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今夜月明人尽望(六)(1 / 2)

牛逼牛逼,有这么一个干爹,不比什么狗屁共生决来得强......

美滋滋的抿了口茶,李良又将视线移向正坐在屋子另一角弹琴的宋迟盈。

自打李良进来,后者的目光就始终没移开过,如今两人自然便对上了眼。

四目相对,李良从宋迟盈眼中看出了浓浓的担忧之色。

“没事。”

李良无声安慰一句,示意她好好弹琴。

宋迟盈也看出了他的口型,微微点头以示回应,可走神间还是不小心跑了一个音。

好在正如陈秋霜所说,在场之人并非是来听琴的,故而没人注意到。

甚至一曲作罢后,张宥等人还纷纷抚掌赞叹道:

“美景配仙乐,宋姑娘的琴技果然高超,较教坊司的筝色教头也丝毫不差。”

“是啊,当真是行云流水,动人心弦......”

教坊司下设乐署,署中又分筚篥、笛、琵琶、筝、笙等十三色。

因此所谓筝色教头可以理解为国家交响乐队的首席钢琴师。

很明显,宋迟盈的水平远远还达不到这个地步。

更何况众人大概连听都没听......

只能说不论甭管是在哪个朝代,“背景”都尤为重要。

......

经过梅花雨的小插曲,二楼的气氛变得有些古怪。

但毕竟没到撕破脸的程度,所以总的来说还算得上和谐。

如此氛围中,花船一路行游,很快便驶过既定路线的一半,来到了几座花团锦簇的凉亭边。

跟之前一样,岸边仍旧有不少人。

不过这次倒是不多百姓,大都是些身穿儒袍的读书人。

他们见了花船并不似普通百姓一样会大呼“皇上万岁”,只是微笑作揖行礼,彰显出了“文化人”应有的“风骨”。

“皇上,此处名为问月亭,杜诗圣曾在亭中写下过名句‘举杯问月来,一诗唤云开’,故而得名问月。”

见张景鸿隔窗看向岸边,刘省起身立刻介绍道:“定州文士常在此吟诗作对,今日又逢中秋,听说是有一场诗会。”

张景鸿微微点头:“朕没记错的话,杜诗圣是定州人吧。”

“是,杜诗圣乃云中县人。”

“嗯,江南多雅士啊......”

两人口中杜诗圣叫杜安,跟杜甫一字之差,现在已经死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