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9章 铁血内阁,呲牙的狗必须打死(1 / 2)

“陛下,容臣等三人商议片刻!”

见皇帝询问自己了,韩癀出班回应了一声。

在得到崇祯的许可之后,韩癀、李标、李国普三人凑到一起小声商议了起来。

崇祯则是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而后拿起刚刚经过四夷馆和会同馆翻译过的葡萄牙总督马士加路也的书信看了看,随即便将书信放到了一边。

大致内容和广东巡抚朱一冯密信中后面的内容差不多,只不过是加了一大堆的不得已苦衷和奉承。

看的崇祯冷笑不已,葡萄牙一方自以为聪明,殊不知早就被群臣看透了。

但想彻底的收回濠镜和打开海贸路线,占据吕宋、马六甲以及更远航线的绝对控制权,之前的借口和这次的冲突还不够,还需要加一把火。

他的原则就是:要么不干,要干就一次性解决掉。

其实吧,占领吕宋、马六甲、安南等地,以大明的实力等一两年横推也可以的,但如果这么做,会让海外诸国联合对抗大明,海贸就不太好开展了。

这事儿是又当又立,但为了长久考虑却是不得已如此迂回。

确定了原则之后,崇祯轻描了一眼小声议论的内阁三人以及相互看对方不顺眼的群臣,心中叹息了一声。

朝中大臣经过自己登基之后的清洗、提拔的大臣在能力上都还算不错,但那是对内。

或许是儒家思想作怪,群臣九成都是鸽派的,就拿葡萄牙这件事来说,人家都按到你脸上输出了,这群人竟然还要缓一缓。

复兴之初都是如此,等天下太平还是这种想法,那真的要完蛋了。

在他看来,越是和平时期,朝中掌权的大臣就越需要鹰派人物,鸽派有鸽派的好处,容易稳定局势,但更容易妥协和投降。

但鹰派更容易让王朝稳固,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都是如此,因为对自己很严格,对他人更严格的人。

拉帮结派、贪图享受、贪赃枉法等等都在他们的打击之中。

当然了,鹰派掌控实权,需要的是王朝有深厚的底蕴来保障对外的所需。

后世中的鹰酱、大毛都是如此,敢惹我,干了再说。

至于说鹰派容易动刀兵,对大明来说应该不存在,毕竟几千年的儒家思想束缚,只要你不惹我,我肯定也不会主动惹你的。

洪承畴、孙传庭、马祥麟、卢象升、郑芝龙、曹文昭等武将基本都是鹰派的,连正在历练的堵胤锡在战略上也都是鹰派的倾向。

思索到这里,下面的议论结束了。

韩癀再次出班了,沉声道:“陛下,臣等三人商议,赞同兵部侯尚书和户部毕尚书的想法,但臣等以为还不够。

在几位大人的建议之中,还需要再加上五条,第一、让葡萄驻濠镜总督马士路加也来京朝觐,这么大的事情,只是一封书信就能解决的吗?

他若是来了,那就控制在北京城中,

若是不来,那就问问‘代守疆土、永世恭顺’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既然不来,那就是说他们想反对这个他们许下的承诺,我们就能直接让他们走人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