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惠美广告的反击战(2 / 2)

在一串清脆的背景音乐伴随下,两只握着绿色铅笔的双手,同时在白纸上重复着一圆一方的轨迹。

一次次看似简单却不简单的重复后,特写镜头中的两支中华牌铅笔渐渐越画越快。

方圆里的乾坤,也逐渐清晰了起来。

看着电视里诡异的绘画方式,惠美的各位高层都还没有意识到,这只是一支全新的广告。

一双双紧盯着电视的眼睛,已经完全被屏幕里的笔尖吸引住了。

在画纸上的两只手同时停止的那一刻,各位高层才终于看清了一方一圆中的完整图像。

令他们再次惊讶的是,一圈圈重复的铅笔线条上,居然清清楚楚的显示出了“白猫”和“大白兔”的经典标志。

直到各位意识到这是一支广告的时候,一行字幕已经定格在了屏幕之上:

——匠心笔芯,中华牌铅笔

在全体观众眼前一亮,大呼精彩的时候。

电视机前的广告人们,却直勾勾的盯着屏幕右下角的“cfd”三个字母。

他们知道,只要在广告里出现了这三个字母,这部广告的出品方就必定是“春风度”广告公司。

首发登港的中华牌铅笔广告,再次将各位广告人们牢牢的摁在了电视机前。

“惠美”公司的鞠副总,更是连摄影机都搬了出来。

在铅笔广告再次出现之前,他是绝对不会离开半步的了。

……

浦江城,凯司令咖啡馆。

送走了余思归的第二天,江山应约走进了咖啡馆。

“谷老师,您怎么有空来浦江玩了?”

看着江山脸上的惊讶,谷健芬还是那副爽利的笑容:“我现在特有空,再往后去说不定连班都不用上了。”

“尽瞎说,”坐在她身旁的朱逢博,招呼江山赶紧坐下:“小江,你喜欢喝那种咖啡呀?”

“我都行,别太甜就成。”

看着服务员转身离开后,朱逢博才缓缓说道:

“小江,我昨天特意去新华书店悄悄看了一眼,没想到《蔷薇处处开》的柜台前面,都开始排队了。”

“燕京也一样,”谷健芬道:“来之前,我和李谷二刚去瞧过。”

“李谷二?李谷二是谁?李谷壹老师的妹妹?”

古健芬哈哈一笑:“李谷二就是你的李老师。”

“哈,”江山也笑了,他还是第一次听人这样叫李谷壹:“其实不止是燕京和浦江,只要是有《蔷薇处处开》销售的城市,都是差不多的情况。”

“是嘛,”朱逢博的脸上立马笑开了花:“这么说的话,太平洋的80万盒磁带,还是有希望销售掉的了。”

“当然,”江山很肯定的点点头:“我昨天刚和廖经理通的电话,现在找他拿货的商家都已经是五千盒起步了。”

“太好了,”朱逢博差点就念出了一声阿弥陀佛:“你们不知道我这这阵子有多担心,生怕自己的歌影响了一家新公司的发展。”

之前,听说没有实现销售计划的“太平洋”影音,将于四月份关门歇业时,朱逢博就一直在埋怨自己。

“这日后群众要是问起来,“太平洋‘是怎么倒闭的?”朱逢博自问自答道:“是因为朱逢博的磁带太难卖才倒闭的,那我可就真没法活了。”

哈哈哈……

江山和谷健芬一块笑出了声。

“听着还真有点道理啊!”

“幸亏小江帮伱出手了,不然你这个包袱算是背定了。”

“是吧,”朱逢博越想越觉得后怕:“小江,这次果真多亏了你,我还没有好好谢谢你呢!”

“您说什么呢,”江山客气道:“要谢也是他太平洋呀,再说了,这原本就是我的工作。”

“话也不能这么说,毕竟是有关我的磁带嘛。”

“是啊,”谷健芬也表示:“之前我还想着在团里帮你推销一下,幸亏现在不用了,不然的话……”

见对方没再说下去,江山便开门见山的问道:“谷老师,您那首歌如今怎么样了?还在到处教大家唱吗?”

“你问的是《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吧》?”朱逢博替好友答道:“我在团里也唱过几次,可受欢迎了。”

谷健芬笑了笑,从小皮包里拿出了一个小本子:“你们看,这是我在燕京去过的工厂和学校……”

江山一行行看了起来。

随着日期的一天天推进,他感觉谷健芬这半年都在为这首歌四处奔波。

“每教过一个地方,我都会问他们喜不喜欢这首歌,”谷健芬的一双笑眼里,忍不住泛起了泪花:“得到的回答都是一片响亮的肯定,可是……”

情绪激动的谷健芬,终于”可是“不下去了。

“可是在前两天的音协大会上,”朱逢博的脸上,这会也没了笑容:“部分领导再次点名批评了这首歌,还扬言要让电台停播所有健芬的歌曲。”

“他们有这么大的权利?”江山就奇了怪了:“广播电台还得听他们的指挥?”

“那倒不是,”朱逢博道:“可一旦他们的建议成了气候,之后的事就说不准了。”

“就是说,广播电台有可能会接受他们的建议。”

“肯定的呀,你现在能在广播里听见《乡恋》了吗?”

“哎,好像还真没听见了。”

江山总是想不通一件事,为什么音协的部分领导会如此抗拒《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一番思考后,他得出了一个结论:“谷老师,我感觉那几位领导反对的不是您的新歌,而是您。”

“咦?”谷健芬奇怪道:“我之前没跟你说过吗?他们的确特反感我这个人啊。”

“你知道吗小江,”朱逢博详细介绍道:

“在音协批评我和谷一的时候,健芬站出来和他们吵了好几次,每次吵的时候还会大声宣布说,她不但觉得我们的歌没问题,还要为我们写歌。”

“我就说嘛,”江山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这首歌曲调好、寓意也好,反对它的人肯定是别有用心。”

“你真的觉得它的曲调和寓意都好?”

朱逢博紧紧抓住了江山的这句话:“那……小江,你能想个办法让更多的群众都听见这首歌吗?”

“……”

江山抿嘴笑了起来,正想着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忽然,一位40多岁的男同志走了过来。

一见到这位的身影,朱逢博赶紧笑着站了起来:“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中国唱片社销售部的陈主任……”

当江山的手和对方握住的那一刻,中国唱片社的一篇篇亏损新闻,也跟着出现在了他的脑海里。

这家公司的来头,可比“太平洋”影音牛多了。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