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龙吟!凤鸣!(2 / 2)

‘老子怎么同意!’

陈寿眼底闪过一抹烦躁厉色。

朱四郎口口声声称呼他陈朝太子。

还问他,同不同意其提出的中原为主干,四海炎黄子孙为枝叶的兄弟论。

若是同意,不就变相承认,他们陈朝当初,妄图以枝叶,取代主干的野心?

这不但被打脸!

更会为陈朝招来杀身之祸!

陈寿艰难低下头,倍感屈辱,道歉道:“国主,刚才我口误了,还把国主当成,昔日让我狼狈不堪的燕王!”

胡惟庸、吕本等人,气的咬牙,失望低头。

废物!

心中咆哮大骂。

叶茂、朱樉等人,却全都笑了。

陈寿不但道歉,承认自己口误,担心朱棣紧抓不放,还主动提及,当初被朱棣打的狼奔猪突的屈辱事情。

不光自己丢脸。

还把陈朝的国格也全都扔在地上。

只求,能求得朱棣,不要紧抓此事不放。

朱棣笑笑,“无妨,毕竟,我昔日的确是燕王,你叫习惯也属正常。”

这个日子,朱棣肯定不会紧抓不放。

尤其,对方还是代表一个政权前来祝贺。

太咄咄逼人,对于燕华的对外形象,没什么好处。

这便是,国与国之争。

小惩大诫即可。

呼!

陈寿暗暗长出一口气,忙把陈朝的贺礼报送后,迅速来到使节团的位置,老老实实,站在后面。

“倭国,幕府大妇,携幕府少将军,及诸侯大名……”

蒋进忠唱喝中。

日野业子及其兄长,带着其长子,率领一群倭国诸侯走出来。

行礼后。

日野业子拿出一份国书,双手高捧,“罪妇代表北方倭国诸侯联盟,向国主敬献献土献民书,祝王爷开国,始创燕华,望王爷接纳倭国国土、子民……”

日野业子还好些。

她一个女人,对倭国,不似那些野心勃勃,雄心壮志的男人们。

作为一个倭国女人,她更加懂得,如何生存。

何况,她已经和燕王谈好了租借法案。

第一批派往倭国,转运幕府忠勇兵马的船只,已经在半月前,从燕京启程了。

所以,她对失去倭国,并没太多难受。

相反,她已经开始琢磨,如何依靠燕藩,尽快在次大陆站稳脚跟。

如何,给自己儿子,娶一个汉女。

王爷之女,她想都不敢想。

明朝皇室之女……

朱皇帝做大明皇帝时,恐怕也不会准许,大明插手王爷和他们的关系。

可平民之女,无论对中原,还是对燕华,影响太小。

她想为长子,娶一个,燕华精英之女,至少是个政治家族之女。

……

此刻,站在日野业子身后的诸侯大名,即便是支持日野业子的日野梓康,眼神都瞬间黯然。

叛乱集团献土献民。

再加上,他们北方诸侯联盟献土献民。

朱棣已经从法理上,彻底取得了对倭国的合法统治权。

即便是将来,他们强大了。

从法统法理上,也没有收回倭国国土的权力了。

何况,他们还能强大吗?

强大到,可以匹敌燕华?

无声的叹息,在每一个倭国上层诸侯大名心中响起。

……

在使节团、大明君臣注视下。

叶茂接过日野业子双手高捧的献土献民书,眼睛看着手中国书,双手不由自主颤抖。

激动转身,转交给朱棣。

朱棣展开细细查看阅读。

最后,接过蒋进忠捧来的国玺。

啪!

轻微声瞬间响起。

国玺红印盖在北方诸侯联盟递交的国书上。

从此刻起……

倭国,正式成为燕华国土之一部分!

朱棣看着印章,唇角情不自禁微微上浮。

从今而后,再无倭国,再无倭族!

合上国书。

高举。

大声道:“从此刻起,倭国,正式更名为,我燕华治下,徐福省!”

徐福省,是经过他和众臣讨论后,一致认同的决定。

也是燕华治下,第一个以人名命名的行省。

起初,有人提议樱花省。

但经过讨论,大家最终都认为,命名徐福省,更容易让倭国百姓接受他们的同化。

毕竟,徐福就连倭国上下,也都认同。

话音还在炎黄殿内回响。

朱棣转身,将国书放在炎黄视线注视的册封‘天眷’上。

啪啪啪……

朱元璋带头,刹那间,整个炎黄殿内,掌声雷动。

左侧一角。

徐妙音带着几名画师,通力合作,在一副长长画卷上,奋笔描绘。

记录下,朱棣将献土献民国书,放在‘天眷’上,朱元璋带着众人鼓掌的一幕。

画卷中,已经画好的,还有朱棣手按‘天眷’宣誓加冕的一幕。

也有,朱棣双手捧着王后凤冠,为徐妙云戴在头上,加冕徐妙云的刹那。

……

炎黄殿内,所有发生的重要一幕,都定格在了这幅长长的画卷上。

这幅画卷,不但成为价值连城的瑰宝。

更成为,后世演绎朱棣、徐妙云者,表演这一幕时,都会参考的范本。

这幅画,也被誉为,帝国黎明!

……

加冕仪式,至此,完全结束。

朱棣、徐妙云走在前面,带着众人,走出炎黄殿。

一排排马车,已经在炎黄殿外,宽阔的阔地上,密集停好。

朱棣握着徐妙云的手,来到最前面一辆马车旁。

马车只有半截车厢,没有顶。

毛骧穿着一身白色新式衣服,站在马车旁。

看到朱棣、徐妙云抵近后,激动拉开车门,“请少爷少夫人上车……”

声音响起,颤音十分明显。

朱棣、徐妙云含笑看向毛老六,点点头。

毛老六比他们还激动高兴。

朱棣握着徐妙云的手,踩着侧开门外的脚踏板,登上马车。

这辆没有顶棚的马车,只有后排,可乘坐两人的座位。

在座位前方,有一根横置的,铆钉固定的铁管。

站在马车时,可以用手握住,保持身体的稳定。

朱棣、徐妙云落座后,肩膀和头,刚好露出来,可以让百姓看到他们。

毛骧笑呵呵关上车门。

转身,登上马车前面车夫的位置,坐下,抓住马缰。

扭头,“王爷,臣要启动了!”

为了争这个赶车的活。

他可是费了老鼻子劲儿。

豁出老脸,去找叶茂、谭渊等人。

幸亏,这些后生晚辈,给他这个老家伙面子。

朱棣笑着点点头。

毛骧转头,轻轻抖了抖马缰。

已经年老,只能在马场颐养天年的小黑,似乎也知道这一刻,仰头欢快嘶鸣一声,迈着稳健步伐,牵引特制马车,缓缓启动。

后面。

蓝玉、沐英、方孝孺、铁铉共乘的一辆马车内。

铁铉看着小黑,视线移动,看向蓝玉,“梁国公,这匹马,就是伱输给王爷的那匹对吗?”

“哪壶不开提哪壶!你嫌咱还不够丢人!”蓝玉笑骂一声,看着已经年迈,无法上战场的小黑,笑着点头,“对,就是当初,我去土桥村找麻烦输掉的那匹马。”

“听说,当初选牵引马时,叶茂等人,已经秘密为王爷准备好了两匹,纯白无暇的白马,不过王爷坚持用小黑。”

“小黑跟对了主人,当初被我刺了一剑,在王爷悉心照料下,不但陪着王爷走上战场,称雄疆场,老了老了,还能出现在这样的场合。”

方孝孺感慨道:“王爷是个念旧之人,据说,当初的大黄,现在都在马场养着,王爷和王妃还经常亲自去照料。”

……

众人议论中。

紧闭的王宫马车门,缓缓拉开。

砰砰砰……

当小黑的身影,出现在王宫马车门时。

排列在门外两侧的礼炮,被战士点燃。

朱棣、徐妙云出现时,礼炮鸣响。

“快看!”

“王爷王妃出来了!”

……

燕京中央大道瞬间沸腾。

爆竹声,在燕京晴朗湛蓝的天空密集响起。

朱棣、徐妙云看着前方,激动摆手,欢呼的百姓,相视一笑。

朱棣握着徐妙云的手,二人站起来。

“王爷万岁!万岁万万岁!”

“王妃千岁千岁千千岁!”

“王妃好漂亮!”

“王爷怎么这么节约,王妃的凤冠,怎么是珍珠啊!”

……

百姓激动欢呼声,议论声,在马车尚未抵近就传来。

徐妙云抿唇浅笑,微微向朱棣侧头,“我听到,百姓在说你小气。”

“还不是都怨你,我当初提议,用玉石,你非要用珍珠。”朱棣笑着低语。

珍珠这玩意儿。

对于燕华这样一个,海产捕捞已经极为发达的国家,真的不稀奇。

一些小孩子,在海湾海边偷偷玩水时,都能的在蚌壳内,偶尔找到珍珠。

百姓埋怨也情有可原。

毕竟,在百姓看来,现在的燕京根本不缺钱。

凤冠意义如此重大,用一些奢侈的材料,百姓是支持的。

徐妙云浅笑。

珍珠在燕华的确已经算不得特别奢侈的东西。

但她凤冠上这一圈珍珠,也极为难得。

大小一样,还要纯白无暇。

这是数万课珍珠内,选出来的。

两人说话功夫。

马车驶离王宫范围,正式进入中央大道。

万岁、千岁的欢呼声更加沸腾。

一些小孩子,也不知谁给出的主意,每个孩子都提着一揽子,新鲜采摘的花瓣,当马车驶过时,孩子们纷纷叽叽喳喳欢快喊着,‘王爷万岁,王妃好漂亮’,捧着花瓣,高高抛到空中。

漫天飞舞,散发着芬芳的艳丽七彩花瓣,飘飘洒洒,从朱棣、徐妙云头顶落下。

徐妙云看着欢呼的孩子、大人。

看着一双双明亮的眼睛,一张张充满色彩的面孔。

看着,他们手捧着花瓣,奋力高高扬起。

心中不由感动,微微侧头,低语:“四郎,我们一定要对得起他们。”

“嗯!”

朱棣重重点头。

一手握着横置的铁管扶手,另一只手,抬起来,向百姓招手。

徐妙云跟着如此。

两个人,一人手臂的真龙在翻涌,一人手臂上的凤凰在盘旋。

明媚阳光下,纯白底色中。

龙吟!

凤鸣!

刹那间,整个中央大道的气氛,瞬间达到巅峰。

马车内。

所有人都下意识,侧头,透过车窗,微微向天空看去。

百姓的欢呼声,冲霄而起,凝聚在天上的回响。

宛若龙吟凤鸣!

哼!

吕本坐在胡惟庸对面,盯着,漫天飞舞的花瓣中,朱棣、徐妙云招手,百姓欢呼回应,脸格外苍白,冷哼一声,“可真会蛊惑人心!”

他都不得不承认。

在这一刻,当朱四郎和徐大丫双手举起,招手回应愚民时。

两人衣袖绣织的金龙和团凤,在明媚阳光映照下,实在太震撼了。

没有亲眼目睹。

根本难以想象给人的冲击多么大!

这章,和昨天的一章,本来是一章,这几天忙着考公,实在没办法一起写完,就给大家一种水的感觉,对不住各位书友了。

最后,再求一下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