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朱四郎头角峥嵘,胡惟庸倒下!(2 / 2)

……

“但,如果肯接受士绅入股,士绅的耕牛、农具,就能让乡土村社,迅速步入正轨!”

……

“朱解元,如此好事,为何要禁止!本相作为百官之首,也同样支持乡土村社,实在不解,请朱解元为本官解惑。”

他不相信,朱四郎把他的目的看透了。

朱棣似笑非笑看着胡惟庸,“胡相支持乡土村社,我十分感激,只是,我不知胡相是真不懂,为何禁止士绅入股,还是别有用心!”

‘别有用心’四字时,朱棣突然提高音量。

‘对上了!’

‘朱四郎、胡惟庸对上了。’

‘哈哈,有好戏看了!’

……

百官中,怨恨胡惟庸,抵触朱棣的人,顿时激动,在心中暗暗狂笑。

胡惟庸眉头微皱,‘朱四郎真看透了?’

“我姑且就当胡相对乡土村社了解不全面吧。”朱棣打断胡惟庸思绪,唇角含笑,侃侃而谈:“不知,士绅携带大量本钱入股乡土村社,未来投票权如何分配?每户一票呢?还是按照本钱分配?”

“当然按本钱分配!”一名官员立刻开口。

“这就是禁止乡绅入股的原因!”朱棣再度提高音量,眼睛紧盯胡惟庸,冷冷道:“不怕告诉诸位,乡土村社有三个目的,一,让百姓集中有限的农具、耕牛等生产要素,创造出更大的产值……”

“最终实现,让百姓富裕起来。”

“其二,富裕的农村,抱团抵制土地兼并!”

“其三、未来地方,将是士绅、官府、乡土村社三足鼎立,百姓不再是没有话语权的种地牲口!”

……

这些目的没那么高深、神秘。

乡土村社推及天下,士绅很快就会感受到,来自农村的力量,在抵制他们的触手。

很快就会明白

“士绅入股乡土村社,因其入股本钱雄厚,掌握大量话语权……”

随即,朱棣把士绅入股,为利益,必然会做的种种龌龊事情,掰开,揉碎了,说出来。

……

百官听着听着,脸色变了又变。

悄悄窥探朱元璋。

又暗暗看向胡惟庸,‘胡惟庸支持乡土村社,是不是就想这么干?’

正常王朝发展史。

士绅想要兼并天下七八成土地,至少需要两百年。

可士绅入股乡土村社,五十年!

最多五十年,凭借控制乡土村社,就能完成土地兼并!

‘我设计的士绅入股乡土村社,终极目的,朱四郎全都看透了!皇帝会不会怀疑我?’

胡惟庸从心中冒出,渐渐蔓延全身,左脸颊跳抖的更加厉害。

朱棣盯着胡惟庸,眼神变冷,此人野心可真大。

乡绅入股乡土村社。

控制土地、控制人口。

这几乎就是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翻版!

若真让胡惟庸做成,中原文明必然会陷入痛苦黑暗中。

“各位大人,只要士绅入股,掌控乡土村社话语权,我若是士绅,我还有很多种办法,让百姓失去土地,沦为种地牲口!将来,拥有土地、人口的士绅,还可以左右皇权,甚至,皇帝让士绅不爽,还能换个皇帝……”

朱棣侃侃而谈时,目光扫视百官。

百官纷纷低头避开朱棣视线。

笑话,在这个问题上,谁还敢支持?

朱皇帝必然记在心里。

谁被朱皇帝,标上‘妄图左右皇权’的标签,都得死无葬身之地!

胡惟庸危险了!

极有可能,已经被皇帝,标上‘妄图左右皇权’的标签!

胡惟庸也知道,此刻站在悬崖边上。

丝丝寒气,从骨头缝冒出,弥漫遍布全身。

浑身僵硬,甚至动都动不了。

“胡相、诸位大人,诸位读圣贤书,志在匡扶社稷,救民于水火,肯定坚决反对乡绅入股乡土村社,对吧?”

朱棣的反问,给了百官表忠心机会,百官哗啦站出来,争先恐后表态……

“陛下,臣支持朱解元提议!”

“绝不能让乡绅入股!”

……

所有人都生怕,被朱元璋贴上‘妄图左右皇权’的标签。

若乡绅入股的隐患,朱皇帝没察觉。

大家一定默契暗中推动。

可看透了,就绝不能表现出一丝一毫心动。

说到底,还是朱四郎太厉害。

早洞察了一切。

噗通!

胡惟庸突然跪倒,撅着腚子,匍匐哽咽道:“陛下,陛下,臣只看到乡绅入股的好处,若……若非朱解元提醒,差点、差点成为大明千古罪人,遗臭万年,臣罪该万死……”

百官看胡惟庸拼命磕头解释,表忠心。

忽然有些同情。

本来找朱四郎麻烦。

却被朱四郎逼得像条狗,匍匐在朱皇帝面前,拼命磕头。

这可是当朝左相啊!

还好,还好,大家没胡惟庸聪明,没急吼吼跳出来质疑朱四郎!

赵翥看着胡惟庸不停磕头。

暗暗擦拭冷汗。

幸亏,朱四郎没这般对付他。

可能因他是太子爷的人吧。

当然,他质疑朱四郎歧视、敌视士绅,就是想替太子爷压制朱四郎。

没想过让士绅左右皇权,这等大逆不道之事。

朱元璋瞥视百官,再看胡惟庸不停磕头表忠心,唇角微不可察上扬。

老四这招妙!

胡惟庸被吓成这样。

接下来,恐怕也没人敢和老四辩驳了。

这是其一。

其二,逼着满朝文武官员,一致同意,禁止士绅入股乡土村社,这一条,已经成了朝廷禁忌共识!

往后,谁敢重提此事。

都会被贴上别有用心,妄图左右皇权的标签!

从源头上,彻底杜绝政策被破坏,士绅最终染指乡土村社!

“好了,你是支持乡土村社的,咱知道你的忠心……”

朱元璋声音传入胡惟庸耳中。

胡惟庸瞬间松了口气。

皇帝心里怎么想不清楚。

可至少,公开表态,信任他的忠心。

“臣谢……”

胡惟庸谢恩声刚响起,就戛然而止。

人保持匍匐撅腚姿势,侧身倒地,浑身抽搐,口中白沫翻涌。

胡惟庸这又是唱哪出戏?

突如其来变故,让百官瞬间愣怔。

回神后,也不敢开口,更不敢靠近胡惟庸。

若皇帝在心里,已经给胡惟庸贴上‘妄图左右皇权’的标签。

现在关心胡惟庸,必然会被胡惟庸牵连!

一时间,满朝文武,就眼睁睁看胡惟庸躺在殿内,浑身抽搐,口吐白沫。

李善长硬着头皮,上前一步,“陛下,胡惟庸昨天就被诊断患有轻微中风!”

朱棣微微诧异。

中风?

若真患有中风,还真有可能病情加重。

所谓中风,其实就是脑溢血、缺血、缺氧。

极度愤怒、恐慌,又突然放松,情绪剧烈起伏,确实容易造成中风病情加重。

朱元璋回神,“传御医!”

很快,御医匆匆赶来。

御医诊断期间。

百官余光,悄悄看着朱棣。

胡惟庸落得如此下场,可都是朱四郎的功劳!

刚露峥嵘头角。

就让当朝左相倒下!

往后呢?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