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我们就帮他体面,武王封太子!(2 / 2)

在面临真正的死亡面前,四皇子赵弘礼已经彻底癫狂,歇斯底里的咆哮道,他朝前冲去,却被常无病一把拦下。

作为先天武夫的常无病站在四皇子的目前,宛如铜墙铁壁一般,四皇子赵弘礼根本无可奈何。

张义劝说道:“还望泰王殿下,身为魏国王室维持一下王室的体面!”

然而在求生的巨大渴望面前,陷入疯狂的四皇子赵弘礼根本是充耳不闻。

他一把抢过托盘上匕首,朝着常无病刺去。

常无病手腕一抖,一把抓住四皇子赵弘礼的手腕。

后者吃疼,半跪在了地上。

常无病与张义两人不约而同的彼此对看了一眼,张义心领神会。

他端起酒杯,直接捏开了四皇子赵弘礼的嘴巴,将酒水灌了进去。

片刻之后,常无病松开手。

四皇子掐住自己的脖子,弓着身子,不断掏着自己的喉咙,想要把酒水吐了出来。

可是,还没有待他呕出,就觉得腹中传出绞痛之意,倒在了地上,不断蜷缩挣扎着。

张义高声道:“恭送大魏泰王殿下上路!”

片刻之后,四皇子赵弘礼渐渐停止了挣扎,变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

目睹此事,在院中的三个太监都战战兢兢,脸上变得毫无血色。

“锵”!

张义拔出平日自己佩戴的长剑,毫不犹豫一剑刺穿其中一个太监。

他虽然修为不高,但到底也是一个武夫,砍杀一个太监并不费力。

而就在他动手的时候,一旁的常无病两手瞬间出手,掐断了两人脖子。

这三个太监都是他们从内务府中挑出来进宫不久的小寺人,没有根脚,曾服侍过四皇子赵弘礼。

死了也就死了,不会引起任何人的关注。

至此,目睹这里面发生之事的只有他们两人。

常无病捡起地上的匕首,将酒杯碾成碎末,然后就将地上的尸体拖入房间中。

张义将门口的两罐拎了进来。

他拔出瓶塞,不顾里面刺鼻的味道,将液体尽数撒满房间,然后摔碎在尸体上。

张义掏出一个火折子,信手丢去。

腾的一下,火苗从房间中窜起,房中能点之物都尽数点燃。

常无病与张义两人面色不变的从“潜龙邸”走出,默默关上了大门,装作没事人一般去了别处。

养心殿。

此时守在这里的侍卫们怕是已经听到一些风声,早已经跑得无影无踪。

赵弘明站在了门口,看到了四周的阵旗。

他朝前跨出一步,身影骤然消失在了原地。

当他再出现的时候,手中已经拿着四杆失去光泽的三角阵旗,这里的囚禁阵法被他轻易破解。

哐当。

赵弘明信手将三角阵旗丢弃,走到养心殿门口道:“父皇,儿臣救驾来迟,还请父皇恕罪。在得知父皇的诏书之后,儿臣立刻动身赶来救援。现在宫内奸佞小人已经被儿臣除灭,父皇已经安全了。”

在他的高喊声中,木门缓缓打开,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

随着门缝的扩大,一股古老而沉稳的气息扑面而来。

建安皇帝赵佣煦从养心殿中大步走了出来。

赵弘明抬头,父子两人四目相对。

四年未见,加上平日本来就相处就少,都觉得彼此有些陌生。

在赵弘明的眼中,相比于四年前,自己这位便宜父皇双鬓已经斑白,变得苍老了许多。

而在建安帝的眼里,自己这位儿子却变得更加英俊挺拔,宛如早上的太阳,雄姿勃发。

再一想到,眼前这位还是位武胆境的武夫。

建安帝不由的心中的五味成杂,生出无数感慨,脸上甚至还流露出了几分别样的神色。

相比于武学中的伟力,他的那些谋略真的不过尔尔。

五六十年的时间后,都是尘归尘,土归土。

而一旦踏入了他这个境界,动辄两百年的寿命,足以做出他难以想象的丰功伟绩。

真的羡慕啊。

半晌后,建安帝还是收束了心神,无数情绪只化作一句:“很好!”

赵弘明拿出传国玉玺,双手奉上道:“父皇,此为传国玉玺,儿臣已夺回。”

建安帝赵佣煦拿起传国玉玺,发现他令能人巧匠布置的手段已然消失不见。

早在前一刻,建安帝就察觉到了大阵的些许变化,便是瞬间明白过来。

他开口问道:“老四怎么样?”

赵弘明如实道:“已请回东宫之所。”

他知道建安帝问的不止是四皇子的安危,更多的是想了解他的处置手段,看是否有违人道。

建安皇帝面色平静,他将手放在玉玺上摩挲了两下,又重新放回赵弘明的手中。

赵弘明颇有些讶异。

就在他有所不解时,建安皇帝赵佣煦威严道:“冯公公!”

“老奴在!”冯大宝从建安皇帝的身后走了前面。

建安皇帝看着赵弘明说道:“昭告天下,从今日起,武王即为皇太子!”

此言一出,一旁的高延士,冯大宝俱是精神一震。

饶是素来沉稳的赵弘明,心湖上也出现了一丝涟漪,终于是走到这一步了。

场面陷入了短暂的寂静。

下一刻,冯大宝第一时间反应过来,答应道:“老奴遵旨!”

到了这一刻,一直悬而未决的大魏太子之位终于确定了下来。

赵弘明行大礼道:“谢父皇,儿臣一定会尽心尽力,不负父皇所望!”

“起来吧!”建安帝随口说道。

就在这时,身后东宫的位置出现了浓浓青烟。

有魏武卒急忙冲过来,汇报道:“殿下,不好了,泰王殿下的居所意外走水了。”

赵弘明脸上露出几分意外之色,忙问道:“怎么回事?”

“属下不知,张丞相和常侍卫他们都在那边救火。”

赵弘明急切道:“父皇,那边有变,儿臣过去看看。”

建安帝对这一幕似曾相识,心中已经了然,只是发出长长的叹息,好似一下苍老了许多岁。(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