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十世明君(2 / 2)

因此自然而然的,刘备对这成分相当复杂的异国制度很是好奇。

不过旋即再想到这中亚的风起云涌,刘备也觉得理解了那后世对南宋的怒其不争:

“不思功业唯求屈身偏安,使这契丹扬名。”

……

“若是依这十世明君的说法,那前汉从高祖至宣帝,岂不是切切实实的七世明君?”

甘露殿中李世民评判了一句。

随即在心中加了一嘴,若按此说法,那后世评唐史当中的李旦李显也是明君了,毕竟有李隆基擦屁……善后嘛。

咱大唐也是六世明君了。

不过这个自娱自乐的想法当然不会说出来,笑谈之后便是若有所思:

“看来这西方之教,与那佛教殊无不同。”

就像药师将军后来成天王护法一般,这西方几个宗教也都是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努力将英雄之辈与其教会扯上干系。

李世民此刻反倒是有点好奇若是这罗马教会传入中原,壮大之后是会遵这罗马教皇之令,还是会守中原之律法,听天子号令?

答案似乎不言而喻,但看这西方百国林立的样子,成立有司掌管宗教之事使其不得染指国之权柄,也乃势在必行之事。

不过最终李世民也为那王方翼之死喟叹:

“造千年变局之将遭株坐死,初唐灿烂之将星,至此而终。”

……

坤宁宫中,马皇后看着那一长串的复杂国名有点头痛。

这种情况下对记载相关也只能尽力而为,朗朗上口的就在心里多读几遍尽力背下,有生僻词还需琢磨其中意思的就简略记下,等之后再行回忆。

就如那“网上”之意就不懂,明君什么的她知晓,但这李二凤是谁?

以及这朱八八又是谁?

她心里倒是隐隐有所猜测,但这般称呼。。。

只能将其相关暂且潦草记下,以待后观。

【耶律大石建立的西辽在中亚称霸的时间并不长久。

卡特万之战的五十年后成吉思汗提兵至此,西辽国灭。

再回看一下历史的时间轴就会发现,从1161年到1164年短短四年中,先后发生了:

完颜亮南征身死、辛弃疾南归、南宋发动隆兴北伐、北伐失利转入议和,以及成吉思汗出生。

现代一般认为,隆兴北伐意味着南宋由赵构主导的苟安局面彻底结束,宋金双方重新进入长期对峙局面。

这种情况使得本就内部不稳的金国对北方草原无暇他顾,蒙古就此顺利崛起。

不过蒙古席卷世界之前,南宋的风流人物也在史册中留下了他们最后的风采。】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