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回 踏青之日(2 / 2)

铺前还有拉着布、撑着大小伞的各种小摊,从街头摆至街尾,直至到郊外交接处。

此时近辰时。见天乌云薄遮,时而阳光明媚,时而细雨纷纷。故而街上行人大多有披着蓑衣的,戴着斗笠的,又有带着伞未撑开的。

坐在车里头的人忍不住外头的热闹,一一都撩开帘子望着车外头。只见街上行人来往不断,密密麻麻、熙熙攘攘。

有挑着担赶路的,有牵着牛车运货的,有提着篮子牵着小孩的,还有赶着毛驴拉板车载人的,更有大户人家坐着马车行路的。

出了街,便是京中河,要往郊外,便得经过河上桥。

这桥上两旁也有好些小商贩,还有驻足于桥上观河望远的。

河边岸上,有柳树成排,有鲜花为地。岸边,再往上便是一处阔田地,有奇石为桌椅,有闲人在此坐谈吃茶;旁有小孩玩耍放风筝,还有踩在秋千板上荡秋千的姑娘

今日之郊外,有京中街之景,郊外热闹如同市集,可称城外城。

马车行了半时辰,可算到半山处了。温家人也终于落了地;姑娘郎君们更是迫不及待的叫着女使小厮速把后车带来的东西都搬出。

早几年前,温衡便在温家祖墓处旁立了一亭子,亭大小可容纳数十人,是为避雨所建。

而此墓地虽写着温家祖坟,却不过是一个衣冠冢。真正的祖坟是在潮府老家。

温衡是个有孝心的,为了不缺每年这一祭拜,早在得知自个儿要在京城落根,便在此立了衣冠冢。以便世代子孙祭拜祖先,惦记祖先,不忘祖先。

女使小厮将物品搬了一半到亭子下,有拜的用的玩的。

老夫人被君母和大姑娘搀扶着落坐,这还是老夫人头次来。

主君双手叉着腰,看着坟上长满野草,草长遮盖墓碑。温衡一脸见着笑笑,后自个儿撸了撸袖子,上前去理了理。

“父亲,彧儿也来!”八哥儿挣脱开三姨娘的手,直接跑去主君身旁,蹲着身,用手将墓碑上的沙土抹去。

温衡见此嘴角一笑,说道:“吃了清明粿,是长大了不少!”

几个姨娘站在亭内陪着老夫人说说话,君母指使着下人们做事。

小厮女使有的给伺候吃食,有的帮着温衡清理四周杂草,也有的负责将祭拜物品有序放坟前,以便一会祭拜。

二哥儿四哥儿又到附近的小河处寻找旧年那只野船只,那是他们每年来都会去划的船只。只是船只荒废多年,安全性难保。

此小河也不长,可见头尾,水也不深,且清澈。故而温衡才没阻拦。

几个姑娘们也到一旁玩去,大姑娘与三姑娘放着风筝;六姑娘在树上荡着秋千,七姑娘则等着六姑娘下来,她也想登高望远。

老夫人看着连连笑出声来,她望了望几个姨娘,只见她们也看得津津有味。故而老夫人说道:“一年难得几日,想玩便一块玩去,不用陪我这老婆子!”

几个姨娘听着心喜,可又不敢起身前去,老夫人知道她们有所顾忌,又说道:“我瞧着后头可是带了好些玩的诶,我那棋盘可也带来了?”问卫妈妈。

卫妈妈点头:“带了,老夫人”卫妈妈指使身后的女使去给搬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