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3 浦东大开发(2 / 2)

“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这句话,是整个80年代上沪市的经济写照,与后世普通遍地都是摩天大厦不同,现在的浦东,基本上就是村庄与农田,工厂也就零零散散的靠在长江边有几家,最大的,也就是康师傅在这里投资的方便面工厂了。

整个80年代,每一天早上,浦东都有着数十万人流向着浦西而去,他们是浦东本地人,因为本地没有工作,只能去浦西寻求生活,早出晚归,这给上沪市的交通带来极大的压力,最早期的时候,胡应相还特意在黄浦江建了一栋大桥,主要目的也就是为了缓解这个交通压力。

可随着浦西经济越来越好,工作岗位及工资越来越多,导致了更多的人想要进入浦西工作,这种情况下,就算再建几个桥,也没用。上沪市政府为了缓解这个问题,想让很多企业去浦东办公或者开工厂,可响应者寥寥无几,就算是康师傅的工厂员工上万,但在这样的基数面前,也是微不足道的。

而如今,中央在今年4月下令,浦东,将会作为经济特区,进行大开发,这样的政策,显然是鼓舞性的,大量国企部门,已经受邀进入浦东,一些外企,也来了兴趣,毕竟,深海市的发展,就是前车之鉴了,早期没多少人看得上眼,现在后悔都来不及了。

在对于未来内地的投资规划之中,浦东新区可以说是重中之重,因为只有这个地方与深海市,在90年代,算是一片空白,可以容纳大量的资金投入进去。

论回报率,倒是不一定比的过一些特殊投资项目,可能够容纳的资金够多啊,影响力也够大,对于大资本来说,投资一万块赚一百万,回报率100倍,但基本上没什么兴趣,都懒得浪费这时间,而投资100亿能够赚30亿,回报率只有30%,就足以让任何大资本眼红了。

陈志文来这里,浦东开发区自然也派遣了一名负责招商的林局长陪同,还有则是和黄置地的高层,也来到了这里。

“这里目前还没有什么开发的迹象啊!”来到浦东范围内后,陈志文问道。

他们所在的,就是浦东靠近黄浦江的地方,不远处的几里外,正是康师傅的工厂,当初选择这里,其实也就是为今天的浦东大开发。

一般情况下,这种开发,肯定会从长江边开始的,因为水路畅通,运输方便,离浦西又近,在长江边的建筑建好了之后,再从外往里开发浦东其他地方。

今天已经7月,离中央发布政策已经快三个月了,按理说,即使房子没那么快能够建起来,但至少应该也有点动静啊!

“陈先生,区委其实早就有了相关想法,前期的开发计划也有了,只不过,参考香港的经验,这黄浦江旁的建筑,必然要一次性建好,避免出现香港那边20年一拆的情况。”林局长笑着解释道:“只是,这样一来,想一次性建好就必然需要大量资金,这对于财政的压力还是很大的,所以目前还没有完全确定好。”

“这样的大开发,中央应该也有资金的吧?而且不是可以向银行贷款吗?”陈志文问道。

“中央的财政拨款并不多。我们也需要用在刀刃上,主要就是交通以及少部分地标建筑,至于银行贷款,那也是投资的国企考虑的,政府不好借贷太多。”林局长解释道。

“这倒是。”陈志文点点头说道。

现在的上沪,如果放开地产管控之后,那的确很像是香港50年代的情况,在那个时代,因为地价不贵,建房子的成本占比较高,而越高的房子,成本更是指数级增加,所以,当年有个20几层,就已经算是非常高的了。

搁那个时代,资本家是不会建超高层的,因为不划算,同样的建筑面积,我多买些地皮建几栋更划算,陈志文如果在那个时代,肯定也会这样做,等未来地价上升,拥有更多地皮显然更划算。除非是像置地那样的公司,选择的是中环黄金位置,再加上它有牌面,所以才热衷于建高层。

如果上沪市走香港的路,那恐怕没几个人愿意在如今的浦东建超高层,当然,国内浦东大开发的主力是国企,可国企的钱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就算有国家任务,可还是有一定自由权的,毕竟,国家层面,不可能硬性规定谁建什么样的建筑,因为也没必要。上沪与各家国企都是亲儿子,老父亲安排大家合作就行了,至于怎么合作,那就是内部事情了。

“陈先生,您这边有没有兴趣,在浦东建几栋超级大厦?”林局长又问道。

“建造的大厦各种数据形状,都需要政府来定夺吗?”陈志文反问道。

“对,不过,我们也不会有什么太大限制,只要符合我们的基本要求,然后符合建筑法规、再就是不要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那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林局长说道。

“那数量方面呢?”陈志文问道。

“当然是越多越好了,陈生,这浦东,即使是黄浦江边,也是有着大量土地的。”林局长笑了笑说道。

“那我希望,在这里,建一个超级商场,然后,它的附近,再建一栋大型五星级酒店,外加几栋写字楼。”陈志文指了指一个方向后,说道。(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