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5章 造反的相似之处,前人埋锅后人背(1 / 2)

“缅甸?”

崇祯微微有些错愕,他以为会是安南,结果李若涟给了个他没有想到的答案。

“大伴,赐座、赐茶!”

已经做完战报统计的王承恩立刻从旁边搬了个凳子放到李若涟的身边:“李指挥使,请坐!”

“劳烦王中官!”

李若涟微微点头,然后朝着崇祯躬身后,屁股半搭在凳子上,身体紧绷、笔直。

“陛下,与我们接壤的周边国家有安南、缅甸、南掌(老挝)、乌斯藏等几个,海外还有扶桑、葡萄牙、荷兰、葡萄牙等海外诸国,

海外诸国与我们相隔甚远,单靠战船运送不了多少兵力,即便是我们没有现如今的这些火器,以我们如今军士的战力在陆地之上都能弄死他们,可以先放一放。

臣之所以说最重视的是缅甸是有原因。”

说到这里,李若涟起身走到一边的地图前,指着大明西南位置:“陛下,太祖和成祖在云南外面的腾冲附近设置了南甸宣抚司、太平江流域设置了干崖宣抚司……这就是三宣六慰,

可自嘉靖四十年开始,这三宣六慰的一大半都被世宗时期崛起的东吁王朝吞并,并且屡次侵犯大明边境。

说起来这事儿朝廷也是有责任的,嘉靖四十年,木邦及孟密宣慰司击破缅甸宣慰司杀宣慰莽纪岁,当时的莽纪岁之子莽体瑞上诉朝廷,朝廷官员置之不理。

几年后莽体瑞起兵收复旧地,并吞并底兀剌宣慰司和大古喇宣慰司。

因为当年朝廷坐视不理,莽体瑞怀恨在心,四处征战,在万历三年吞并木邦宣慰司、蛮莫安抚司,

而后的万历四年、五年、七年……一直到三十年,大明和缅甸打了五十多年,当时努尔哈刺已经起兵且已经成规模,朝廷忙于应付辽东,只能承认了东吁王朝的存在。

恕臣直言,若非与缅甸打了五十多年,朝廷也不至于在辽东的应付上捉襟见肘,

所以建奴在之后的壮大以及大明在辽东战死的数万将士,缅甸要负相当大的一部分责任。”

听到这里,崇祯很是无语。

朝廷想让缅甸诸多势力自相残杀,以削弱自身实力,然后能更好的掌控。

谁知道冒出来个小心眼的首领之子,一统周边,开始复仇。

建奴的努尔哈赤也是打着复仇的名义起兵,这两者有相似之处。

朝廷终日打雁,却是被雁啄瞎了眼睛。

这事儿也告诉他,对外部势力,要么不打,要动手就得彻底打残他们。

人家说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大明这事前人埋锅后人背。

“陛下,值得一提的是天启七年,荷兰和英国东印度公司在缅甸设分公司,缅甸的火器有了极大的发展。

如果史料没有记载错误,穆宗时期缅甸进攻孟养土司时就差不多有八万支火绳枪,

现在又有了荷兰和英国火器技术的支持,缅甸东吁王朝的实力估计是周边诸国最强的一个。

如今东吁王朝的他隆王算是位雄主,大力整顿境内,提升实力,分配土地给无地农民以凝聚人心,以他们与我们的争斗而言,很难说他们会不会对我们用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