书给了A启发,A最终事业有成,和员工开会,讲述自己过往,就会推荐这本书,给自己的子女和家人甚至朋友推荐这本书,他们会觉得这本书是一本好书,真心的推荐给所有人。

B是一名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陷入了迷茫期,也看到一本书,B最终去教书了,他就会反复推荐给一批又一批的学生。

C在年轻时或者中年时期陷入困惑,也看到了一本书,给于启发,他最终走向了一个非常有权利的位置,他也会推书,他推书后会有不少人以为这是任务,那就去推。

这种循环下,一个作家流芳百世真的不是什么难事,前提还是要偏向启发性的,共鸣性的,就像李白杜甫苏轼的诗词,

他们的诗词最厉害的点是启发感悟和共鸣性,如果比诗词的美感意境很多当时的文人已经不属他们了,但是能留下来的东西,一定是有启发性和共鸣的。

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一句话,可能就能在某个时期对一大批人有激励性,一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瞬间让游子们有了共鸣性。

而且还有一点,就是大部分喷子不敢喷这群文人,为什么?因为害怕被人喷没文化,在认知中,大部分觉得这类人就是代表着一个高度。

只有一些文人墨客会喷,如果没有很高的水准,喷就被人嘲笑,文学不低于这些人的,喷就被人说文人相轻,外人很难参与进来。

至于那些明星艺人和各行各业成功的人都爱出书,其实都想要个转型和达到一种高度,但大部分人不是文字基础不行,文字不行找代笔的吗,差就差在思想的高度和共鸣性。

这个东西看似简单,但实则十分的难,一句话要简单易懂且有代入感,文字被运用到大道至简,登峰造极之美,

有这本事的,谁去帮人代笔啊,陈少荣现在走的就是这条路。

他有库存啊,他有大量的库存,可以发表出去,周莫余的两本书已经让周莫余成为文坛巨匠了,陈少荣用盘龙先步入文坛,在这个年纪用这类的书籍最合适。

太小年纪写引人深思的文学,最大可能被人质疑代笔,因为大部分人思维是年纪越大阅历越多,才能写出一些东西。

陈少荣如果之前写深刻的东西,大家一定不会去相信他写的,因为他是个富二代,他要让人慢慢知道,他也有痛苦,也有挫折。

所以这次转型,他准备的很久,比如微博里还写到他刚到国外读书,被人冷落,被人排挤,他想要放弃,想要逃离,从留学那时候他就受到很多委屈。

他咬咬牙坚持下来,不想让妈妈失望,他第一次被网暴,害怕极了,害怕妈妈被牵连。

他非常害怕写作文写关于爸爸的,因为他不知道怎么写,也不知道如何去描述,对父亲的记忆是模糊的,他害怕忘记爸爸,所以每次都会努力去回想父亲的样貌,去看父亲的照片。

还有母亲和他受到的一些委屈和不公平对待,包括两人想进入公司被保安拒绝进入,里面人不让他们进入,那一刻他看到了母亲的无助,他发誓总有一天要让母亲随意进入自己家的公司。

他每天克制自己不出去玩,看到窗外的小朋友在玩耍,自己在练习钢琴,他也想出去,但害怕母亲生气,又不想让母亲生气,就忍下来了。

从小就阅读中外文学,小时候每天就坚持自己上下学,他不喜欢母亲接送,从小就自己出门买菜,能自己做的尽量自己来,他想要让母亲放心他,他想要帮助母亲,所以从小他就想要学会独立。

在海外留学,他还勤工俭学,他觉得自己长大了就要自食其力。

鸡汤准备了,喂给观众们喝,先说出自己也有不容易不如意的时刻,这样才能让人知道陈少荣和所有人都有共鸣性。

卖惨,永远都是最快获取市场的方式,一句支持xx不容易,说出一些悲惨故事,总会最快获得流量。

陈少荣的小号里还分享了很多和大家一样的童年记忆,比如看过什么动画片,看过什么电视剧,妈妈对他管教很严,不让他乱花钱,袜子坏了个洞居然用针线补起来,导致他深怕别人看到。

还分享了一些小时候的照片,专门挑那种背景和年代相似的,就是不要弄个九十年代坐在汽车上的图这类的,那人家一眼看出是富二代了啊。

为了这个,他还专门P了几张小时候的图,就是在农村放烟花的,网上别人也不知道这是P图,都转了好几手数据,找不到源文件,最主要谁也不会想到他会给小时候的他P图。

陈少荣没法抹去富二代的身份,但他可以和大家有共同的童年啊,而且他还年少丧夫了父爱,家里产业被人瓜分,这也算不完整童年了,所以写出一些内容,大家也就顺理成章的认可和接纳了,这才是最重要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