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2章 寄宿学校(1 / 2)

4356年(公元1659年),三月三十日,越国首都西阳。

历时两个月筹建的寄宿示范学校新希望学校,举行盛大的揭牌仪式。

越国翰林院学士,新希望学校校长米有德。

他穿着盛装,带着全校教职人员,在学校门口迎接越王白元贵视察学校。

米有德校长神色有些紧张,他被越王白元贵钦点为新科状元。

翰林学士这是个没有实务,却特别清贵的官职,他可以随时去越王宫面见越王白元贵。

权力的大小不是看职位,而是看与越王的关系远近。

只看职位大小,那就没有权倾朝野的太监。

米有德第一个职务就是新希望学校校长。

这个按照他想法建造的寄宿学校,能否取得成功?

这将验证他是一个国之栋梁的大才,还是只会夸夸其谈的庸才。

新希望学校成功,米有德就是越王千金买马骨,慧眼识人的典型。

新希望学校不成功,米有德就是只会夸夸其谈,忽悠越王的佞臣。

米有德今后的荣华富贵,将会与这个新希望学校深刻绑定。

他在科举提出的三策,只有寄宿学校可以短时间内见到成果。

其他的两策,越国南向政策和产业政策,那都不是几年之内就能看见成果,需要数十年的投入与坚持。

有节奏的发动机声响起,米有德神情一震。

他很快看到有十辆摩托车开路。

越王的卫队来到学校门前,他们立刻走下车,拿着枪在门前站好。

越王乘坐的黑色汽车,驶入新希望学校门前。

越王白元贵带着三位成年的公子,从车上走下来。

米有德立刻带着全校职工上前行礼。

他用眼角余光看着三位公子,不知道这三位公子,哪一位是将来的王储?

他现在受到越王的重视,不会参与到王储之争中。

米有德的宗旨就是忠于越王,谁是越王忠于谁。

越王白元贵看向米有德,他满意的点点头。

“米爱卿,本王都没有想到,你只用了两月有余,就已经把寄宿学校建好。

寄宿学校涉及到越国百年大计,特别是西阳第一所寄宿学校,这是所有寄宿学校的示范学校。

新希望学校能取得不错的效果,本王将会在全国推广寄宿学校。

效果真的很好,那些精明的国家,他们也会模仿我们越国。”

米有德恭敬的说道:“大王,我们越国的未来,就在小学的课堂上。

文盲在未来的越国,完全没有前途。

无论是工厂,还是军队,都需要大量即识字又守规矩的人。

哪个国家的文盲越少,哪个国家的实力越强。

未来的世界,只有强国才有生存的权利。”

越王白元贵哈哈一笑,开心的说道:“米爱卿说的很好。”

他转头看着三位王子,加重语气道:“你们要时刻记得这句话。

越国在未来能否取得胜利,这在小学课堂上就已经奠定基础。”

三位公子齐声说道:“父王,我们懂了。”

越王白元贵露出笑容说道:“米爱卿,今天我就随意来逛逛,你介绍一下新希望学校。”

米有德校长带着越王一行人,进入新希望学校。

他一挥手,新希望学校大部分的教职工,重新回到各自的岗位。

米有德身边,只有少部分学校的高层,陪同他一起接待越王白元贵。

他们走路新希望学校,操场的面积很宽阔。

操场是压实的夯土,周边有着水泥路,连接教学楼、宿舍、厕所等建筑。

操场中心前方的小高台上,有着越王白元贵的半身像,旁边是国旗杆,上面的越国国旗飘扬。

操场上有一群孩子在踢足球,他们有人黑发黑眼,但更多是五颜六色的头发和眼睛。

米有德校长介绍道:“新希望学校分为小学部和中学部。

小学部一共有八千三百六十七名学生,中学部一共有三千二百三十四名学生。

臣之前的想法,寄宿学校全部接收原住民的孩子,对他们进行教育。

但臣通过电报,咨询帝国京城大学的教育学者。

又根据这个学者提供的问卷,对学生和家长,还有一些知名人士进行问卷调查。

臣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之前的想法有一些错漏之处。

臣的全封闭式寄宿学校,可能会带来更大的矛盾。

原住民的家庭,很可能以为这是把他们的孩子抢走。

他们的孩子在寄宿学校,很可能无声无息的死亡,不知道被埋在哪一个深坑中。

这会加强原住民的恨意与对朝廷的不信任。

这种恨意与不信任,会拖慢越国的发展,影响越国的争霸之路。

臣准备调整政策,学生的家长可以随时前来学校探视。

每个月学生有两天假期,他们可以回家陪父母。

我们的目的是把年轻的原住民,教育成越国的国民,让他成为越国促进发展的螺丝钉。”

越王白元贵赞许道:“手段更柔和一些,这会减少很多治理成本。

米爱卿无论用何种手段,只要能达到最终的目的,新希望学校就能成功。”

米有德校长听到越王白元贵的赞许,他脸上表情没有多大变化,但心中已经充斥着喜意。

他指着学校操场上,人种不同的孩子。

“臣本来的想法,寄宿学校只招原住民。

但这个想法被京城大学的教育学者狂喷。

寄宿学校的目的,那是培养能被越国所用的人才。

这些培养的原住民人才,他们不敢与汉人合作,那就是废物一个。

单独培养,这还会把原住民和汉人分割成泾渭分明的两个群体。

这种方法不利于越国的稳定。

臣选取一定比例的汉人和早已汉化的人,加入到寄宿学校。

这些学生都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他们成为孤儿。

孤儿更适合寄宿学校,学校的老师可以照顾他们长大。

北魏孝文帝这种胡人,他都知道融入华夏文化,使用汉制治理国家,让胡人变成汉人。

北魏孝文帝打下了隋唐兴盛的基础。

我们这些后辈子孙,不可能连这个见识都没有。

华夏文明讲血统,更将文化。

特别是在越国,更应该对外强调文化的重要性。

王室与勋贵之间的联姻,完全排斥原住民,这是心照不宣的事情。

勋贵可以这样做,但不能向底层宣传。”越王白元贵哈哈一笑,爽朗的说道:“本王没有看错米爱卿,你确实是治国的人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