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王羲之的任务(2 / 2)

我需要的是更加简便,让人一眼便是看出字意,但却非常简洁的字,比如说‘壹’为什么不能直接写成‘一’,简便成让普通百姓一眼便是清楚明白!

唯有如此,才能人人可读书,人人可考举。

而我需要一个人能帮助我把所有的字全部简化,简化到让天下百姓人人能学的地步!”

此时此刻,刘泰的目光带着几分殷切的看着王羲之,言语中带着几分迫切。

王羲之看着刘泰在宣纸上写下的“壹”与“一”,忍不住咽下一口口水。

王羲之完全没有想到,刘泰完全就是一个疯子,跟自己才第一次见面,居然跟自己说这!

王羲之能明显感受到,若真如此完全就是挖掘世家根基,尤其晋廷这种以世家为主的国家来说,甚至说不定会出现大规模的政治动乱。

不过,这里是是大汉,自己好像被晋廷所嫌弃,又琅琊王氏给丢出来了……

自己可是琅琊王氏出身,哪怕在晋朝朝廷有一点点希望,自己也不会被安排来到这黄河以北的大汉,而是继续在琅琊王氏继续做自己的贵公子啊……

王羲之流露出几分苦笑,对刘泰道,“羲之初来此地,汉王为何有此重托?!”

是的,哪怕现在的王羲之也不过只是十八岁的少年,他完全不明白,为什么刘泰居然会这般的看中自己。

要知道自己在晋廷虽然算不上人嫌鬼厌,但哪怕是琅琊王氏也是小透明一个。

顶多就是周顗对自己有少许看中,但即使如此,晋廷大环境注定了自己仕途坎坷。

但王羲之没有想到,自己这才刚刚来到此地啊,刘泰居然这般看中自己。

刘泰从容道,“其一你忠孝兼备,有情有义,我为何不能重用?

其二你被晋廷与琅琊王所弃,乃简化汉字最好人选,也适合给世家掘墓。

其三,我虽只见你一面,只见你写了这“安”字,想来也是与我一样追求天下安定之人!

所以我相信,你就是我一直寻找实现梦想的同行者!”

王羲之听着刘泰的话,一时之间自己的手都不知道往哪里放了。

对比起自己在晋廷处处碰壁,处处受阻,自己来到邺城,刘泰便把自己给请过来,毫不吝啬的表现出对自己的肯定。

这对十八岁,刚刚被作为弃子抛弃到河北之地的王羲之来说,杀伤力实在太大了。

在王羲之的眼中,刘泰全身仿佛身上绽放出了光辉,闪耀得自己都不敢直视。

而刘泰则继续道,“逸少,若收你为臣,那晋廷污蔑,你怕要背负污点,此我绝不容忍。

所以日后,你尽管一边找北地名家交流书法,一边沉淀构思简体字迹。

等到你简化字体有所成就,呈献大汉,我再因你有功朝廷与天下而邀之,以全你忠孝。

至于你父亲王旷迁徙祖地之事,等到我拿下徐州,等你创造出简体字,我顺势以侯爵之礼迁王旷灵柩入琅琊王氏祖地,你感觉如此安排,可否?”

王羲之听到刘泰的话果断跪了下来,眼眶中的泪水不知道怎么就从眼眶里流淌下来。

王羲之哽咽道,“我曾不明诸葛孔明与刘皇叔之遇,而今汉王对羲之之恩,羲之愿鞠躬尽瘁,以报大王知遇之恩!”

“起来起来,怎么就跪下了,我这边可不兴这个!”刘泰扶着王羲之,从自己腰上解下一枚玉佩道,

“这玉佩你拿着,你不是我麾下,我不好安排人手给你。

不过这玉佩乃我随身之物,凭此玉佩,你可在大汉通行无阻,纵然要来汉王宫见我,侍卫也阻拦不得。

接下来你若完成简体字的构想,怕是道阻且长,若遇到什么困难尽管跟我说就是了。”

“谢大王!”王羲之听到刘泰的话,对刘泰郑重行礼道。

“你突然而来,那王度可是一路在门口等着!”刘泰不由道:“可真是个好运气的家伙。”

“王兄?!”王羲之听到刘泰的话,也明白了刘泰的意思,却道,“羲之先行告退!”

刘泰看着王羲之离开,心中若有所思。

说实话,在刘泰看来王羲之更像琅琊王氏觉得晋廷这条船有点不保险,所以让王羲之来到了这边打个前哨。

不过,对刘泰来说不论琅琊王氏到底怀着什么样的心思把王羲之派遣过来,哪怕是过来做奸细的刘泰也不在意。

因为这可是王羲之,千古独一份的王羲之。

汉字简化工作看起来简单,好像穿越者过来,就能把简体字当做繁体字使用了。

但问题是,穿越者的通用汉字能写两百个,三百个,还是五百个?

别得不说,“混吃等死,龘龖龘飝鱻麤靐飍朤馫譶灥靐馫”,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大概就只能看懂前面四个字吧。

所以,刘泰需要的是一套汉字简化的规则体系,让每一个能被简化的汉字,寻找到对应繁体字,甚至生僻字的体系。

而拥有这样的体系,哪怕王羲之将来挂了,后来继任者们也能看懂汉字简化的规律。

如果到了未来,需要汉字再加简化,比如从简体再简化成五笔,甚至建立以汉字为根基的计算机语言时,也能作为借鉴与参考。

而能有这种潜质的人,华夏几千年时间,除了仓颉以外,至少王羲之是最有可能完成这套体系规则的人,因为他对字有着别样的感触,这是其他人所完全不能媲美的灵性。

刘泰深吸了一口气,不论怎么说,至少把王羲之给先安抚下来。

就在这时候,一名侍卫快步跑到刘泰的身边,然后道:

“大王,泰山郡那边传来了消息,王敦反晋了!”

刘泰听到这话不由一愣,更是蹭的一声站了起来,让内侍把信拿到自己手中看起来。

刘泰沉默一下,果断对内侍们道,“派人去把褚翜,曹嶷,习参军,张嵩,羊曼,郗鉴,温峤召集起来,去政务厅商量要务。”

“得令!”内侍连忙说道。

刘泰自己也动身,向政务厅而去。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