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喋血阴山(六)(1 / 2)

辽东军并不是王弋麾下那些无视士气的疯子,他们也会恐惧,也会畏惧死亡。

在这种战损之下他们还能有如此斗志,支撑他们的大概只有情谊了。

袍泽的情谊、同乡的情谊、甚至是同族的亲情……

这些辽东兵已经疯了,在长枪不能造成有效杀伤后,他们就将长枪当作棍棒使用,用尽全力抡在敌人的盾牌上,力求戳不死你也要打断你的手。

长枪又不是步枪,盾牌也不是防弹衣,哪是那么容易打断的呀……

汉军的所作所为堪称徒劳,他们逐渐开始崩溃,开始绝望。

终于,有一个人发起了自杀攻击。在长枪断成两截后跳起来扑入敌阵,用尖锐的枪杆疯狂捅刺一名乌孙士卒的脖子,而他自己也很快被人剁成了碎块。

但是他的攻击方式让剩余的汉军重燃希望,他们也纷纷效仿,跳进去想要捅死一个以命换命。

然而这种招式只能用一次,乌孙人有了防备,看人跳起来就让开那里,等落地了再围上去击杀。

真正能够造成击杀的还是校尉,他挥动着长剑从盾牌的缝隙中插入,每一次拔出来都会带着一簇鲜血。

校尉的招式很快,可以在乌孙人来不及夹住就收回长剑,杀人效率还算不错。

可是随着周围的汉军越来越少,包围过来的人也越来越多,校尉最终也没能等到决胜的信号,惨死在乱刀之下。

这些乌孙人并没有去追击太史慈,反而开始收拾起尸首来。想想也是,乌孙大营中有数万人,不可能被这区区五百挡住。

喊杀声还在继续,不过却杂乱了很多。

发出声音的人是负责点火的士卒,他们同样不是很顺利,一面要解决帐篷中出来的人,一面要躲避追兵,一面还要放火。

好在这种情况散兵要比成建制的好上很多,他们拖延了很长时间,给太史慈创造了足够的机会。

乌孙人一面要清剿,一面还要救火,跑来跑去有些手忙脚乱。

然而这种情况很快就结束了,喊杀声和火光被其他大营的胡人注意到。

托罗带着三千匈奴士卒赶了过来,他亲自指挥,很快就结束了乌孙人慌乱的状态,开始有条不紊的解决着一个又一个麻烦。

就在托罗和提湖律将眼前汉军清剿得差不多的时候,大地忽然开始震颤。

一开始托罗还以为是鲜卑来支援的骑兵,可是马上就发现了不对劲,不少乌孙人开始哭爹喊娘的从后营往前营跑,似乎后面有什么凶猛的野兽在追逐狩猎他们。

他们后面并没有野兽,只有数万匹高大的战马!

说实话,太史慈来到后营马厩后,看到里面的战马都要馋死了。

乌孙人的战马又高又大,皮毛油亮不说,四肢修长健壮,一看就都是好马!

太史慈一时间竟然有些舍不得将这些马赶出去,他在受降城中那匹都不如眼前这些里面一般的。

周围的士卒也是在流口水,这样的战马他们也没见过,都心道西域真是个邪门儿的地方,好东西果然很多!

可是舍不得也没办法,这里保守有将近两万,是一个巨大的马群。

太史慈呼啸一声,跟着他的士卒纷纷冲进马群,拿着火把开始点燃马尾,顺便挑上一匹自己一会儿离开时需要的马匹。

太史慈也是一样的,随便上了一匹还算入眼的,催动着这一大群即将疯狂的猛兽向乌孙前营跑了过去。

他其实很想找到头马,头马肯定是匹宝马。可惜头马离他太远了,他只能看看。

受惊的马群在头马的带领下开始疯狂奔跑,踩倒任何挡住它们前路的东西。

乌孙大营算是废了,所过之处基本上人死房塌。这么大规模的马群,无论人跑得多快,跑向哪里,不会有任何存活的可能。

骑在马上的汉军欢呼雀跃,一切的牺牲都是值得的,以两千换三万,这种诱惑任何一个辽东人都不会放过。

然而眼尖的士卒却发现了一件事,一直在前面领路的太史慈竟然不见了!???.BiQuPai.

这让他们吓了一跳,纷纷开始四处寻找。主将要是丢了,他们这次的功劳将大打折扣。

咻!

就在一些士卒四处查看的时候,黑夜中一支长长的羽箭穿过一名士卒的胸口,将他直接射飞出去,落到地上被后来的战马踩死。

如此一来众人的神情更紧张了,忽明忽暗的灯火下,竟然有一个猎手在狩猎他们!

猎手自然就是提湖律,事实上他比汉军士卒还要紧张。

面对呼啸而来的马群,提湖律很清楚三千士卒是没有机会的。他将托罗拉倒了自己的马上,准备先将首领带出去再说。

也正是提湖律的这个举动救了托罗一命,两枚羽箭几乎是贴着托罗的裆将托罗的战马直接射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