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 图谋汽车产业的第一步(2 / 2)

“给一笔钱,让他们三个儿子分?这倒是个好方法?”陈志文笑问道:“那大概什么价格。”

“保守估计,需要1500万美元。”雷盛利说道。

“1500万美元,是不少,不过收购这种公司的交易,德国政府那边会不会干涉?。”陈志文想了想说道。

1500万美金差不多要7000万港元,这么大一笔资金如果放在香港炒作物业,到下一轮地产高峰时,赚个三四亿港元是轻轻松松,但香港的地皮是永远炒作不完的,真的只考虑这个,其他什么行业也别想发展了。

压缩机是空调与冰箱的最核心心脏,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美的的这两个家电业务铺开渠道后,提高质量、技术与降低生产资本就成为了重中之重,只要能够真的在这两个领域做出一点成绩,打开了美国的一小部分市场,那等几年后,再吃透技术外加培养专业的大量人才,内地改开之后,再在内地兴建大型工厂,就可以以极强的性价比冲击欧美市场。

如果计划成功,那就是打开了新的财富之路,更不要说,家电带动的就业数量、产业链以及可以给内地带来的外汇储备了,自己本身也可以获得巨额回报。

“我问过德意志银行这个问题,制冷压缩机,并不属于军事或者高尖端技术,外资收购德国这类公司不会有太大问题,而且比泽尔也不是这个行业内最顶尖的,再说,我们香港属于英联邦,只要保证就业,一般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雷盛利回答道。

“也就是说,我们把他们的技术拿到香港来建新工厂也不是问题?”陈志文问道,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相比于意大利公司,他自然更看好德国技术,这是制造业的本能行为。

“应该没什么问题。”雷盛利回答道。

“那这个比泽尔也是给汽车厂供货的?给哪几家?”陈志文问道。

欧洲本身就是汽车工业强国,70年代的欧洲汽车产业,比后世还要强大,不仅拥有保持、宝马、奥迪、大众、保时捷、菲亚特、雷诺、雪铁龙、沃尔沃等等,还有着一些后世已经破产的萨博、利兰、罗浮等品牌,可以说处于百花齐放的时代。

而欧洲本土的其他工业,自然很多也都靠拢汽车行业,特别是制冷压缩机这种工业、民用、汽车产业都需要的技术,一旦一家公司在这个领域有了一定的积累,必然会慢慢涉及到其他有需求的行业,欧洲的百年企业虽然习惯于发展同一种技术,但也不会傻的只选择一种类型的客户,谁会跟钱过不去呢?

“主要是大众还有沃尔沃。”雷盛利说道。

比泽尔公司的事情,他一直也在收集这方面的资料,也询问过欧洲的一些咨询公司,就是要等所有信息确认后再告知老板,作为下属,他需要的是将所有方方面面的资料收集完成,再向老板汇报,而不是等到老板询问某个问题时,再去问其他人。

当然,这种资料收集也不可能全部完成,只能说尽量,同时也需要看手下对老板的了解,了解的越深,就越知道会被问到哪些问题,这样也会更方便很多。

“大众?倒也不错。”陈志文点点头说道。虽然不是高端品牌,但人家量大啊,这对零部件公司来说,是很优质的客户,汽车类产品,都是量越大,平均生产成本越低。

“陈生,如果您没意见的话,我就正式委托德意志银行作为我们的收购代表,与比泽尔进行谈判了?”雷盛利接着说道。

“可以,先让他们谈着,然后你再委托一家三方调查机构,调查一下这家公司的详细情况,这种收购本身就是有着一定的风险,很多同行都会经常碰到这种问题,这方面要重视,另外,其他潜在的卖家也可以考虑,比如去美国放点消息,美国那么大,这类公司也有很多,多方谈判,找到最适合我们的一家。”陈志文说道。

只要再过半年,街机发展顺利的话,美的至少能够靠着贪吃蛇净赚数千万美金,而后面就是神奇方块,两个加起来,超过后世的太空侵略者的利润应该不难,这也是美的在家电领域初期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有了这么一笔庞大的资金,美的才能在涉及高技术的领域进行收购,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各种技术,降低成本。

“好,没问题。”雷盛利开心的答应道,美的的空调与冰箱业务,现在可以说是不好不差,冰箱这一块还好说,凭借着沃尔玛与好市多的渠道,加上合适的价格,销量还算可以,但空调就不行了,因为空调的技术含量多,所有相关核心部件都来自于海外采购,导致成本很高,在美国能有销量,也是靠着好市多特殊的区域覆盖加上专门的售后团队来保证安装成本的降低,才获得了一小部分市场。

对比其他小品牌,这已经是不可思议的成功了,在成熟稳定的市场中,一家小公司想杀入进去是何等的难,美的能够成功,完全就是靠着可靠的超市关系与不惜投入的砸钱,但发展就是伴随着野心,谁不想获得更大的成功呢?

在获得一定的小份额市场后,也算站稳了脚跟,接下来就是要通过技术、低成本、高质量来增加自己的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摆脱美的空调绝对依赖好市多的尴尬局面。

PS:求月票

 求月票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