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新的时代(2 / 2)

侯君集这才松了口气。

不过孙思邈仔仔细细打量了一番侯君集,突然问道:

“潞国公觉得我很大胆?”

这不需要犹豫,侯君集猛点头。

孙思邈似笑非笑:

“潞国公可比我要大胆许多。”

侯君集不明所以。

孙思邈摇摇头,一脸乏了的样子:

“伱之疑问,宜问陛下,请回吧。”

看着满脸不解怒气冲冲离去的侯君集,孙思邈心里摇摇头。

这便是他不喜欢京城的原因之一。

他不过是解剖一个病死的死囚就招致太医署内外侧目,还得靠李世民强令支持推行。

这些得意忘形的勋贵,见利而不惜家,动动心思间便是成百上千无辜之人头颅落地。

只是……如今皇帝得后世之启,医学被前所未有的重视。

念在这些好处上,孙思邈决定还是对这些视而不见的好。

侯君集的愤懑也就持续了一晚上,第二日一早,黄门传诏,令潞国公侯君集前往城北观礼。

坐在马车上,侯君集已经懒得去思考什么了。

或者说,事情一旦牵涉到陛下,往往他怎么想就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陛下怎么想。

这是他在秦王府这么多年得出来的经验。

但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坐在马车上侯君集细细回忆,元月出发时陛下的表情不似作伪。

那么唯有一个可能,自己在河西的这段时间,陛下对自己观感出了问题。

那么是朝廷中还是甘露殿?

思忖了半路,最终朝廷中被侯君集排除掉。

朝廷非议必然离不开御史台那群大喇叭,而他们若是要诬告,那定然恨不得全天下都知道,他不可能一点风声都闻不到。

因此就只有一个可能:甘露殿光幕。

那这就没办法推测了,侯君集惆怅的望着马车窗外。

他侯君集可以通过复杂的情报分析,制定出玄武门计划。

但他没办法去猜测一个一千多年后的年轻人会说什么,才能导致大唐潞国公陷入如此尴尬境地。

城北这边,禁卫军已经初步圈起来了一个空地,看起来就像一个军营一样。

李世民站在高处,旁边是满脸笑容的李靖和李世勣,以及面色平静的阎立德。

远远瞥了一眼一脸怏怏下了马车的侯君集,李世民冷哼一声,转头向李靖:

“药师所研究之火药,终于有眉目了?”

李靖大大方方点点头:

“遍察古籍,以《范子计然》中所说的硝石为底,再以道门丹方不断尝试。”

“五雷观松成道人于此道颇有天赋,昨日所制,声威震震,浓烟冲天,尤类后世所说之物。”

李世民也想起来了在光幕中所见的景象,更是想起来了那个炸了丹炉的道士。

并受后世之启,如今明白这类稀缺人才相当重要,沉吟了一下问道:

“那松成道人……”

李靖摇摇头道:

“如今道人们只管配丹药。”

“昨日松成道人在远远观看,引燃火药的禁军单耳失聪。”

李世民吁了口气,幸而还能接受,点头道:

“失聪的禁军,与松成道人,皆重赏。”

短短的交谈很快结束,接下来便是看具体效果了。

五雷观的禁军入场,他们在距皇帝等人三百步的距离开始挖坑,然后将一个单人合抱的大瓮放了下去。

随即开始填土,并拉出来了一条粗粗的引线。

李世民在数个大盾的保护下好奇的伸头张望。

他看到那禁军以火把点燃了引线,随即就像恨不得有四条腿一般飞速逃离。

那一闪一闪的火星朝着掩埋地点接近,最终燃了进去。

或许是因为埋在地下,声音略有沉闷,但效果已经足够惊人。

纷纷扬扬的泥土犹如雨点一般洒遍了所有人头顶。

爆炸现场留下了一个大坑,旁边拴着的一匹用来测试威力的驽马已经看不出具体的样子。

阎立德面色发苦。

只觉得前段时间改良的那些重步兵与重骑兵,面对此物似乎也很难有还手之力。

李世民与李靖和李世勣都是若有所思。

李世民想起来了在武侯祠篇章所见的后世战争的地狱般的剪影,一时间感慨良多:

“此物,后世能凭其为军械杀敌。亦能用其登天,览天地奥妙。”

“如何用之,存乎一心。”

他已经不是秦王李世民了。

若是十年前得此物,他会想方设法给窦建德之流炸个大的,然后大笑夸功。

但现在,他首先的想的是,此物除了杀人外,还能给这个盛世添几分光彩?

明天开苏定方偏,大唐古代线这次暂时差不多了。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