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朱棣教‘子’(2 / 2)

“我们有一个类似经济研究司的机构,专门研究一些民间内部矛盾、不良风气产生的原因、发展蔓延的过程,然后找出解决办法,在通过,被我们教育部收编的民间说书人、戏曲家,甚至,在孩子们的课纲内,加入解决的办法,通过引导、教育的方式,隐晦解决民间内部矛盾、不良风气,这样做,虽然比较耗时,可胜在,不会把民间内部矛盾,转移为百姓和官方之间的矛盾。”

“而且,这类内部矛盾、不良风气,直接用权力的强硬方式解决,其实也很难,反而不如这种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方式。”

……

朱元璋认真听完后,好奇询问:“你们是通过什么方式收编说书人、戏曲家?”

标儿在老四燕藩,发展了一套完整的锦衣卫系统。

可事实证明,这套完整的锦衣卫系统,也遗漏了很多!

就比如这个研究民间内部矛盾、不良风气的机构。

锦衣卫就从来没有关注过。

可能觉得,这个机构是和一群说书人、戏子这等三教九流打交道,所以就没重视吧。

可通过老四的解释,不难看出,恰恰是这个被锦衣卫忽视的机构。

所解决的问题,是一个政权,十分重要的环节!

民间风气不好,整个天下的风气也不会好!

朱棣低声回答:“其实,就是从事这些行业的人,需要在官府备案,同时,官府给剧作家、家一个名誉,而他们在自由演绎的同时,还要完成燕藩中枢布置给他们的演绎任务,比如帮忙宣传政策之类……”

其实,就是半收编。

没有约束这种群人自由演绎的内容。

他认为完全收编不好。

这样发展到最后,这群民间创作者,必然成为燕藩政权的应声虫。

……

朱元璋一直认真听着。

当天晚上。

朱棣一家,时隔十六年,再次在皇宫内过年。

团圆饭吃到很晚才结束。

临近子时。

几辆新式马车,才载着朱棣一家出宫。

前面一辆马车内。

只坐着,朱棣、朱雄英叔侄二人。

朱棣拉上玻璃小窗,伸手揉了揉脸,醉意消减不少后,看着朱雄英,笑问:“知道你皇祖父,为什么让你送四叔出宫,而你四婶儿,又为什么,让咱们叔侄单独坐一辆马车吗?”

雄英笑着把上车时,从宫中捧来的一杯茶递给朱棣,摇头:“我知道,皇祖父、四婶儿给我和四叔创造单独说话的空间,但我不知道,四叔要和我说什么。”

朱棣接过茶杯,喝了一口,郑重看着朱雄英,“就说说,今天演的新编梁祝。”

“今天看舞台剧的时候,雄英有没有观察国子监青年读书人?”

雄英点点头,“当祝母说出那番振聋发聩的话后,我注意到,国子监的青年读书人,流露出感同身受的神色,很多人低头琢磨片刻,眼神中有明悟,可更多是迷茫。”

“这很正常。”朱棣点头道:“思想的启蒙和觉醒,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定是不断碰壁,然后不断思考,再加上一点点来自外界的提点因素,经过时间酝酿而诞生。”

“这个外界提点因素,就是接下来,方希直照搬燕藩的各类舞台剧,燕藩的各类舞台剧,都是适应燕藩时代发展的舞台剧,这些舞台剧在让观众产生悲喜情绪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的输出新思想、新文化、新风气。”

“这些新,引入大明后,在时间的酝酿下,必然会让很大一批人,尤其是青年读书人觉醒。”

“青年人有个特点:热血、冲动、鲁莽、耐心不够,希望迫切看到,他们所希望看到的那种美好,一旦大明境内,千千万万的青年读书人,通过长时间的酝酿,觉醒时,他们就会迫切希望改变,而这个时候,如果有一股力量,支持他们,引导他们,的确能加速变革。”

“可如果来自上面的保守力量,压制他们,反而会激怒这些青年人,最终这些青年读书人会爆发。”

“爆发一场读书人运动,四叔把这种运动,称之为学运。”

雄英微微皱眉,“四叔,学运产生的时候,我应该予以他们支持、引导?”

朱棣摇了摇头,身子微微前倾,抬手拍了拍雄英肩膀,紧盯雄英,叮嘱道:“还记得四叔和你说过的吗?再没掌握绝对的权力前,不要过分的暴露自己的政治主张,到时候,你如果还是太孙,亦或是,只是个储君,那就要冷眼旁观。”

“可……”雄英脸上露出不忍,“四叔,依着咱们大明现在的保守氛围,如果我不站在这群学运读书人身边,保护他们,他们可能会付出生命,甚至,发生广泛的流血事件。”

朱棣神色冷硬,伸手轻轻捏着雄英脑后,“雄英你要记住,你是上位者,上位者该心硬如铁时,就必须心硬如铁!”

“从古至今的变革,只有两种,一,自上而下,可现在,自上而下很明显行不通,二,自下而上,方希直连生死都置之度外,要把燕藩舞台剧照搬回中原,就是要搞一场自下而上的变革,而他选中的就是读书人这个群体!”

秀才造反十年不成。

但一场青年‘秀才’卷起的学运,却可以猛烈冲击陈腐之气。

“至于动摇咱们大明江山,一场学运还不至于,广大的农民,有乡土村社,能吃饱饭,就没人会造反。”

这就是他和方希直,敢发动这场学运的原因。

大明最广泛的人群就是农民。

随着乡土村社全面建成。

百姓虽然还没富裕。

可吃饭问题已经解决了。

大哥通过锦衣卫,从他治下经济研究司搞到了不少研究成果。

别的不敢说。

大哥肯定已经知道,地方保护主义的巨大隐患。

也知道解决办法了。

将来大哥登基,即便不搞雇工身股制。

也肯定要打掉地方保护主义。

如此,城池内百姓吃口饭,就不是问题。

百姓只要有口饭吃,绝不会起来造反。

“所以,这场学运就变成了一场局限于精英阶层、文化阶层的内部矛盾冲突……”

雄英抿了抿唇。

他已经明白了。

四叔把所有一切,都给他考虑好了。

应方希直请求发起这场学运。

除了要帮他涤荡冲击现在顽固坚固的陈腐之气。

还要帮他通过学运,培养一批革新人才。

朱棣看雄英的神色,就知道雄英明白他的目的了。

不错。

方希直甘愿为棋子。

而学运中的读书人,也是一群棋子。

“这场爆发在未来的学运,精英阶层、文化阶层的内部斗争冲突,极有可能十分血腥,在这个过程中,有的青年读书人会退缩,有的意志不够坚定,会三尖两刃,还有人,野心勃勃,也有一批人,意志坚定,而你,就要从中观察,筛选出,那部分,意志最为坚定的,予以观察,低调扶持。”

改变一个民族。

怎么可能不流血呢。

天下没有这种好事。

社会的进步,本身就是一次次革命、改革,反反复复,螺旋推进的。

把学运限定在精英阶层、文化阶层,就是为改革做准备。

涤荡风气,对保守腐朽进行一次凶猛打击。

然后在学运这场考验人性的运动中,发现坚定的革新分子,将来用这批人,完成改革。

这样流血反而最小。

“当然,你如果做不到冷眼旁观,最多,最多只能表现出对学运的同情,对于一些,学运中,在中原待不下去的青年读书人,你可以暗中施以援手,笼络人心,四叔和方希直已经商量好了,到时候,四叔会庇护这群在中原待不下去的学运读书人。”

“四叔……”

雄英眼睛微红,哽咽声响起。

他很清楚,一旦四叔庇护这群在中原要被杀的学运读书人,会给自身引来什么麻烦。

四叔一定会承受,来自整个大明的压力!

甚至,可能是一场烈度很大的战争!

皇祖父也已经全都看明白了,所以才让他送四叔。

朱棣揉了揉雄英脑袋,笑着向后,靠在座位柔软的靠背上,目光凝视着窗外黑漆漆的夜色,自言自语道:“不用为四叔操心,就以现在的时局发展,你认为,未来大明和四叔之间,没有冲突?既然有冲突,索性就猛烈一点也无妨。”

“你永远要记住一点,任何的革新没有不流血的,让你最多只能同情,不是让你自私自利,而是,大明没有你去引导这场革新,没有人能完成,惜身,是因为你有更重要的使命去完成,咱们华夏文明,数千年发展到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怪圈子,极端的礼教约束,其实就是一种极左极右,这是文化发展遇到桎梏产生的。”

“程朱这些人,想要在前辈先哲的基础上突破,他们的本意是好的,但咱们这个文明高度,想要有突破,真的太难太难了,所以就要么极左要么极右。”

后来王阳明的心学,其实也是如此。

不可否认。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的确是思想哲学方面,集大成的突破。

但心学同样适用范围太狭窄了。

不是一种普世哲学。

“四叔也没有那么大的能耐,能把咱们得文化文明进行一次突破性发展,燕藩的新文化,其实说白了,遵循的不过还是中庸罢了,不偏激,走中间路线,把以前的极端现象,进行矫正,带回中间这条路。”

燕藩说到底,本身只是制度和经济。

文化、文明方面,只是采取中间路线罢了。

不搞那种过分的极端。

“中间这条路,有个好处,就是人的思维得到极大解放、社会得到极大活跃,这种氛围中,有利于真正能推高文华、文明高度的思想学说,在活跃的民间氛围演变中诞生。”

西方文艺复兴,数百年间,诞生各类的思想学说,不就是在这种极大活跃氛围中诞生的吗?

“咱们叔侄,只要创造出一个极为活跃的社会氛围,就等于黎明前,从地平线冒出的那第一缕阳光,这也是咱们华夏文明,迈向更高台阶的一缕曙光,我们叔侄完成这件事,就尽到我们的责任了。”

“在这样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中,怎么可能没有流血、没有牺牲,你既不要内疚,也不需要妇人之仁,大踏步往前走就行了。”

现在的流血、牺牲再大。

难道能有数百年后,那黑暗的百年屈辱史多?

华夏文明发展到现在。

不是儒家的错。

也不是任何单一一个人的错。

是文明高度太高。

太难突破。

无数人在追寻突破的过程中,发生了类似女人裹小脚这种选择性错误。

难以突破,就极易在不断摸索中走极端。

别的他不敢说。

只要他们叔侄,把这率曙光托到地平线上。

都能让中原文明的光辉,折服整个世界!

大野五郎集团的献土献民,就是最好的证明,也给了他极大信心。

这也是他为什么,哪怕入倭后,要面对正面阻击战,及后方游击战,都要兵入倭国。

雄英看着朱棣侧脸,窗外挂着的玻璃罩马灯摇曳,光影洒在朱棣脸上,摇曳着。

“四叔,雄英知道该怎么做了。”

……

正月十一。

距雄英大婚只剩两天时间。

整个金陵城都张灯结彩。

燕京。

海军军港码头。

一艘艘燕藩海商商船驶入码头。

船东和操船的伙计们,瞧着前面的海商装载满将士,一边操持海船缓缓有序靠近码头。

一边激动议论。

“王爷终于要对外用兵了!”

“哈哈……什么对外用兵,这可是倭国一方势力,对咱们燕藩献土献民!”

“这证明什么?证明咱们燕藩的文明、文化高度,已经让四夷向往臣服,这可是周朝,周天子时期才有的事情,周朝可是有八百年国祚,我看呀,咱们燕藩至少也得八百年吧!”

……

献土献民消息传回燕京。

海陆军唱着嘹亮军歌登船准备出发时。

整个燕京百姓都沸腾了。

虽然很多人,甚至不知倭国在哪里,但献土献民让每个人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荣耀和归属感。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