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8章 文武并用论,垂泪到天明(2 / 2)

京城中的人都在议论着第一场、第二场试题的本身,可富商士绅官员却是在研究试题所隐含的背后内容。

会试基本是科举中的最后一场了,这是殿试的基础,到这里基本上就已经有定论了。

所以,每一次出题都是紧跟时事的。

或许是皇帝、朝廷想借着这个会试在表达着什么。

不止是富商士绅们在关注了,各处衙门官员、胥吏也在关注着,他们身在其中,能解读更多的问题。

在众多的解读中,到了三月十五日,会试的第三场,策论。

试卷依旧是在开考前的半个时辰送到,待众军将试卷运送到各个考棚下发后,

“嘶……”

“呼……”

“肃静,再有出声者,逐出考场!”

“安静!”

……

考棚中一道道的高贺声响起,传入总裁公堂,屁股还没有坐热的刘宗周等人瞬间站了起来,脸色严肃的朝着外面走去,厉喝:“来人,去查查出了什么问题!”

一声回应后,脚步声逐步远去。

刘宗周等人脸色凝重,焦躁不安,科举乃是朝廷选拔人才的大事情,一旦出事,那后果不堪设想,更何况这次是参考人数是历史之最。

在不安中的等待了半炷香后,一名巡查官就回来了,面色古怪道:“刘总裁,是考生们质疑考卷上五道策论的问题,所以才纷纷发出询问!”

“质疑考卷策论的问题?”

刘宗周等人面面相觑,考卷是皇帝出的,考前半个时辰送到考场,具体什么内容,也只有拆了封条之后才知晓。

随后转身回到大堂内,将桌上属于考官的密封卷拆开。

众人一人一张的扫视着卷子,然后沉默了。

策论一般都是结合国家形势提出的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

这五道题别说是考生了,哪怕是他们这种级别的存在,都不好回答,更别说还是五道了。

难怪考生会质疑了。

但是以他们的经验,考生们提出的建议可不可行,那是一眼都能分别出来的。

好一会儿之后,刘宗周才沉声道:“虽然不知道陛下具体的用意,但陛下这是要借万千学子之手寻找对策了。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更何况这是一万三千多名的举人了,一人或许不行,但这么多人总有一些人的脑子异于常人,推陈出新了呢?”

说到这里,刘宗周沉思了一下,继续道:“这次会试的第三场考试难度极大,评卷的时候要严格审查,

事后要将各考生靠谱的条陈整理出来,学子名单也要整理出来,以备陛下查询!

现在先通知各巷巡考,向考生们确定考题无误吧!”

“妥!”

“好!”

“善!”

……

众主考、同考散去。

一刻钟后,众人返回,交待了一番后,留下值守的考官后,余者各自去休息。

留下了满场悲叹、生无可恋的考生。

这一刻他们深刻理解到了什么叫做替人垂泪到天明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