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股东大会(3)- 和记退市(2 / 2)

“陈生,退市的话大家损失就太大了,不如你出个价,将我们手中的股票收购了算了。”下方又有人说道。

陈志文对着话筒,说道:“抱歉,我已经有了49.9%的股票,如果再收购的话,就会触发收购邀约,各位如果不看好退市或者公司的新管理层,可以在退市之前将手中股票出售给其他人,看好新管理层的仍然可以长期持有。

我希望各位明白,和记现在的情况非常危险,债务非常严重,只有大量资金注入才有可能救活和记,但现在的和记已经无法再通过增股来获得资金,那就只能退市,退市之后我再注资就不受任何限制,我相信,等到十年之后,和记一定会再次恢复之前的地位,到那时,我也会重新安排和记上市,愿意与我们一起同甘共苦的股东们到那时一定会获得回报。”

“开什么玩笑?等十年?”下面又是一群嗡嗡之声,在香港投资,大家恨不得半个月就能赚钱,谁还愿意等你十年?在股市玩股票的,谁不是指望着靠着股票投资一夜暴富啊?有十年的时间,投资其他股票都不知道能多赚多少钱了,谁跟你一起同甘共苦啊?

“陈生,收购邀约是对你的限制,对我可没要求,我有着和记250万股票,这样吧,我以现在市场上价格的1.1倍卖给你,你看如何?”又有一人站起来说道。

“我也可以。”

“我也愿意。”

一时之间,不少人站了起来,都表示愿意现在就出手股票,他们在来之前,不少人可就是希望和记破产倒闭算了,大家能分一点是一点,现在又知道马上要被私有化了,想着放手的人更多了。

沈弼看着身后的几人,皱着眉头,一时间不知道他们是托还是真的。

以他在香港的经验来说,很少有公司选择退市,因为一旦主动退市,那就会被限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得再上市,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不能接受的,再说,股市本身就是获得资金的最佳渠道,不到不得已,谁会放弃啊?

而对投资者来说,退市的风险也很大,当然一般情况下,为了保护普通股民,证交所会要求有一个可以让普通股民退出的价格机制,但这方面是个漏洞,香港历史上就没几次主动退市的案例,这个价格并没有如收购要约中的规定。

而即使是收购要约,其实也有着一堆漏洞,置地以股换股收购牛奶国际,理论上也触发了收购要约,但连交易价格都没有,也算是抓住了收购要约的一个漏洞,避免到了50%之后会被漫天要价的局面。

“陈生,你要收购的话,也得给点诚意吧?”下方一人大声说道,引起不少人呼吁之声,其实大家都已经明白这是一个局了,但却没办法,人家掌控了整个局面,真要是投票,一旦66.7%的人同意退市,那他们这些人手中的股票可就尴尬了。

“那我增加20%价格收购,大家以为如何?”陈志文说道。

对付一个不团结的群体,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收买里面的部分人,在几个人的故意指引下,就能引起非常大的分化作用。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和记目前的状况太烂了,很多股东也是真的想解脱,加上自己要求他们再进行一大笔注资,这更引发了众怒。

“20%还是太低了,市场上收购,一般都是30%。”另外几人连续说道,也引起一些人同意,谁也不会嫌钱多,能卖高价,又有谁不同意?

“30%那是正常市场行为,和记的情况可不是,收购全部股份,我也需要冒着很大的风险,不过,我还是可以将价格提高到25%,你们自己内部商量,愿意的现在就可以交易,不愿意的,那就继续持有。”陈志文说道。

与收购要约不同的是,退市后是没办法强制执行的,也就是说哪怕陈志文有了99.9%的和记股票,还有几个持有0.1%的股票,也就只能听之任之,最多可以通过注资来稀释对方股票。

不过陈志文倒也不是很在意,因为对普通投资者来说,一家非上市公司的股份,特别是这么少的股份,那就等于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又没有分红又不像大股东那样可以有管理权,卖倒是可以,但现在的和记,谁敢要啊?

下方的股民又是一阵商讨,讨论之声不绝于耳,陈志文看着下方第一排的银行代表,说道:“各位银行的朋友,对于和记的退市,几位有什么意见?”

对于这个饶了一个大圈才露出真实目的的私有化,银行代表们相互看了几眼,这个事情似乎有些太大了,他们决定不了。

最中间的沈弼说道:“我同意陈生的退市,不过后续陈生需要就债务问题,给我们一份详细的计划。”

“好,没问题。”陈志文点点头说道。

沈弼都发话了,其他人更不能说什么了,银行团行事,本身就是看老大的,虽然他们有些银行在海外的能量还远大于汇丰,但这里是香港,没哪家国际银行能够在香港比得过汇丰。

“各位股东,退市这个事,各位还有时间来考虑这个问题。”一旁的周家杨说道:“现在已经快到中午了,我们集团已经在希尔顿酒店为各位定了丰盛的午餐,请各位一起去吧。”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