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染血的洛阳(十四)(1 / 2)

说起来这名女子还真不是外人,和幽冀颇有渊源。因为她复姓诸葛,单名语,正是王弋小书佐诸葛亮的姐姐。

“没想到是诸葛书佐的家人,郃冒昧了。”张郃行了一礼,有些奇怪的问:“只是诸葛小姐为何在此地?诸葛家不是在徐州吗?”

“将军有所不知,年前荀别驾从徐州大量迁民来青州,我们家也在征召之列。”诸葛语回了一礼,有些哀伤的说:“长兄和二弟在外游学,大姐已经出嫁多年,家中只剩老母幼弟。如今战乱纷飞,见到大军一时情难自禁,冲撞了将军还望海涵。”

张郃见状连说不敢,心中却觉得有些好笑。这个诸葛语不愧是小亮亮的亲姐姐么,聪明是十分聪明,为了见主帅还知道欲擒故纵。只是毕竟有些年幼,经验欠缺了些,自己这还没问呢就开始自动露底了。

不过心里笑归笑,既然人家都开口了,那人情一定要做到。张郃让亲兵回营叫上田豫,准备去诸葛家一趟见一见老夫人,看看能不能将他们家送到冀州去。

如今张郃也不是曾经的耿直少年了,诸葛亮未来的前途是毋庸置疑的,这种人情投资吃独食可是会得罪人的。

诸葛语哪知道里面的门道,连忙刻意推辞。然而即便她是官宦人家的小姐,气势上也企及不了张郃,被张郃三言两语就震慑住了。

田豫是个明白人,带了几个大锅盔和将领们应急用的肉干便赶了过来,和张郃对视一眼后便让诸葛语领路,一路来到城外的一间小院儿。

在路上田豫旁敲侧击的打探了一下,才错愕的发现诸葛家要比想象中的大很多。虽然不是豪门世家,但也出过太守县令,不是他和张郃家能比的,穷的只是诸葛亮他们家。

而且诸葛珪这一支不怎么受重视,基本上没沾到诸葛家什么光。

但是诸葛亮的老爹很有本事,大女儿嫁给了庞山民,也就是庞德公的儿子。眼前这个小女儿更厉害,她许的人家虽然没有庞家名气那么大,但可是实打实的庞然巨物。

中庐蒯氏,南方最具影响力的家族之一。

诸葛语未婚的夫君还是蒯氏中很有影响力的人物,其地位不比蒯良、蒯越差多少,名字叫蒯祺。

这就更坚定了张郃想要将诸葛夫人接到冀州的心。

这一家可不得了,如果运作得当,未来荆州说不定能做到和平接收!毕竟张郃和王弋的关系非常好,多少也听说了小亮亮的背景。

亮亮已经和黄月英订婚了,刘表的小老婆又是黄承彦的小姨子。

王弋曾经和张郃说过,如果蔡氏诞下子嗣,等刘表死后荆州必乱。

刘表什么时候死不清楚,但死之前想必应该足够他们打到荆州边上了,这就是机会!

相比于张郃对荆州的垂涎,田豫对袁绍更感兴趣一些。

准确的来说应该是荀衍,现在田豫真的想不明白荀衍去年将青州遗留下来的百姓驱赶到濮阳到底是在帮袁绍还是在害袁绍了。

从徐州调集百姓来青州耕种确实能快速恢复生产,那些青州遗民也确实给王弋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因为那么里面有很多都是流寇,无视律法的存在。

可这么做实在是太蠢了,要是在太平年月还好,问题现在是动乱时期啊,百姓分散就意味着征兵困难,就守不住地盘。这种恢复耕种有什么意义?

田豫不懂,田豫做过父母官,清楚迁徙百姓有多大的损耗,他感觉这么做得不偿失。

不过眼瞅着就要到地方了,田豫准备回去之后找个明白人问问,还是将眼前的正事处理干净要紧。

诸葛夫人对女儿领回来一队士卒非常戒备,沉声询问:“诸位将军,我们都是在册的良民。若诸位将军想要征集些粮草,那恐怕要让诸位失望了,老身这里只有孤儿寡母。”

张郃闻言赶紧解释:“老夫人误会了,我们和小姐回来……”

话还没说完,诸葛夫人的误会更深了,一把将女儿拉到身后,厉声说道:“将军,我女儿已经许了人家!将军年少有为,何苦来我们这贫贱人家寻乐子?”

张郃很是尴尬,田豫憋着笑上前解释说:“老夫人,我们受幽州王使君麾驱策。令郎诸葛亮乃主公书佐,我等正巧遇到了诸葛小姐,听说老夫人生活颇为清苦,想将您接到幽冀去,生活能方便些,还能见到自己儿子。”

田豫说的清苦其实已经很委婉了,娘仨住在郊外一个小院落里。说是院落,其实就是由木棍围成的篱笆。别说人了,狗都能踹倒。房屋也是个茅草房,破屋漏风的。荒郊野外遇到个野兽都可能把人掏了去。

诸葛夫人眼神一凝,锐利的目光横扫自己的女儿,里面全是责备。她瞬间便明白自己女儿干了些什么,可这种事诸葛语是怎么敢的?

说好听点诸葛亮收到王弋赏识,年纪轻轻便已是幕府核心人员。说难听的诸葛亮那不叫侍奉主君,那叫寄人篱下。

王弋现在是养着诸葛亮,赌的是诸葛亮的未来!现在过去不是投效,而是投靠,会影响自己儿子形象的。

诸葛夫人宁愿自己饿死,也不愿意自己儿子在他未来主君面前丢脸。男子汉顶天立地,辅佐别人也不能卑躬屈膝。真正应该放下姿态的应该是王弋才对,毕竟诸葛亮是去帮他的。

追随者和主君的关系不能这么简单的换算,毕竟他们是利益共同体,而一旦任何事情掺杂了利益,关系就注定不简单。

当然,这些人和王弋不一样,他们不清楚未来的亮亮到底有多生猛,否则诸葛夫人也不会有这样的态度。

“将军好意老身心领,不过老身尚有一子在外游学,不能等他回家发现家没了,请回吧。”果然,诸葛夫人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张郃的好意。

张郃撇撇嘴,诸葛瑾嘛,他知道的。可你们不是已经搬家了吗?你怕诸葛瑾找不到青州的家,你就不怕诸葛瑾游学回来去徐州找家?

这话只能在心里想想,张郃只能再劝:“老夫人,大公子游学在外,学业有成后侍奉我主不好吗?到时两兄弟齐心合力,岂不是一桩美谈?”

张郃这话说的很损,他知道诸葛夫人是想要两头下注,但他直接将路堵死了,料定诸葛夫人不敢说出这种话,不然诸葛亮的日子怕是不好过喽。

哪知诸葛夫人是个见过世面的,一手太极推手玩儿的贼溜,淡淡的说道:“犬子资材愚笨,不堪大用。有似将军者年少有为辅佐王使君,哪轮得到犬子献丑。老身不慕富贵,清茶淡饭足矣。将军请回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