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都城来人(1 / 2)

李氏和赵阿爷没在县里待几天便嚷嚷着要回去。

“这么着急回去干啥啊?多玩些时日,年才都将满月酒订好了。”孙英劝道。

离满月酒还有大半个月呢,若真要玩到那个时候,李氏早就心慌了。

“不成不成,家里那么多地呢,就年富和徐氏两人,我不放心。”

赵阿爷在一旁也点头:“该回去了,得给翠妞照看辣椒地!”

这回到县城来,两人可算是心情大好。

孙女给她买了个新烟袋不说,还将烟杆都换了,他砸吧得可带劲儿,回去又能在村里显摆了。

李氏也没少拎东西回去,赵景月给她整了几套花里胡哨的衣裳,李氏一边唠叨“我一个老太婆穿这个干啥”,一边默默地将衣裳叠好收了起来。

“满月酒的时候再来!”

这会儿时辰还早,赵年才刚起床过来就听见了李氏念叨这句话。

“谁要来?”

“爹娘说要回去。”孙英解释。

“回去干啥?”

赵阿爷又将刚刚的话说了一遍。

刚说完呢,赵景月顶着困倦的神色又来了。

“你早来一步,我都不用再讲一遍。”赵阿爷唠叨道。

说归说,该解释的话赵阿爷还是讲了。

一群人不管怎么劝说,两位老人家就是要回去。

赵年才得去兵器司,送人的事儿就交给了上官瑞泽。

赵阿爷上马车的时候,凑到上官瑞泽旁边,悄声讲了句:“回去可得慢点哈!别学你年才叔!”

来时的颠簸难受,给他留下了心理阴影。

上官瑞泽知晓那日赵阿爷干呕,点头应声:“好!”

要走的时候,大伙都出来送了。

狗蛋迈着短腿绕着马车转圈,李氏稀罕了一下狗,又稀罕了一下一众小娃,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反正满月酒的日子还会来,所以门口站着的一众人也并未表现出特别的不舍。

赵年才挥手送了人,等看不见马车后,他赶紧喊孙老二出门:“咱也走!”

赵景月不解地问:“不是时辰还早吗?咋这么着急?”

“都城要来人,说是今日到,得早点去迎接。”赵年才说着将马车迁出来,嘴里还念叨,“也不知道走水路还是旱路,只能在兵器司等着,也没人给个准信。”

这事儿还是莫奇透露给他的。

工部也没说派下来的是谁。

如今尚书一职被皇上罢免了,暂时还无人上任,据说来的人大概率是要邀功的,定是想坐尚书这个位置的。

这种人野心勃勃,别的猜不到,但肯定会给赵年才下马威的。

平日里去兵器司迟些就罢了,今日可不能落了人话柄。

赵年才走时又想起得安排人吃饭的事儿,便叮嘱赵景月,今日得一直留个包间出来。

都城来人的事儿也传到了府城,赵年才刚到兵器司,就有人来传话,知府和知州都下来了,就在县衙,让他什么时候空了就过去打个招呼。

正经人没来,

不过这样也好,到时候有知府在上面顶着的,客套话就不用他来说了。

赵年才想着先将兵器司的事儿安排妥当了再说,转头就看见孙老二慌里慌张的样子。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