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福建速度,福建模式席卷大明(始)(2 / 2)

朱棣冷哼一声,提醒:“你最好不要做过火!”

他虽然不清楚这家伙想怎么做。

但这家伙跃跃欲试,冒光的眼睛就很说明问题。

一些特殊手段,他也可以默许。

毕竟,创业艰难啊。

总得打破常规。

但也不能不敲打。

不然,俞靖、沈至这两家伙,非得给他捅大篓子。

嘿嘿……

俞靖挠头讪笑,“殿下放心,我们肯定不给殿下惹麻烦。”

朱棣瞪了眼,转而看向叶文举。

叶文举忙抱拳。

此番代表大哥,趁着这位皇子来鸡笼屿,前来接触。

旁听这群年轻人讨论事情。

着实让他惊呆了。

同时也大开眼界。

朱元璋家老四要把福建,建设成什么样?

大海军?大海贸?多大?

两万精锐步军?多么精锐?

……

现在,都开始筹划在鸡笼屿建造船厂。

听到太多太多了,现在还无法想象,朱家老四口中描绘的一幕。

只能等过几年,或许才能看清全貌。

幸亏活下来了。

说实话,他现在真想看看,朱元璋家老四,到底能折腾出多大动静。

心中想着事同时,含笑抱拳:“四皇子有什么吩咐,但说无妨,我大哥对与四皇子做生意,很感兴趣,也保证,从今往后,只要兄弟们有口饭吃,绝不袭扰大明。”

其实,他回去后,一群人就分析,眼前这位想招抚他们。

可奇怪了。

直到他主动来鸡笼屿作客。

这位只是好生招待,却并未提及招抚之事。

或许瞧不上他们吧。

叶文举满腹苦涩。

朱棣抱拳拱手,“叶前辈和沈至应该不陌生,沈家三房已经在建安、闽县搭建起了海贸框架,等我们回去后,就会组织一批货源……”

……

双方寒暄片刻后。

朱棣动身启程。

叶文举也匆匆离开。

吕珍的老巢离鸡笼屿不远,就在鸡笼屿东北方梅花瓶(棉花屿)。

临近中午,叶文举就抵达。

简易的议事堂内。

吕珍以及其他结义兄弟都在。

叶文举刚坐下。

老三俞尧臣就迫不及待询问:“如何,朱四郎是不是想招抚咱们?还有,此人野心大不大?”

叶文举环视众兄弟,见众人眼巴巴盯着他,苦笑摊手,“明四皇子从始至终未提及,也未暗示过招抚,我私下接触沈至,沈至也只说不知……”

吕珍等人,顿时有些泄气,还有些不服。

这是瞧不上他们?

原本还担心被吞并,现在人家貌似根本瞧不上!

“大哥。”叶文举不管其他人,郑重看着吕珍,“明四皇子有一个十分雄心勃勃的计划……”

随即,叶文举把朱棣改造福建的整个计划,详细转述非吕珍等人。

大海军。

大海贸。

两万精锐私兵。

鸡笼屿造船厂。

……

吕珍等人惊呆了。

嘶!

某刻,老四陈修倒吸一口凉气,“二哥,朱家老四能成吗?”

他们以前效命张士诚,就在江浙活动,离福建也不远。

后来出海沦为海盗,更是经常和福建方面打交道。

福建的穷,大家心里有数。

“真要他做成了,恐怕福建会富的流油!”

“大海军?不叫水军、水师,叫海军,明四皇子是笃定了,要在四海之上,干出一番事业?”

“二哥,你觉朱家老四有没有成功可能性?”

……

陈修之后,其他人纷纷惊讶开口,争先恐后征询叶文举。

吕珍虽未说话,却看着叶文举。

叶文举十分郑重道:“大哥,今年就能看出一些端倪了,今年建安、闽县要全面推动乡土村社,除此之外,布政使叶茂已经完全倒向朱棣,按照朱棣要求,批准福建其他各地,建设三百个乡土村社……”

这些消息,都是他从沈至口中打听到的。

沈至告诉他这些,也并不是全因双方过往关系。

分明就是替朱棣炫耀,进而震慑他们。

……

“朱棣的能力,我想已经没有必要质疑了,我认为,他很有可能成功,未来海上我们的生存空间也只会越来越小,如果要投诚,大哥,越早越好!”

吕珍默默琢磨。

老二带回的消息,着实让人震惊。

投诚?

那就等今年年底,看朱家老四到底是纸上谈兵,还是真有这份本事!

……

春夏交替。

时光冉冉。

朱棣一行人返回福建后,就开始忙碌。

动静越来越大。

一条条消息,也不断传回金陵。

第一批一百户建安百姓迁徙鸡笼屿。

第二批两百户迁徙鸡笼屿。

……

金陵,镇抚司衙门。

纪纲捧着一份密奏,站在蒋瓛桌案前,汇报着,“指挥使,刚刚福建传来最新消息,沈家三房在朱四郎扶持下,在闽县、建安等多地,成立了大燕商行,施行了一种特殊的制度,商行雇工也有身股……”

娘的。

他看到这些时,也有些眼红。

一些从沈家三房调往福建的心腹,一开始就给了很高的身股。

有的掌柜,拿到了‘一里’身股。

福建锦衣卫估算,凭借燕王掌握的独家海贸权,这些掌柜的年底,至少能分红数千两银子。

就是那些拿着更少身股的普通雇工,据估算,每年最低都有四五两分红。

普通雇工也就算了。

那些掌柜的分红,他身为锦衣卫千户都羡慕、眼红。

他升任千户的俸禄,一年也就刚刚一千两出头。

给商人当掌柜,挣得都比他当官的多。

大燕商行很多小管事挣得都比县令多。

燕王这是要做什么!

这不是胡搞嘛!

按照他这么个搞法,往后是不是很多小民百姓,挣得都比大家做官多?

“还有呢?”蒋瓛拧眉询问,心中则暗暗冷笑。

纪纲话语中酸溜溜太明显了。

朱四郎这么搞,大明官场,很多官员都会泛酸!

锦衣卫早得知朱四郎提出的雇工身股制,当时他就觉,不可能做成。

朱四郎在福建能搞成。

但陛下和太子爷,肯定不会让他在整个大明搞!

……

纪纲忙道:“另外,第三批三百户建安百姓被迁徙走了,这次,海盗吕珍、梁道明势力,派出大量战船协助,朱四郎还调遣了三百海防兵前往鸡笼屿,吕珍、梁道明等人送这批百姓和海防将士抵达鸡笼屿,返回闽县后,就要带走第一批货物……”

……

说到最后。

纪纲小心翼翼窥探蒋瓛,“指挥使,福建豪强为了和大燕商行合作,也都纷纷顺着朱四郎心意,搞起了雇工身股制。”

蒋瓛回神,神色平静,看不出什么,起身,“把密奏给我,我入宫向皇爷汇报,往后你专职负责福建事务。”

“鸡笼屿有咱们的人吗?朱四郎在鸡笼屿做些什么?”

纪纲忙摇头,“指挥使,鸡笼屿和陆地隔着一条海,信鸽传送不了,海峡也被朱四郎的水军控制,咱们即便送人上去,也很难把消息传回来。”

蒋瓛顿时皱眉。

琢磨片刻,吩咐:“想办法试着往朱四郎的海军安插人……”

提及海军,蒋瓛唇角轻蔑笑意一闪而逝。

朱四郎搞什么大海军的消息,已经传回朝中。

倒不是朱四郎泄密。

是俞靖。

这小子,写信给昔日水师同僚,极尽吹嘘什么大海军。

还吹牛,将来太子爷北征灭元,朱四郎私兵回朝助战时,要统帅所谓大海军,送朱四郎及其一万精锐,从海上,入秦淮河,在金陵登陆。

可真敢吹!

“这段时间,俞靖和那个沈至,不是在江浙地区,到处寻找船工吗?为此,不是连绑架的手段都用上了吗?你亲自跑一趟,发展几个有名的老船工,主动送上门,另外,福建的锦衣卫系统不够完善,你亲自去一趟,多建几个锦衣卫据点!”

话罢,丢下纪纲,蒋瓛匆匆入宫……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看了一位书友的建议,建设大海军、步军会详细写一下,原定两章之内过渡到带兵回金陵以及北征,可能要稍微长点,不过不会太长,估计也就是增加一两章。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