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一见镜头便入境的广告(2 / 2)

江山看着50多岁的侯锡九:“侯主任好。”

卢局向往一指:“等以后这座饭店建好后,他就是这的董事长。”

时到如今,江山还是头一会听见领导干部,如此自然的说出“董事长”三個字

“小同志,”

卢局的介绍虽然到此结束,但一看这气氛也知道他是管哪片的了:“知道今天为什么把你请过来吗?”

江山:“您请说!”

“听宣传部的同志说,你正在拍摄一部广告?”

“是的,我这趟来燕京,就是为了拍广告。”

“广告中会出现长城、故宫和北海公园?”

“的确会有这几个地方的镜头,”江山如实道:

“这部广告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宣扬中华美食。顺带着也宣传一下咱们首都的名景名胜。”

“除了这几个,广告里还会出现其它景区吗?”

话到这会,坐在后排的卢局,和回过头来的侯主任,都在看着江山。

面对二位的目光,江山小心的摇了摇头。

“没了,”他解释道:“这就是一部广告,拍不了多长。”

“……”卢局的眉头,缓缓揪了起来:“原来不能加长啊,看来是我们想简单了。”

江山:“您是想?”

“原本我们想着它是一部会走出国门的宣传片,”前排的侯主任道:

“就想着能不能利用这部宣传片,让咱们国家的其它旅游城市上上镜、露露脸。

也顺便缓解一下燕京城接待外宾的工作压力。”

江山点了点头。

原来旅游总局的领导,是想让其它的旅游城市一块赚外汇。

“1976年,燕京一年接待的外宾不足2万,”卢局长道:“到了去年,一年的外宾人数已经涨到了28万。

侯主任:“但咱们燕京所有的宾馆、招待所捆在一块,能符合外宾接待标准的只有7家,床位不过千张。

在游客最多的时候,实在调不到客房的我们,只能把他们直接从机场拉到景点先玩着。

如果到晚上还是没调到房间,就只能在几家饭店的大堂、餐厅、会议室安排过夜了。

但是尽管如此,还是经常会遇上安排不了的情况。”

已经听懵的江山,好奇道:“那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卢局长笑道:

“他们三更半夜的来找我,我只能三更半夜的派车把没有房间的外宾送到天-津。

等天-津也住满了,我就半夜三更的去找承志同志。

让他帮忙调架飞机,把外宾送去西-安或者南-京。

等燕京什么时候有空房了,再把他们接回来。”

“他们能愿意?”江山还是头一回听说这种玄妙的旅游方式。

“不愿意也不行啊,”卢局:“好在这两个地方,外宾们还是愿意去的。

不过要是依我的意思,就把他们直接拉去敦煌了。

和燕京、广-东一年20多万人次的外宾数目相比。

敦煌莫高窟去年全年的外宾接待人数才460。

而这几百人里,还一多半都是日-本人。”

“我想起了,”江山的声忽得一扬:

“日-本有家电视台,从前年开始就在拍摄丝绸之路的系列风光片,莫高窟是他们拍摄的头一站。”

“你也知道这事?”卢局还挺意外的:“根据我们的分析,日-本游客比例的占多应该就和这部风光片有关。”

目前,还只是在日-本境内刊登了中日合拍《丝绸之路》的新闻。

等纪录片正式播出后,来得就不止是几百号日-本游客了。

江山明白了:“所以,您就想到了在广告中增加国内景点的镜头?”

“可惜啊,想法是挺好的,”卢局:“就是实现不了。”

当北海公园举办大型灯会的消息,送进旅游局后。

详细询问一番的卢局,很快便有了这一想法。

随后,当广告筹备组即将进入仿膳饭庄调研的消息传来后。

同为仿膳饭庄管理单位之一的旅游局,立刻派人前往将负责人江山给请了回来。

“其实……”江山再次迅速思考:“这事其实也能办。”

“此话怎讲。”依着车门、翘着腿的卢局,瞧着就比寻常的领导洒脱。

“我可以在其中一部广告里安排几个转场。”

“你一共要拍几部广告?我想要得是走出国门的那一部。”

“一部广告,”江山细说:“分上下两集,其中会出现长城的那一集,可以加几组外景镜头。”

“原来如此。”

“但因为广告的时长短,”江山道:

“我们就必须挑选最具吸引力的角度去拍摄景点,力求让观众们一见镜头便提包入境。”

“嗯?哈哈哈!”

车里的两位领导都笑了起来。

卢局看着眼前的年轻人,笑着摇了摇头:“哪有这样的镜头哦。”

“当然有,”江山举例:

“比如,如果我们从空中俯视拍摄莫高窟的镜头、空中航拍乐山大佛的镜头……

依照您想要推荐的城市,选取不同的入镜角度。

当然,这需要直升飞机的配合。”

卢局稍稍试想了一下江山所说的拍摄角度:

“可以,我们可以按照这个方法试试。

如果一架飞机就能拍摄出一组让外宾……”

江山:“一见就提包赶来。”

卢局:“如果真能拍出这样的效果,调几架飞机又算什么。

知道吗小同志,咱们国家目前为了赚取外汇,十多个部门都在想方设法在各地建饭店、建餐厅。

可惜启动资金实在太大,就咱们眼前这座酒店,还是依靠外商的力量才得以启动的!”

说完,车里的三位一块看向了车窗外的一片空地。

在两位旅游局领导的眼中,真恨不得眼前的酒店一夜就拔地而起。

隔天便开门营业。

江山隔着工地看了眼远处的国务苑家属区。

在他的印象中,这座建国饭店可没有想象中建得那么顺利。

光新闻,就上了不止一次。

“其实,”他这会缓缓说道:“想要赚取外宾的外汇,也不一定非得大兴土木。”

卢局长、侯主任一块默默听着、不当回事。

“有些方法用不了一个月,就可以开始入账了,”毫不在意的江山,早已经见惯不怪:

“而且,这些快速奏效的创收方式,不仅是在燕京,在其它旅游城市也能迅速发展起来。”

卢局长的表情犹豫了一下:“小同志,你没在开玩笑吧?”

“当然不是,”江山:“对组织我从来都是实事求是,更何况……”

卢局:“更何况什么?”

江山:“更何况,这个方法早已在国外成功实现了。”

“哦?”

听到这,卢局和侯主任相互看了一眼:

“来来来,你倒是来跟我们说说,那个既不用大兴土木、又能快速见效的创收方式究竟是什么?”

“这个嘛,”江山的胆儿,明显肥了:“你容我先回去做些准备,明天再来向您汇报成吗?”

“这有什么不可以的,”

大领导办事还会在乎这一天半天:“那咱们明天就颐和园的听鹂馆见!”

(本章完)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