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黄家的洞藏好丰富(2 / 2)

关灏随意地翻了翻布满灰尘的报纸,都是解放前民国时期的报纸,有《越华报》、《国华报》、《穗城民国日报》、《穗城日报》、《金山日报》等。看着看着,好仔开始不安起来。

“婉儿,你看这些报纸头条都是同样的内容!”

《富家千金离奇失踪,黄氏悬赏十万》、《富家千金为逃婚与司机私奔!》、《富家独生女失踪,未婚夫难逃其责!》、《富家千金失踪揭秘!》……

二人看了看报纸内容:林林总总十几份报纸都是报道,西关黄家独生女,黄少芬在民国三十四年离奇失踪。

黄家还悬赏十万大洋无果。

“好仔,你看这里有写你们关家!”

关灝接过泛黄的报纸,一目四行,快速浏览了内容。

“原来黄前辈是我大米围东亭的未过门的媳妇。

她自幼许配给我关家,她未婚夫叫关永烈。应该是我爷爷辈的族人。”

“这样黄老前辈的墓碑上关氏黄少芬,就能解释清楚了!”

“是的,黄老前辈去世时间是民国三十九年,也就是195年,报纸报道时间是民国三十四年也就是1945年,那这5年时间黄老前辈又去了哪里?怎么会葬在这偏僻的黄家别院呢?”

又是一堆的疑问,让二人疑惑不解。

“这里有个檀香木的木匣子,有三层,看看里面有什么东西?”婉儿说完指了指书桌上的一个木匣子。

是一个檀香木制作的三层木匣子,类似于办公室用的文件盒,摆放仔书桌上通常也是放一些文件和小物件。

关灝打开第一层,满满的全是信,抽出一封,见信封上写着:烈哥哥亲启芬妹书,看来是黄少芬写给关家未婚夫的信。

好仔赶紧把信放了回去。

关灏随手翻了翻其他的信,都还黄少芬写给未婚夫的信,出于礼貌关灝仔细收好信放回木匣子。

抽开第二层,是一个封面为鹿皮材质制作的日记本,翻开扉页,一行娟秀小字映入眼帘: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黄少芬

关灏被这句话所吸引,不由自主地翻看起黄少芬的日记本来。

“在这荒凉的白露岛上,我时时刻刻都在与该死的麻风病斗争,如果没有这场病,我现在已经时列哥哥的妻子,我们一起幸福的生活,并且按照之前的约定去环球度蜜月,可是……烈哥哥,芬妹是如此地想你。”

“岛上闲着无事,趁自己头脑清醒,仔细研究了我黄氏代代相传的《南洋考志》发现阳合外海我黄家南宋沉船另有隐情,根据沉船幸存者执事黄三回来后的口述:当时船上有皇家内侍省随船官员携带重要的物品准备一同前往南洋,因为遇到飓风,沉没于阳合外海。”

“根据失事后标注的海图,我黄家自失事后就不断设法打捞,无奈受到条件影响,一直未能成功,穷尽我黄家十数代人的心血,都徒劳无功。”

“事情转机是在民国二十六年,父亲联合生意上的合作伙伴:撒克逊泰和洋行一起成立打捞队,从西方引进最先进的设备和请当时最好的潜水员,一同打捞我们黄家恪守了657年的家族使命(沉船是南宋祥兴一年1278失事,打捞开始是1937年,正好657年。”

“事情进展非常顺利,打捞工作已经找到了货底仓,并顺利打捞出一批瓷器,就在打捞队快要找到内侍省官员所居住舱室时,日本人的舰船突然闯入,幸亏姻亲东亭关家拼死阻挡,才让倭人未能突破防线窥得其真相,打捞最终被迫中断。”

“第二年倭寇侵入穗城。我黄家因为不配合不资敌被迫随泰和洋行转移至明珠和海外。

至此我黄家倾其所能为了完成的家族使命就此停止,祖父为此一病不起,并在民国二十八年过世。”

“根据家中库藏海图和回来船员描述,船上内侍省官员携带了六口实木大箱,随行官员与木箱形影不离,可以推断,木箱中有南宋皇家贵重物品。又查遍南宋先祖的书信与日志推断,南宋皇家已经感到元蒙势强不能抵挡,早有转移财富之意。”

“我黄家世代在南洋跑船,是当时最大的皇商,所以开辟南洋秘密基地和转运皇家财富的重任理所当然落在我们黄家身上。阳合沉船上货物不足为奇,关键是皇家的六口木箱以及里面的秘密。”

“南宋祥兴二年,崖山海战,是我黄氏自立族以来最为惨烈和凶险时刻,经此一役,我黄氏男丁十之存二,仅剩孤儿寡母带着幼儿避祸穗城西关祖屋。家主战死前命贴身护卫带着幼主发誓定要找到阳合沉船皇家秘藏之所在。”

“近日我翻遍了历代族谱和书信,家志之类文书,发现我黄氏在南宋咸淳二年(1266年朝廷做官的户部正使黄居仁家书所示,朝廷准备在南洋找一处岛屿存放皇家财富,以备东山再起。当时称为“复兴计划”。”

“从时间看,以1266开始,一直到崖山海战的1277年,皇家财富转移时间足足有11年。经过推理,阳合我黄家沉船发生事件发生在1276年,既然南宋朝廷派高管随船,那六口巨大的木箱之中应该有皇家南洋藏宝的秘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