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河北的沙盘(三十)(1 / 2)

没人不会犯错,只不过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不同。

有的人犯错只是会让自己吃些亏,有的人犯错却要搭上数千上万条生命。

当郭嘉看到徐荣的那一刻就知道自己玩儿大了,这次王弋会很不高兴。

果然,徐荣交接完任命后便收走了张辽的虎符,并且沉声问道:“谁来给我解释一下,青州的战局为何如此糜烂?”

一瞬间,全场鸦雀无声,夏侯兰直接做了鸵鸟状,尽量让自己不显眼一些。..

青州打赢了吗?打赢了。张辽达到战略目的了吗?没有。袁绍确实陷入了战争的泥潭,可同样河北也在纠缠不清。即便是张辽偷袭徐州成功,可战略目的依旧没有达到,双方的损失相差无几,说一句战局糜烂也不过分。

最终张辽见没人开口,只得硬着头皮将眼下尴尬的情况解释了一遍。

徐荣眼神中闪过一丝赞赏,嘴上却冰冷的说道:“张将军,你突袭徐州的计策确实很勇敢,也很果断。我同样喜欢带兵亲自突袭,但是有一点你要记住,你是一军统帅,武艺超群是必要的条件,而不是炫耀的资本。如果你不能掌控全军,再勇猛的突袭也是失败的。”

“多谢主帅教诲……”

“郭司马!”徐荣显然没有说完,看向郭嘉说道:“你需要就擅自出兵这件事给主公一个解释。而你要跟我解释的是,为什么打到剧县就停下来了?是局势不允许还是士卒有困难?”

“这……其实都有……”

“既然如此为何不退兵?还有,你有什么权力调动张儁乂将军?”

尴尬,无与伦比的尴尬。徐荣根本就不惯着毛病,取得的成绩一句不谈,失败的方面句句不离,话如刀子一般专往要害上捅。

张郃在一旁有些看不过眼,低声说道:“主帅,是我自愿留下来的,当时的情况……”

“哦?你可知延误军机,违抗军令是什么罪?想好了再说!”

“这……这……”张郃的靴子不自觉的起伏着,显然内心相当不平静。

其实徐荣已经很给面子了,如果他不给面子,在场这些人别管立了多大的功劳,全都得去见阎王。

“我不是来问责的,这些事情你们需要自己和主公去解释。”徐荣也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缠,沉声问道:“荀衍屯兵何处?臧霸屯兵何处?”

徐荣不问还好,这是个更尴尬的问题,因为直到现在郭嘉也没有找到荀衍和臧霸到底跑到什么地方去了。

不是他不努力,派出去的斥候水陆并进,依旧没有找到线索。大水冲垮了荀衍的部队,同时也掩盖掉了很多痕迹,郭嘉的进展并不顺利。

“张儁乂听令。”见没人能说出个所以然,徐荣准备执行自己的策略:“你部立即穿过琅琊,向陈留方向靠拢。没有物资补充,就食于敌吧。”

“末将遵令。”

“张文远、郭奉孝听令,立即整理军备,全军向东郡进军。”

“主帅,我有话说!”郭嘉闻言立即反对道:“如今黄河水患尚未完全治理,沿岸多高山泥沼,崎岖难行。我军粮草已然不多,贸然前往恐怕会被拖垮的。”

“你觉得应当如何?”

“我觉得……”

“郭奉孝,主公让我问你三个问题。袁绍要不要打?打到什么程度?不打又要如何?”徐荣根本没有给郭嘉思考的时间,看向郭嘉的眼神有些深邃。

袁绍要不要打?袁绍,袁绍……

郭嘉的脑子在飞速运转,思考着这三个问题。他很疑惑王弋为何要这么问,但现在已经没时间去深究了。

片刻之后郭嘉给出了答案:“打!而且要往绝路上打,必须将他逼往豫州!”

这是目前最符合王弋利益的做法,只有将袁绍逼往豫州,他们才有足够的时间发展。而且河北想要进军中原必须要有一个战略缓冲的区域,进可攻、退可守,不能让人渡了黄河就直接捅老家。

“这便够了,速速准备吧。”

“可是……”

“文远留下,其他人去忙吧。”徐荣挥了挥手,转头对郭嘉说道:“主公原话:如何打是将军们的事,打不打才是你需要决定的。郭奉孝你别太自信了,你的战术并不高明。”

郭嘉闻言愣在原地,有些不明所以。战术不高明?什么意思?是说自己不行吗?可是为什么又要他决定打不打呢?

说实话徐荣也不理解这些问题是什么意思,他甚至一度以为自己是郭嘉的傀儡统帅。可王弋给予他的权力又让他很清楚自己的地位,这不是权力重叠了吗?

其实这是王弋经过深思熟虑后的问题,他意识到自己过于在意名人效应了,郭嘉似乎不应该外放。

郭嘉的强在于他的军事能力,但他只是军事家中的战略家,不是一个合格的统帅。他强于对形势以及对手心理的预判,并非排兵布阵。

当然,不是说郭嘉不行,有强有弱而已。就像这次,郭嘉的底裤都被荀衍看穿了。

“主帅,主公的意思我大概是明白了。”郭嘉苦涩一笑,无奈的说:“荀衍看穿了我,我却没有看穿他,这便是差距。我的战场不在这里……”

徐荣根本不明白这个神神叨叨的青年到底在说什么,不过郭嘉眼中忽然精光一闪说道:“袁绍要打,但是打袁绍不如先打张邈。南阳富庶,袁绍不可能轻易放弃。想要让人出现破绽,就要攻敌之必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