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功过相抵(1 / 2)

“莫将军,你也跟朕打过仗,朕知晓你的性子,怎么也会跟着如此乱来?”昭明帝在几人面前踱步。

莫奇不敢回话,只能叩首求饶:“皇上恕罪。”

赵年才听出来了,这话虽是在说莫奇,实则是在点他呢!

昭明帝知道莫奇的性子,不敢乱来。

但赵年才不同,只是凭借着对火炮的研究,加上北境胜仗,成了个半路出家的将军。

昭明帝一开始就不怎么信任他,现在怕是更忌惮了。

但即便昭明帝今日要将他如何,赵年才也不后悔当初做出的选择。

昭明帝确实是琢磨不透赵年才在想什么。

他做的这些举措,好似都是为国为民。

但他不听圣命这点太过致命了。

此事若是落在了先皇手上,哪怕这几个人做的事真的只是为了本朝,为了百姓,先皇都不会留几人性命。

昭明帝盯着赵年才深深叹了口气。

这人确实是个人才,但是他实在不敢重用。

“你可知,现在文武百官都在参你!”昭明帝低眸看向跪着的赵年才。

赵年才闻言没忍住捏了下拳,这群老匹夫们,又来参他。

他也不敢回话。

昭明帝语气不显波澜,他怕贸然开口,让昭明帝动怒。

等了半天也没人说话,昭明帝回到了桌前,又往下翻看了几本奏折。

“瞧瞧,这些也都是。”他将奏折随手一丢,回身看向赵年才,“你说说,朕该如何处置你!”

“皇上,臣有几句话想讲,讲完之后,任由皇上处置。”赵年才挺直身子,壮着胆子回话。

昭明帝双手环胸,随意地靠在了桌旁,微挑下巴:“说!”

“皇上,海州境内,由于倭寇登岸,百姓怨声尤人,此次也非头一回去东海平乱了,而倭寇却死性不改。如果我们再因为他们投降认输便撤离海州,恐难以保证倭寇不会再次扰民,沿海百姓恐会再遭苦难。”

“去东海前,皇上您曾肯定了臣说的一句话,‘倭子国,甚卑贱’。倭国人本性恶劣,如果不根除,日后恐会留下大患。”

“臣贸然行事,未禀奏海州境地实况,便擅作主张,微臣知罪。皇上若要责罚,臣绝无半点怨言。”

赵年才说完之后一叩首,和莫奇保持了同一个姿势。

昭明帝抬手指了指赵年才,一句话都没说出来,又一甩手,叹气开始原地踱步。

“行了,都起来吧!”

昭明帝在战场上对敌人杀伐果断,对自己人时,总是下不了狠心的。

赵年才说得没错,他做的也确实是为了百姓,只是方法不对。

在这个以君上为天的地方,他没禀告皇上便擅自行动,就该承受后果。

好在昭明帝念在他是为了百姓,淡淡说了句:“功过相抵!”

“谢皇上开恩!”

“日后,你就只负责都郊大军,别的就莫管了!”昭明帝这一番话算是将赵年才的权都收了。

都郊大军的军符在昭明帝的手上,赵年才无法调动兵权,只能安心当个训兵的教官了。

第二句话,“别的就莫管了”,这是在点他,日后其他地方再出什么事儿,也轮不到赵年才去了。

赵年才就只能待在都城了,就在昭明帝的眼皮子底下,想干什么都一目了然,休想再做出什么异常举动来。

这对一心想报效朝廷的人来说,恐怕是惩罚,但是对赵年才来讲,可能还是个奖励。

毕竟他其实也不想离家太久。

另外,其他几人都有点金银财宝的赏赐,而赵年才和莫奇没有。

谁让他俩是带头搞事的人。

昭明帝没有把他俩怎么样就不错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