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1圣火烈狐邪教行:县衙鸣冤遭火焚(2 / 2)

修魔有道 即墨若谷 420 字 7个月前

见一群人围观自己,吴猴顿时龇牙咧嘴,做凶恶状,想要吓跑众人。

众人见此,笑得更加开心。

吴猴见此,就想扔碗筷打人。

只是刚站起来,见身边吴先生一直看着自己,缩一缩脖子,不再造次,又摆弄着筷子,尝试吃面。

吃过早饭,吴先生正想跟县城里的人打听一下附近有什么可以一去的景致时,忽然听见有人说县衙门前的鸣冤大鼓被敲响。

一般来说,百姓们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时候,才会告官鸣冤。

但一般也没人会去敲那鸣冤大鼓。

这次忽然有人敲鼓,倒是稀奇。

县里众人,但有闲暇的,都跑去围观。

吴先生见此,自然也是要去看看的。

他这一趟出来,就是为涨见识,找灵感的。

夜明也是一笑,顺着人潮而去。

不多时,众人都聚集在县衙外。

可以看到,在县衙外正有五人在轮番击鼓。

这五人看起来都很穷,衣衫破旧,蓬头垢面。

在五人身边,还有一车用布盖着的东西,不知是什么。

有人猜测,可能是证据之类的东西。

击鼓的动静这么大,县衙里的人自然也全都被惊动。

知县大人第一时间就来到这里。

只是见外面全是围观的人,也不好表现的太暴力,没有让衙役喝止击鼓的人。

又敲一阵之后,见周围聚集着大量围观者。

五人相互看一眼,这才停下。

知县见此,端坐在大堂中,准备升堂,等待这几人上前陈述冤屈。

却见那五人走到板车边,将上面的布揭开,显露出里面的东西,乃是五个木桶。

众人见此,都是疑惑,不知这里面会装什么证据。

有鼻子尖的人,微微抽动鼻翼,说道:

“怎么有一股火油味儿?”

其他人闻言,也是好奇,不知是怎么回事。

这时,那五人纷纷动手,打开五个木桶。

桶里果然全是火油,整整五桶。

坐在大堂上的知县远远的看见,忽然面色大变:

“不好,来了,快去阻止他们!”

只是知县的喊声明显迟了,那五人此时已经将火油桶举起,直接淋自己一身。

淋上火油之后,五人同时大吼道:

“圣火昭昭,烈狐万年!”

说完,便见几人打开火折子,将自己引燃。

火焰霎时在五人身上升腾而起。

五人立时痛苦大叫起来,一边叫,一边往县衙里冲去。

围观众人见此,无不是大惊失色,许多人惊慌失措的逃跑。

一时间,现场乱作一团,当即就有好几起踩踏事件发生

知县见五人奔县衙而来,又惊又怒,连忙让衙役挡住他们。

可是衙役们面对五个疯狂的“火人”,都不敢上前,纷纷后退躲开。

五人惨叫着冲进县衙,各自找到一处易燃之地,或是撞死在墙上,或是撞死在柱子上。

他们虽死,可身上的火油还在熊熊燃烧。

没一会儿,整个县衙就燃起大火,浓烟直冲天际,不知道的还以为县衙被人攻破。

知县跑到外间,看着被大火吞没的县衙,险些吓死。

县尉此时带着大队人马到来,立即组织众人灭火。

经过半天忙碌,总算将大火扑灭。

幸好县衙里面的墙、柱之类,都是砖石砌成,才没有垮塌。

但这么一遭下来,县衙基本算是半废。

最重要的是,县衙被烧毁,这可是相当于打了整个县的脸面,再说的严重一点,这就是在打当今吴王的脸!

知县知道,出了这么大的事,自己顶上的乌纱肯定是不保,但趁着还没有被罢官,决定试着补救一番。

立即下令全城搜查“圣火烈狐教”的妖人。

事实上,城门早在县衙失火之后,就已经被县尉下令封闭。

全程目睹这次火烧县衙事件的吴先生有些气愤的说道:

“这邪教,太过肆无忌惮,竟敢公然冲击县衙。”

夜明没有发表什么看法,只是道:

“看来这两天暂时出不去,正好可以在这里好好休息休息。”

对此,吴先生也没什么意见。

这几天连续走路,让他感觉甚是疲惫,歇歇也好。

只是这个歇息并不平静。

当天晚上,城中一座青楼又被放火焚烧。

还好这次发现的快,火势没有烧起来,就被阻止。

事后抓住几个泼皮无赖,却没有抓住真正的主导者。

知县、县丞、县尉三人全县城搜查三天。

最终也是只抓到一群不知真实情况的流氓之类。

这让知县万分无奈。

上面有人到县城接手这事,知县等人的帽子也被顺便摘下。

新来的这位直接不管对错,将全城所有的地痞流氓全都给抓起来,先抓再审。

这一下虽然还是没有找到圣火烈狐教的高层线索,但却使整个县城的治安好了几个档次。

一番折腾下来,新来的这位也没能抓住关键线索。

而县城不可能一直封锁,无奈之下,只好开城门,恢复通行。

恢复通行当天,夜明、吴先生便带着马、猴出城而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