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股东大会(2)(2 / 2)

“第二步,我会向和记单独注资2亿港元,这样一来,至少半年之内,至少银行的还贷不是问题。”陈志文说道:“半年后,我们再看香港的经济状况以及和记的内部情况,再做下一步打算。”

“如果这样,那当然好,只是这第一步是什么?”沈弼好奇的问道。

“第一步,我要在今天私有化和记。”陈志文说道。

“私有化?”沈弼大吃一惊,这表明陈志文非常看好和记,所以要进行私有化,而吃惊的则是,就算和记现在这样,私有化也会需要几亿的资金,加上还需要注入和记的2亿港元,加起来差不多要一亿美元了,这差不多也是之前花旗银行那张信用额度的最高限了。

然而就是不知道,他还有没有其他底牌?

“对,虽然我是控股股东,但和记状况太差,接下来我要对整个和记大动手术,那些小股东虽然份额不多,但如果不停的闹事反对,还是很麻烦的,特别是集资这种问题上,他们一小部分不同意,就会拖累整个进度,这只会更影响和记改革。”陈志文很“官方”的解释道,更大的原因自然是要独享未来地产升值的成果,和记现在可是香港上市公司中掌握土地最大的公司之一,就是地皮位置方面比不了置地。

“只要你的资金到位,我这边自然不是问题。”沈弼想了想说道:“陈生,我不知道花旗银行给你的信用额度是根据什么抵押,但伱要控制自己旗下公司的风险,星河地产本身也是超风险运营,现在工业地皮价格回升了才好一点,如果在海外的债务出现问题,香港这边又是这样,那只会造成比之前祁德尊还要大的麻烦。”

“放心,我一直在控制自己的风险。”陈志文笑呵呵的说道。

之前收购和记的资金,还是来自石油危机时对石油衍生品的炒作,而这次私有化和记与未来对和记注资,则是来自于花旗银行,抵押品自然是沃尔玛的股票。

沃尔玛的股票会出现问题吗?几乎不可能,现在的沃尔玛可是在快速扩张,从72年-97年,中间就是一路顺风,开10家新店至少9家能赚钱,特别是成了规模后,采购成本越来越低,还有就是陈志文这边的合作,星河贸易将大量廉价服装、五金、厨卫日常用品从亚洲采购,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沃尔玛的采购成本,要不然在美国本土买,可不会太便宜。

沃尔玛股票一年平均能涨35-50%,越往后,陈志文手中的股票价值越高,这次为了和记申请的贷款只会风险越来越低,理论上来说,半年后沃尔玛股价再涨一些,他还能再贷个两三千万美金出来。

当然,那时候也不需要了,和记会出售一堆垃圾资产,多多少少也能拿回一些资金,而地产与股价都会回升,和记本身的风险也会大幅度降低。

“看来,红牛的效益真的很好,当初我真的是看走眼了。”沈弼见到陈志文的自信,笑着说道。

“红牛是高端饮料,利润率高,银行自然看好,接下来只要再占领欧洲市场,价值会更高。”陈志文笑说道,香港这边,所有人都认为陈志文的资金来自于红牛,他自然也推之任之,沈弼也是如此,这也算是没有互联网的好处,隔着太平洋,查消息的成本与难度非常高,不是很必要,没人会这么折腾。

“不得不说,佩服。”沈弼笑着说道:“当年包玉冈创业的时候,我看到了各种完美的毅力、自信、执行力、管理能力、睿智、这些聚集在一起才成就了他世界船王,但陈生似乎只靠着一个饮料,就可能可以赶上他了。”

“有时候,很多不起眼的小东西,就是蕴含的巨大财富,就说我们身上最不起眼的袜子,能做到全球,那也是香港最顶级的富豪。”陈志文说道。

“那和记的未来呢?也会走向国际吗?”沈弼问道。

“对,等香港这边稳定下来后,走向国际是必然,最简单来说,和记擅长的是港口,那我对和记的目标,就是成为全球最大的港口运营商,以后也许在这方面,还需要与汇丰合作。”陈志文有些“画饼”的说道,其实这个目标,后世的老李就实现了,在他手中应该也有这个可能,但此刻的确是在诱导沈弼,现在的和记,获得汇丰支持越多,初期就会发展的越快。

“陈生的野心够大,我喜欢,我也希望汇丰能够成为国际性的银行,这一点,你我有很大的共同之处。”沈弼笑了笑说道。

“咚咚咚”门外传来了安琪的声音:“陈生,沈弼先生,股东大会那边已经安排妥当,李查德与周家杨都已经在等待。”

“好,我们马上过去,另外,让其他银行的代表也去现场吧。”陈志文点点头说道。

“沈弼先生,股东大会马上要开始了,请吧。”陈志文伸手示意道。

“好,一起走吧,我们一起进门,也许会好很多。”沈弼说道。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