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不如走于胡(2 / 2)

毫无头绪,心乱如麻,甚至有几分惶恐之感从心底浮了上来。

莫非重八最终也没能灭了残元?这辽胡便是胡元之人?

坤宁宫外头是有宫女守着的,因为皇爷去谨身殿之前特意交代过让皇后好生安歇不要轻易打扰。

两个宫娥一边好奇远远听着谨身殿那边的喧闹,一边也留心听着坤宁宫殿内的动静。

两声“叩叩”在身后响起,随即是娘娘那柔和的声音,隔着紧闭的殿门询问谨身殿的天寿节如何了?

“繁弦急管,冠盖如云,人声鼎沸。”一个宫娥赶忙道。

旁边的宫娥等她说完才不急不缓道:

“皇爷天寿节好歹也须再等一个半个时辰才能忙完,娘娘若有请,奴婢去通禀一番?”

“不必。”马皇后隔着门道:“等天寿节结束请陛下过来一趟便是。”

随即交代了一声说自己还要歇息,陛下来之前不要打扰,随即马皇后就这般裹着被衾听着门外两个宫娥斗嘴,缓缓踱了回去。

既重八在忙,那她便需帮重八看看这光幕究竟为何物?

毕竟论行军打仗筹策夺城,她能说道的不多。

但论读书辩史,反倒是如今的大明皇帝不如她了。

……

汴梁殿中,赵匡胤已经不想叹气了,脸上只有麻木。

毕竟认真说,经过被后世说他可能被谋杀,以及臣子弟弟捏造出金匮之盟这个东西,再辅以各类的城下之盟乃至于靖康亡国,忠良泣血,这归正人所受的苛待已经远远达不到让他震怒的级别。

甚至,他还有余力分析一番这南北仇雠成因。

江南士人不愿以东南财赋输北地固然是一个表因,但若是细究的话……

赵匡胤忽地想起来了那后世此前洋洋洒洒说的大姓、豪强、门阀世家之成,想起来了那三国之孙吴与江左四姓的明争暗斗。

莫非……唐末以后亡的是北地门阀,而因为那什么财赋重心南移,使得江左重走了一遍豪强世家的老路?

各种可能性在他的脑海里碰撞,然后忽地想起了后世对钱俶冠上的钱塘王的称呼。

“恭喜兄长子孙重登大宝掌社稷江山。”

一句略微带有一点讨好的声音响起,赵匡胤从沉思中一扭头就看到了弟弟毫不真挚的笑容。

于是他也笑了一下:

“那朕倒该谢你,没如那完颜亮一般,对德昭德芳赶尽杀绝。”

看着空炅法师脸上神色变幻,赵匡胤抬头淡淡道:

“不过一割据之宋王罢了……还是汝的好子孙求这金虏册封。”

“倒有个好志气。”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