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数据化(2 / 2)

当然,还要加上美的的风扇,不过已经8月了,美国的夏天也过了,无论是空调还是风扇,都过季了,冰箱会送一些过来,至于收音机,这玩意在美国只能卖给一些流浪汉,早就没什么市场了。

“我早就准备好了。”皮尔斯笑了笑说道:“之前陈先生说从香港采购,我就派人将公司采购产品分类,整理出了一份适合香港那边出口物资的清单。”

“行,你上心了。”陈志文笑了笑,接过清单,随意看了一眼,最上面的果然是服装,男士女士小孩的都有,从袜子、鞋子、裤子、衣服、帽子,应有尽有,同时还有一些床单之类的商品,少的几万美元,多的几十万美元,量不算很大,毕竟,现在的fedmart一年的营业额才18亿美元,服装这一块品种又多,足以喂饱很多家香港服装厂了。

而下面则是一些钳子、螺丝刀之类的五金商品,美国人工贵,很多事情只能自己做,一般家庭都需要一套完整的工具,所以超市内五金工具的销量很大,但因为不是工业用品,对质量的要求不高,属于低端的五金商品,又非常适合香港的那些小五金公司。

再后面的就不多了,涉及到电的商品,任何超市都很谨慎,一个是坏了很麻烦,再就是涉及安全,哪怕是老板指定的供应商,也得认真审核,确认没问题才能先试着小批量上架,要不然出了问题,会非常的麻烦,再说,没有一定的名气,也不会有人买。

收下清单之后,陈志文又与皮尔斯闲聊了一些关于超市运营的方法,虽然陈志文在前世没有参与过超市零售行业的经验,但有了互联网的帮助,对很多事情的了解都远超过这个只能依靠电视报纸才能了解其他事情的时代的人。

“根据用户的购买习惯,将用户分类,提前预判他们需要购买的商品?”听了陈志文的一些见解,皮尔斯想了想说道:“之前我们在为大客户提供服务的时候,也会有这种意识,但针对每一个客户,这数量也太多了吧?”

“当然不是针对每一个客户,而是大概根据客户购买商品的类型,来判断出他的日常购物习惯以及经济实力,分成几个或者十几几十个类别,然后分别向他们寄送不同的广告宣传单,这样效果会好很多。”陈志文解释道。

大数据在这个时代很难成熟,但大概分类还是能勉强做到的,目前欧美超市经常会在促销时期给客户寄送宣传单,但对每一个客户的宣传单都一模一样。

这其中既有时代的限制,又有商品种类繁多的困扰,但仓储式超市就简单很多,因为商品种类并不多,同时,因为客户被会员费卡住,客户数量也比不上沃尔玛这种普通超市,这让针对性的宣传有一定的可能性。

这也算是最基本的数据分析了,8年代的沃尔玛,曾经花费大成本进行数据化改革,也是它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在虽然时间早了点,但costco的特殊商业模式就决定了它要处理的数据比正常超市要小的多的多,哪怕最简单将用户分为三五类,也比无差别寄送广告床单要有效的多。

先做好大概的分析,基本的准备,等到过几年个人计算机出现,超级计算机成本大幅度下降,就可以比沃尔玛先几年进行数据化革命了。

“这倒可以试试,只是这里面怎么操作,我暂时还想不出来。”皮尔斯皱着眉头说道。

“这个也不急,慢慢来。”陈志文笑了笑说道:“现在第一重要的事情,就是寻找一处合适的场地,做我们的新店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