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目标 王朗(1 / 2)

王芷开启了钓鱼模式,周家人算是暂时活了下来。

不过其他的世家运气就不怎么样了,全家老小送到菜市口升了天。

王弋看到调查结果也是服气的,两个太守十几个县令涉案。

这乱世才刚开始啊,还没到贪的时候就敢这样,要是等一切平定还不知道什么样子呢。

周家提供的情报也给他提了个醒,别老觉得手下人才众多,事事一帆风顺就能放松警惕,在没有尘埃落定之前,没人知道结果是什么。

对于那个神秘的势力王弋没有什么好想法,有出海条件的不需要,需要的没有出海条件,总不能是士燮老爷子吧?

这事儿他让王芷继续跟进,自己则找来了蔡琰询问一些事情。

“文姬阿姊,你能给我解释一下吗?”王弋将一张纸放在蔡琰面前询问:“你想解决掉卫氏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你要做就做得干净一些,只是没收了铺子却把人放回去了有什么意义?”

不怪王弋这般,蔡琰借着这次查案的名义将卫氏所有的商铺封了,将人全部赶出冀州放回洛阳。

他的行事风格是斩尽杀绝,不太明白蔡琰这么做到底是为什么。

蔡琰没想到王弋居然会问这件事,反问道:“这种小事你也要亲自过问吗?”

“一点儿也不小。”王弋无奈,只得解释:“曹孟德治理青兖的时候就是我们最大的客户,如今到了洛阳后对于牛羊等物资消耗的更多。卫氏是曹操的钱袋子,你将他们赶出去就相当于正式和曹操宣战了。既然要你死我活,那就直接让他们死在冀州好了。”

“原来如此,是我欠考虑了。”蔡琰行了一礼,十分歉然的说道:“主公,我的本意是解决掉卫氏,你也看到我在里面安排了自己人。这是我的问题,主公放心,我会补救的。”

王弋摆了摆手:“算了,反正早晚要打,也不差那么几个人。我也没有责怪你的意思,就是问一问。”

然而蔡琰却不这么想,询问了一下还有没有其他事情之后,她第一时间回到了自己家,脱下官服换上便装,整理好行囊带着几个手下驾车一路向洛阳而去。

王弋并不知道这件事,等他发现蔡琰不见已经是很久之后了。

等那时候他费了老大劲才将蔡琰从洛阳弄出来,而曹操已经被蔡琰折腾的快要卖裤子了……

这些都是后话,王弋将蔡琰送走后开始思考另一件事情,他在考虑如何将王朗弄过来。

有些人注定是无双猛将,征战沙场无人能挡。

有些人注定是不世天才,权谋计略天马行空。

有些人注定是一方父母,治理百姓保境安民。

很可惜,以上这些王朗勉强算是一个合格的父母官,前提是他治理的那片土地不能打仗。

王朗治理百姓很有一套,他师从杨赐,经学造诣很高,很擅长解读各种经史子集。

这就意味着王朗辩论的技巧十分出色,很容易通过讲道理来建立威信。

有了威信后他会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很懂要想富先修路的理念。

在会稽这段时间,他一边挨揍一边居然将十几个主要县城的路给修通了。

关键是他打的一手好推手,会稽的世家被他玩儿的明明白白。

会稽世家以虞、孔、魏、谢四姓最为强大,他们互相扶持的同时也相互制约,王朗将这种制约发挥到了极致。

虞翻因为在王弋手下任职,王朗没有再征辟虞家人,而是给予了他们最优渥的发展条件,只要他们不杀人,想干什么王朗都睁只眼闭只眼。

魏家上一任家主魏朗因为党锢而死,魏家现任家主还没成年,王朗破格征辟他为功曹,主掌人事大权。

孔氏和谢氏因为人员较为完整,王朗擢用了他们之中有才能的人管理民政。

这么看来似乎是王朗一直在讨好会稽四姓。

其实不然,因为他将会稽的兵权交给了贺齐和董袭。

会稽是个有趣的地方,四大世家拼命维持着最顶级的规模,这就导致了他们不仅要互相提防,对其他世家的态度也是相当恶劣。

贺家作为仅次于他们的世家,对他们的所作所为不爽很久了。

这一点和隔壁吴郡截然相反,吴郡四姓互相通婚已久,对比他们弱的世家也多有扶持,他们在当地的名声非常好。

会稽这四个名声非常不好,历史上虞翻也是因为被人造谣才郁郁而终的。

王朗凭借出色的政治手腕,让会稽的世家疯狂献媚,都希望借着王朗的东风让自己再进一步。

就这样会稽的权利达到了一个诡异的平衡。听说过幽州的富庶后王朗有样学样,跟着王弋学习同样也开展了互市。

只不过他的互市有点惨,没有强大的武力支撑时不时就会被山越抢上一票。

即便如此,会稽依旧过得不错,有足够的钱粮支撑贺齐组建两万部队四处征战。

王弋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王朗既然有本事将会稽那个破地方建设到这种程度,搞一搞幽冀的经济应该没什么问题。

只是想要将他拉到自己阵营中有些麻烦,王朗再怎么样如今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诸侯,屈居人下这种事不是谁都愿意的。

而且因为那个著名的“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的梗,王弋还特意了解过王朗。

当然历史上诸葛亮没有骂过王朗,不过有一段历史很有意思,王朗曾经辞官为老师杨赐守孝,还成了一段佳话。

不管他是真心还是假意,这家伙在名声的名声非常不错。而且弘农杨氏也承他这个情。

想要收服王朗就必须从杨氏入手。

说实话王弋非常讨厌这种绕来绕去的关系,有什么事就不能直来直去的谈吗?我馋你才能,你馋我地位双方一拍即合多好。

非要讲什么师承、道义、志向……

然而这不正是这个时代精彩的地方吗?当万事万物的度量衡不再是利益,社会将迸发出无限的精彩。

言归正传,尽管王弋感觉非常麻烦,但规矩就是规矩,必须按照现在的社会习俗来。

他准备派人接触一下杨彪,弘农杨氏是个庞然大物,要小心不被反噬才行。

人选王弋手头上就有,桓典就是最好的选择,况且他还想问问杨彪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到现在了还没有将许攸做掉。

现在王弋最大的麻烦是如何派人去长安,现在长安和洛阳正在打仗,也不知刘辩付出了什么代价,居然说动了大汉最后的名将朱儁统兵。

朱儁接管兵权没多久便在白波黄巾中发掘出了徐晃,两人的组合虽然不能让曹操手忙脚乱,却也要打起精神来应付。

毕竟老曹的兵实在是太少,张邈又背刺了一波,现在他只能防守。

正是因为双方在打仗,想要去长安非常困难。曹操手下士卒是出了名的军纪差,朱儁的更甚,直接是黄巾改编,冒然前往风险极大。

想要绕路也不行,从并州绕路一来一回得小半年,黄花菜都凉了。

而且并州也不平静,南匈奴没有鲜卑和乌桓那么听话,给了互市的机会犹不满足,经常骚扰汉民的村镇。

很显然于夫罗喜欢韩遂多过喜欢王弋,而且于夫罗也很光棍,每次梁习去问责他都会派兵辅助围剿,杀起自己人来毫不手软,根本不给王弋抽他的理由。

这是一个王弋目前无法解决的问题,所谓四夷臣服的重点不是服。

那些蛮夷根本就不会服,他们信奉的是生死凭天、不服就干。经常降了再反,反了再降。那些人的首领还频繁更迭,很难确定新上来的是不是对你亲近的人。

除非王弋学习绝世大狠人段颖那一套,这位护羌中郎将很有可能亲手砍了五位数的羌人,一年三百六十天中有三百天在打羌人,剩下六十天的研究怎么打羌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