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王弋的烦恼(1 / 2)

带着程昱的尸体,曹昂回到了洛阳拜见曹操。

曹操出城十里相迎,全程没有看过曹昂一眼,流着泪徒步和程昱的棺椁一同进了洛阳城,并且拿出早已向皇帝请好的官职和爵位放在程昱的棺材中,将棺椁停在了大将军府里。

他甚至将程昱的家人接到了大将军府,当场认下程武和程延为义子,做足了一位人主能对臣子做的所有后事。???.biQuPai.

不提一众臣子的激动之情,曹操忙完一切后将曹昂叫进了书房,认认真真听完了曹昂杀程昱的理由。

听完之后曹操并没有训斥曹昂,而是让曹昂参考程昱所立下的功劳为他写上一篇祭文。

曹昂的文笔其实一般,比他好的人在曹操麾下多不胜数。曹操也不在乎给程昱的祭文会写成什么狗屁模样,人都死了,哪还有那么多讲究。

曹操要让曹昂明白一些道理,不过他不会明说,这种道理只能曹昂自己去领悟。

或许程昱说的没错,按照曹昂现在的心性发展下去,他的失败无可避免。

可谁让曹昂的父亲是曹操呢?做为自己认定的继承人,曹操会为曹昂所做的一切兜底。

当然,适当的惩罚也是免不了的。曹操下了两道命令,第一,陈群被调去给曹丕当老师。第二,曹操给了曹丕组建卫队的权力,卫队的统领则是许定。

曹丕知道这个消息后做梦都是笑眯眯的,可惜他只笑了几天就开始哭了。

怎么可能不哭?曹操是不会给曹丕这小子什么希望的,他只是曹操敲打曹昂的工具罢了。

这次匆忙将曹昂召回来名义上虽然是问责擅杀程昱,实际上不过是曹操自己战争的瘾犯了而已。

这几天上书曹昂擅杀的几个大臣都被曹操因为各种理由清理了,之后他又上书了一封给小皇帝,请求带兵征讨西域,惩治西域不臣的行为。

小皇帝是没有决策权的,曹操也不过是走个形式。

真正让曹丕哭的原因是曹操亲征,任命曹昂监理大将军府所有事务,而他则因为往水池里丢了块石头被斥责“行为不端,”勒令只能在房间内读书。

最让曹丕不忿的是竟然听说曹操让陈琳多写一些文章来赞颂曹昂的功绩,还让陈琳将文章多与其他文人传阅。

这是什么意思?这是给曹昂造势?

曹丕不觉得曹昂能有什么功绩,区区一些异族而已,打赢了不是应该的吗?有什么可吹的?

况且曹昂也没想出什么精妙的计谋,也没什么以少胜多的大战,还不是凭借曹操给的那些猛将谋士们的功劳?

曹丕觉得他去他也行,有什么了不起的?

对于这份偏爱曹丕充满了嫉妒,他现在已经恨死曹昂了,恨不得曹昂立刻就死。可惜他现在什么也做不了,只能老老实实看书。

陈琳的文学功底和影响力不必多说,曹昂在凉州的所作所为迟早会传遍天下。

王弋通过一些手段也知道了这些,一时间他甚至有些恍如隔世。

他和曹操称兄道弟,是同一个辈分的人。比他小一辈儿的曹昂如今都有这番做为了,他是不是也应该赶紧生个孩子出来?

生孩子这种事王弋一个人也办不了,而且也只是他的胡思乱想罢了。

王弋如今正在做的是另外一件事,他准备对边境动手了,首鼠两端的乌桓和鲜卑实在让人头疼,必须想办法一劳永逸的解决。

王弋在邺城同时接见了两族目前的首领——苏仆延和楼班。

这一次苏仆延非常拼命,亲自带人加入了赵云的队伍深入草原,虽然赵云他们没获得什么战果,苏仆延的付出也足够他得到王弋的回报了。

这次跟随赵云的队伍回来,王弋特意将他招到邺城,并且做出了改变他们部族命运的决定。

王弋为两族颁布了一部法令,名为《中归令》。

发令中明确规定了周边胡人归附的条件以及可以获得的待遇。

无论是乌桓、鲜卑、扶余还是各种大族小族,甚至是还出于战争中的丁零和遥远的坚昆,只要愿意归附,在同意将部落打散后,都可以颁布户籍,成为一个汉人。

他们拥有和汉人对等的权力以及义务,包括经商、耕田、放牧、通婚、做官等等……

任何愿意在这片土地上和平生存的人,王弋都不会拒绝。

法令中同时还有一些硬性要求,包括学习汉化、汉字、汉人文化,穿汉人的衣服,使用汉人的姓氏,通婚时必须按照汉人的习俗办理,可以保留本族的信仰等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