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回宫,建安帝想大声长啸(2 / 2)

天地合一道法的实战能力极强,一旦修炼至大成,便能将自然之力运用自如。

因此这门武学在正一门中备受推崇,被认为是可以成仙的顶级绝学之一。

不过,天地合一道法的有些理念过于陈旧,修炼起来难度极高。

这门武学的修行者需要具备极高的悟性和毅力,需要长时间的内功修行和经验积累,才能有所成就,所以修炼者并不多见。

就是正一门中能够把这门武学练出样子来的,除了正一门的老门主之外,也就只有毕灵君了。

也难怪毕灵君想要改善此法,走火入魔。

赵弘明通篇读完之后,也并非没有收获。

天地合一道法提到了造化境开辟异象一事,让他受益良多。

作为武胆境武夫可以掌握并熟练运用的法相,按照天地合一道法中的记载,这是修炼者对于异象的一种过渡阶段,是天道崩塌后,武夫的一种妥协。

在上古时期,修士当中的佼佼者都可开辟出异象。

每一种异象都是威力绝伦。

等天道崩塌后,修士想要凝聚异象就变得异常艰难。

所以武学的开拓者都退而求其次,将异象拆出来了一个初始的阶段,也就是武胆境的法相。

等到武夫修炼到一定的程度,蜕变造化的时候,再一举凝造异象出来。

看到这里的时候,赵弘明不由的就回想起了,毕灵君身后的冰雪法相,就好像自开了一个世界一般。

这毕灵君大概是已经摸到了造化境的门槛。

赵弘明合上了手中的天地合一道法,放回玉盒中,细细思考后面自己要突破造化境中要凝聚的异象。

马车晃动着,时而穿过树林,时而又爬上山坡,

沿途的风景如诗如画。

微风通过窗户的缝隙,吹了进来,带来一丝丝清凉。

赵弘明感受到了阵阵惬意。

就在这般晃悠悠的惬意当中,逐渐靠近了大梁城。

进去大梁城后,赵弘明没有大张旗鼓,而是让属下们低调行事,走了一个幽静小道回到了皇宫。

他刚拿下正一门的消息还没有完全传出去,许多武夫和武学势力都不知情。

这个节骨眼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保持好低调,也能让后面做事更从容一些。

回到皇宫之后,赵弘明马不停蹄的又去了养心殿,给建安皇帝请安。

现在他还是太子的身份,而赵佣煦依旧是占据着皇位的帝王。

无论于情于理,他都该第一时间去拜见建安皇帝赵佣煦。

当赵弘明还没有靠近养心殿的时候,守在门口的侍卫们就已经远远见到了他,并匆忙去大殿内通报。

见到这一幕,赵弘明不禁失笑。

这与他身为皇子的时候,去请安的状态截然不同。

要知道那时候他想要见到建安帝可是千难万难。

而现在他还没有靠近,就已经有人替他去禀告了。

果然,实力才是一切。

一旦身居高位,有了强大的实力,身边便全是好人。

赵弘明走到了养心殿门口,守在门口的守卫恭敬道:“殿下,陛下已在殿内,您可直接进去。”

他脚步不停,好似对守卫视若无睹,直接跨过门槛,走进了大殿中。

身旁的侍卫态度越发恭敬。

大殿之中,气氛庄重而肃穆。

建安皇帝赵佣煦端坐于高堂之上,面容严肃,威仪凛然。

赵弘明走上前去,屈膝跪安,低头叩首,道:“儿臣叩见父皇。”

建安皇帝赵佣煦微微点头,目光审视着太子道:“太子起来吧。这趟可都顺利?”

赵弘明起身后,抬起头来,目光坚定地看着建安皇帝,没有任何掩盖的意思,直接说道:“儿臣蒙父王恩宠,一切顺利。现在正一门所有长老已经尽数伏诛,正一门门主也已经被儿臣击毙。”

“啊?!”在身旁的冯大宝都失声叫了出来。

建安皇帝赵佣煦顿时也是龙颜剧变。

若不是身为帝王多年积攒下来的素养,怕是比冯大宝也好不了多少。

要知道,正一门一直都是他们魏国赵氏不可逾越的一座大山。

武夫当道,有武就是权。

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赵氏权利曾一度只限在了皇宫之内。

为了摆脱这样的武学势力束缚,他们想破的脑袋,又是阵法,又是神魔兵刃对抗。

现在赵弘明轻飘飘的一句:伏诛,击毙。

谁听到了都要接受不了啊,那可是魏国第一武学势力!

当时中书左丞洪道文劝阻赵弘明的事,他也是知道。

洪道文等臣子阐明厉害关系,说赵弘明攻击正一门后会造成如何如何的后果,劝阻赵弘明。

此话固然不假。

但其实他们还有一句潜台词,那就是,赵弘明不是正一门的对手。

而现在,赵弘明却做到了。

不仅做到了,还是如此干脆的做到了。

若不是维持皇家尊严,建安皇帝赵佣煦已经忍不住想要在宫中长啸了,抒发心中的痛快。

正一门,没想到你也有今天!

哈哈哈。

建安皇帝赵佣煦的脸色正了正,压制着心中的情绪,尽可能的保持着脸上的严肃表情。

他看向赵弘明,忍俊不禁地说道:“你做的很好。”

“都是父皇领导有方,若不是父皇,儿臣也绝对做不到这一步。”

显然这一句话,建安帝很是受用:“现在正一门你是如何处置的。”

赵弘明说道:“回禀父皇,儿臣已经将宗门事务暂时交由蓝天骄处理,让其稳住正一门其余的不安分力量,然后派驻了一万士卒在山门中驻扎,为其站台。”

“不错,这样一来的确很妥当了。”建安皇帝由衷的夸赞。

自己的这个太子,做事的确有些滴水不漏,远不是那些有勇无谋的蠢货所能比的。

赵弘明接着说道:“其实还有一事,儿臣也需要禀告。”

建安皇帝赵佣煦好奇道:“是什么事?”

“儿臣回来的时候,已经将正一门的宝库洗劫一空了。总共搬回来的愿石相当于我大魏一二十年的国收,现在儿臣打算充入国库。”

建安皇帝嘴巴微张,嗫喏了两下,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