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8 可玩性高(2 / 2)

不过多少差了点儿意思,因为去松江“情趣用品展”时,花蕊蕊来了大姨妈,所以张浩南就玩儿点别的。

比如跑去水产大学蹭吃蹭喝,顺便折腾点“三下乡”的业务,因为今年是连续第六年组织开展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大部分学校都是应付一下上面的号召。

中央各部委主要也是本着“大浪淘沙”的精神,动员四百万大中专学生参与,其中重点组织八十万学生组成团队,开展实践服务活动,能够万里挑一,也能筛选出很多单位未来的技术骨干或者业务骨干。

不过,“沙食系”相关的大中专学校,并非如此,这里头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真的有好处。

比如江北沿江地区的“农村供销合作社”,农机销售、维修保养、保险贷款这三样,早点上手的话,毕业就是就业,因为“吾家农机”用人,肯定大原则就是用熟不用生。

再者,跟“吾家农机”相关的“沂水重工”、“余杭叉车”、“彭城重工”等等企业,在搭建销售中心时,也愿意用熟悉相关领域的人员,所以“吾家农机”在楚州、彭城的类4S店模式,也吸引着这些企业就近原则设置销售中心以及维修保养中心。

从内在驱动上来讲,中央是宏观上的调控,走的是“大浪淘沙”;“沙食系”则是定向培养或者专项培养,走的是明确未来职业规划。

其实也算是一种巧合,“沙食系”的整体人才储备制度以及相应计划,和中央的“三下乡”有重合的部分。

虽然只是一小部分,但对相关院校来说,这就是在职业教育大衰退当下的少见“香饽饽”。

硬要说有什么美中不足,大概就是“沙食系”因为太过公开透明而显得封闭保守……

看似矛盾的描述背后,就是见仁见智了。

在水产大学,主要来拍马屁的,就是松江海运学院和松江水产大学的附属职业学院,科研任务虽然没几个,但就业压力不小。

“沙洲物流”的船队正在扩大五万吨以下小型货船的规模,对松江农村孩子来说,这是一条很好的出路。

有实力的肯定能搞定编制,不用计较这点好处;但大多数松江农村家庭,跟外地的农村家庭,在本地社会结构上,都是同一个水平。

买不起房的会一直买不起,哪怕乡下拆迁也买不起;没门路混编制的,自然也是混不到;乡下人被城里小布尔乔亚歧视,那也是一个水平的。

所以但凡有点指望,还是愿意折腾一下。

这里头就有虞龙的作用,带花蕊蕊过来溜达串门,也是要摆一桌给虞龙送行,只不过虞龙离开之前,给下沙县还准备了一份大礼,那就是拜托张浩南给两所重点中专铺点路。

在市区开辟新的区域给重点中专,可能性不大,全国现在都差不多,职业教育大衰退的行情下,中专的话语权非常低,市里肯定盯着高等学府以及重点中学。

因而就算想要发展学校,各地的中专都要看学校的领导人实力,这两所高校的附属中专就算背靠大学,在松江这一亩三分地,也没有狗叫权,只能另辟蹊径。

虞龙想给下沙县再搞点东西,所以就稍稍地运作了一下,在下沙县的县政府那条路,搞了一块地,安置两所中专的新校区。

光新增校区没什么鸟用,就业才是问题,下沙县肯定不愿意本地学生一毕业就失业,所以就有了虞龙这顿饭。

既是张浩南送行虞龙,也是虞龙请张浩南帮个忙,每年多了不敢说,有两个班收走,那就是胜利。

至于说虞龙去哪儿?

他去东北,被借调去了黑水省北林市当副市长。

跟他一起去的,还有从央视调走,跟京城宣传部门一起去北林市主持科教文卫监督工作的“紧哥”赵诚瑞。

之所以“紧哥”这岁数还会被启用,纯粹是他脱身了,没有被“满独”势力拉下水,流求、香江两地当初搞他的境外势力,因为张浩南的震慑,转换了目标,放弃了赵诚瑞这个优质人选。

“紧哥”这次去北林市,就是做木桩,卡死宣传口和民宗委这两个单位,从“政治正确”上不漏破绽给潜在敌对势力。

须知道,王重庆掀起的这桩大案,他本人还有一个被攻击的“罪名”,叫作“伤害民族同胞感情”,能够脱身逃到京城,这一路不用想也是惊心动魄。

而且即便到了京城,市区也没去几天,不是在“十三陵水库”就是在“南郊区工地”,可以活动的范围很小。

虞龙是明面上的二把手,但实际上政府工作,这一次就是他“乾纲独断”,红线都已经画好了,过了就斩。

别人或许会怕,但虞龙当兵不是白当的,相较于儿子虞小龙,他虽然是个没用的老父亲,但“犬父”当年也是有一颗虎胆,不是吃素的。

委任“紧哥”以高龄空降地方,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紧哥”具备单人组织媒体栏目的实力。

只要“紧哥”愿意,整个东北地区的任意一个电视台、电台、报社,都可以开设专栏。

再加上他的群众基础极佳,增设“民生热点”类栏目,荧幕形象具备说服力,做高级传声筒的效果比年轻同志强得多。

政务院那帮年轻翰林的作用,在宣传工作上,绝对没有“紧哥”来得轻松。

因此西兰县如果安排一个年轻县长、副县长,是可以通过“紧哥”的声望来抬升资历和权威性的。

不过这些优点,都不如一个理由,那就是……张老板觉得可以。

毕竟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保障投资计划的顺利进行,张老板高兴是个很重要的指标。

虞龙会被“点兵点将”,上头未必没有这方面的考量。

就是一切太过匆忙,打了个虞龙措手不及,他现在就是半退休心态,谁能想到还要额外挑担子?

安排下沙县弄两所重点中专的新校区,其实正常来说没必要急,来日方长嘛。

但虞龙毕竟不是初出茅庐的菜鸟,他很清楚这次被借去东北肯定要抗压,必要时候就是转型为“酷吏”,那么出现什么事件都是可能的。

或许政治生命结束,或许生命结束,没个准儿的事情。

因此今天这顿饭,两所高校以及两所重点中专,怎么着都要先敬虞局长再敬张老板。

花蕊蕊并不知道事情始末,陪坐的时候,就是安安静静地听虞龙和张浩南聊天,时不时还有四所学校的“交际花”有说有笑敬个酒。

“在北林市开展‘三下乡’,会不会是个切入点?”

现在心里全是事儿的虞龙,攥着酒杯,不确信地问张浩南。

“现在已经七月了,暑假一过,没啥意义。还是从帽子、票子入手。”

尽管明面上虞龙是“二老爷”,但跟他搭伙儿的,是个等退休的京城老同志,“帽子”怎么拿怎么发,还是要配合虞龙。

所以基本上虞龙就是“帽子”“票子”一把抓,明年或许就是转正“一肩挑”。

重点工作就是“西兰县开发计划”,在工程分包上,他也要过问,因为这里面涉及到北林市筹备的“北林市建筑材料公司”,这是地方国有企业,现在级别还不高,纯粹壳子,下面的“西兰县砂石公司”,才是真正的产业实体。

新增多少官帽子不言而喻,而注入的资金,产生的收入,那也是相当的惊人。

上来就先攥着这笔钱,虞龙会被一部分人记恨,但同样的,也会有一部分人靠过来。

这就要看虞龙的定力了。

虞龙也给自己划了一条心理价位,要是有人想办法贿赂他一年一个亿呢,他就考虑考虑,不然没意思啊,他儿子虞小龙,每年起码五千万扔回家,没有一个亿……谁他妈愿意受贿?

不划算。

“那就先熟悉熟悉行情,从黄沙生意上手。”

“让赵诚瑞做个栏目,描述西兰县老百姓,怎么通过家乡河的治理开发而致富,做得接地气一点,只要看到钱,什么都好说。”

“嗯,说得对。”

虞龙点点头,这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硬通货,电视机的荧幕上,只要有农民点票子时的笑容,宣传就成了一半。

之所以说是一半,因为电视上的画面,还只是勾起“希望”;怎么让更多的农民愿意参与进去,这就需要基层干部队伍,这是很考验下乡干部决心的。

有决心就能做好,但决心不是唯心的,除了精神上的坚持,毫无疑问,还是需要物质上的鼓励。

虞龙就是做好一线“战士”们的后勤保障工作,不需要他经常性的“冲锋陷阵”,但军粮口粮预备粮永远不缺,那就谁都不会慌。

“黑水工大跟我关系也不错,现在沙城的实验室已经运转,校区正式启用,也就是明后年的事情。如果有需要,我可以跟黑水工大沟通一下,组织大学生下乡。”

“刚才不是说‘三下乡’来不及吗?”

“我没想到虞叔叔你已经下了决心,并且有了初步的想法,现在看您的态度,估计到了北林市就要开始熟悉工作,那情况就有点不一样。有黑水工大的学生下乡,起码也多一层保险,让有些人不敢轻举妄动。”

“那就拜托你了。”

“讲不着的。”

张浩南笑着摇摇头,然后给虞龙倒满一杯老酒,碰了一下,接着道,“我跟虞总也说好了,到时候为了配合您的工作,会有一批鼓励养殖户、种植户的产品拉过去。”

“产品?紫金科技的?”

“重型电三轮,可以由西兰县政府当‘悬赏花红’来用,养殖户、种植户只要不掏钱,用上了不会不说好话。”

“一共多少?”

“看您到时候要多少,南郊区的组装车间国庆节就可以运转,你什么时候要,两三天就送到了。”

“那就太好了!!!”

手扶拖拉机和重型电三轮的优劣,在于后者的自由度极高,适配广泛性极大,满载肯定不如手扶拖拉机,但这玩意儿的特点就是进了院子都能兜两圈。

再有就是糟糕路面的脱困能力比手扶拖拉机强,毕竟就那点东西,大老爷们儿猛一点的,自个人就拽出烂泥地。

唯一弊端就是冬天一条虫,不过“紫金科技”针对严寒地区也有“柴暖”等保温套件,有些还是“混动”,只不过还没有审批通过,属于不合规产品,没办法直接投放。

但这玩意儿本身就即将以“鼓励品”的形态出现,对老百姓来说,只要不让他们多往外掏钱,还能带来一定的便利性,一万个缺点都能无视,能夸出花儿来。

虞龙高兴的原因,也就是这点东西,他在下沙县的工作见闻以及经验,很确信老百姓厌恶什么、欢迎什么,下沙县农村的老百姓,和西兰县农村的老百姓,除了可能有点贫富差距,人性上别无二致。

心情不错的虞龙,当即拿起酒杯,又跟张浩南碰了一下杯。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