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西南(一)(1 / 2)

简雍不太明白王弋为什么要秘密通缉这个叫陈瑀的人,不过他对王弋的大清洗却持赞同态度。

攘外必先安内,他的工作就是安内。而他对工作的认知便是如果不能保证共同的理想,至少要保证共同的利益。

简雍深知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像那些大家族那样可以先将利益转化为理想进行投资,等到理想实现了再去收获应得的报酬。

体量的不同决定了行事方法的差异,墙头草每个势力都有。当然,对待他们的态度自然也就不同。

真正让简雍反对的是王弋对待甄家的态度,简雍难得非常坚持。

“主公,甄家一定要死。我已经找到他们并且派人盯上了,只要您一声令下!”简雍看到了王弋脸上的不悦,但没有丝毫退缩。

王弋沉下自己的不悦,轻声说道:“宪和,有些事你要体谅我一下。”

“主公,甄家掌握着大量的机密。”

“那些东西我不在乎。”

“主公!”

“甄家的事到此为止。去吧,莫要多生事端了。”王弋挥了挥手,示意简雍可以出去了。

他很清楚简雍并不是为了什么机密,人主的威严才是最重要的。甄家的叛逃对王弋的统治很不利,但谁又能没点私心呢。

况且有些事不能追究,追究了甄家必定会牵扯出辽队,王弋是不是要追究简雍办事不力?可简雍又不知道辽队的事,找人背黑锅还不如直接将秘密隐藏起来。

简雍对此没有任何办法,他能看出来王弋不是在暗示。王弋神色中的沮丧是无法掩饰的,简雍对此十分担忧。若是王弋失去了雄心壮志可怎么办……

陈瑀……

简雍回到文书院发布了数道命令,准备将这个陈瑀查个底朝天再说。

可惜简雍这次失算了,陈瑀毕竟是陈球的儿子,想要查清楚非常简单。但简雍不知道的是想要抓住陈瑀可就麻烦了,因为陈瑀现在不在大汉东北,而是在西南。

大汉西南,交州。

这地方如今用一句话就能概括:虫子比树多,树比动物多,动物比人多。

若说辽东荒芜人迹罕至,那是外族的原因。鲜卑和乌桓时不时南下劫掠导致辽东人口大规模迁徙。

可是交州那真就是气候恶劣,广东、广西再加上一部分云南和越南。

那种气候条件你就想去吧。潮湿多雨、湿热难耐、丛林纵生、蚊虫遍地,那个年头别说空调了,连个电风扇都没有。蛇蟒虎豹满山都是,鳄鱼巨鱼也不罕见。狼在那里都是弟弟,赤豺才是食物链中的爸爸,人只能算是一种点心。

其实交州的人并不少,毕竟云南是人类发源地之一,人怎么可能会少了?但是大多数都是以村寨的方式隐居在深山老林中过着自己的日子,不知道外面的沧海变迁,也不关心变没变。

交州汉人真的不多,整个交州几乎没有一个纯粹是汉人的城池,和汉人杂居在一起的大多都是些野心勃勃之辈。

他们向强盛的大汉臣服,获得赏赐以及利益的同时付出相应的代价。

不要觉得天朝上国送送送这种思想真的就如表面一般不求回报,广袤的国土让坐镇中央的君主统治起来相当费力。四方蛮族动不动就会入侵,就会发生矛盾。

为了从解决这种麻烦从中土调兵显然成本过高,将领征募当地异族做为军队平叛才是最省钱的方式。这种战争的死伤往往很高,指挥的将领会不计成本用人命堆砌胜利,异族的首领也必须用自己族人的生命去填补战争的大坑,这就是代价。

而且这样的战争会激化异族之间的矛盾,让他们互相残杀。比起送送送的成本,边境安宁显然重要很多。

当然,异族也不是傻子,杀官造反就如家常便饭这么简单,屡禁不止时有发生。

这种情况就需要一个手腕高强的人来成为边州刺史了。异族行事野蛮残暴,他们根本不会讲道理,只会凭借自己的喜恶来判定好坏。但异族的忠诚总是可以得到一个保证,只要是一个看对眼的人,他们会竭尽全力帮助对方。

所以一个好的刺史总能保证边州数十年的安宁,而士燮就是一个好刺史。

这个好刺史可不仅仅是对于汉人,对于交州所有的人都是如此。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