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影响(2 / 2)

从宋宁出事的那一刻,哈市这边也明白,这件事情根本就不可能再掩饰下去了,也不敢掩饰这件事情了,只能尽快的将这件事情往上汇报了上去。

实际上,这件事情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

对于哈市这么一个工业型城市来说,虽然他现在是北省的省会,可是现在的情况其实非常的尴尬。

因为哈市在经济的发展中,正在一步步的失去竞争力。

当然不仅仅是哈市,整个北方城市也呈现这样经济竞争力退缩的趋势。

关注过经济的人应该会有这个发现,现在的我们国家的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正在逐渐从由西向东发展,转向由北向南发展。

经济重心往南边转移,其实并不是这几年才发现的新鲜趋势,大概在宋朝的时候经济南强北弱的格局就基本形成了,只是在六七十年代的一段时间内,北方有过短暂的崛起而已。

开放之前,其实人们并不太关注和研究南北经济差异的问题,也没搞什么城市排行之内的榜单。

直到开放后,人们才逐渐有类似于GdP排行的各种榜单。

突然人们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了,早先北方和南方在前十的城市排行中北方一般是领先的,特别是东北城市,逐渐的东北城市就被挤出了前十,随后华北城市也不行了,纷纷被南方城市给替代了,到去年,津市也跌出前十了,前十的城市只剩下首都京都。

清末以前,华国的经济是以农业为主的,农业发达区域就是经济实力强大的区域。

华国早期文明的摇篮就是在中北部等地区,这里有地势平坦,土地以黄土为主,非常适合耕种,农业很早就发展起来了。

现在在北方留下的很多运河和水渠等水利工程,都是为了满足农业灌溉而修的。

从秦开始,大部分朝代都把都城定在北方,主要就是因为离经济中心近,可以方便收税。

古代的税基本是以粮食为主叫漕粮,收来的粮食需要运到都城,如果都城离经济中心太远,对国家收税就很麻烦。

所以在古代的时候,其实北方的经济是比南方更高的,一直到后面水稻产量提升,南方经济这才追上来。

甚至在华国成立之后,北方的经济一度于领先于南方,

原因是曾经北方由于地广人稀,非常适合发展工业生产,建立大型工业生产区域。

所以在60到80年代,以种地为主要收入方式的南方,肯定是不如北方的。

那最后的结果很明显。

北方的经济远远超过于南方。

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单纯的基本制造业,基本工业产生的利润并不高,高科技。

沿海外贸等等成为了主要的收入来源。

南方趁着这个机会,大力发展经济,而北方还停留在基本的工业经济上。

最终,北方一步步落后于南方。

哈市,便是北方一个显著代表性的城市。

基本的重工业现在已经退出了世界舞台,北方gdp一直停滞不前,在部分人员看来,北方物价低,房价低,办事容易,生活幸福指数最高,北方不需要帮助,不需要改变。

但是其实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北方经济发展的停滞不前。

当然,说这么多北方经济有关的事情,重点就是在于北方经济停滞不前之后,官方也没有放弃发展北方的经济,而是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那就是旅游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