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喋血阴山(十)(1 / 2)

丁零和坚昆其实没什么价值,有那么一瞬间徐荣甚至想要找个地方埋了这群浪费粮食的人。

好在两族足够谦卑,将自己的姿态放得极低。

汉人在面对谦卑者时总能给予足够的大度,徐荣将他们当成了苦役,负责城中一切劳役行为,将一直在干苦力的士卒全部都解放了出来。

让荀攸有些诧异的是尽管徐荣对这两族的人不怎么重视,却极为认真的将所有的人名、人数都统计了出来,还将这份几乎无主的功劳记在了他自己的头上。

深深看了徐荣一眼,荀攸没想到徐荣这样一位纯粹的将领政治嗅觉如此敏锐。

王弋正在推进改革官制的事,徐荣应该是察觉到了什么,荀攸猜测徐荣可能是想要隐退了。

这不难理解,一旦官制改革,像徐荣这种一直追随的高功将领放弃权力投资后辈,要比投资自己划算得多。

自己挂个功勋闲职,后辈经历几年历练成为一个实权官员,一个家族便就此诞生了。

荀攸没有询问,他也没什么兴趣询问。权力斗争是要机遇的,稍有不慎今日辉煌,明日便是破败,各人有各人的活法,他和徐荣又没什么亲近的关系。

解决好眼前的问题才是正理,这次虽然守城胜利了,不代表整场战争胜利了。匈奴还没有真正战胜,鲜卑依旧拥有数量可观的士卒。

太史慈的袭营没出什么意外,一切都在荀攸的预料之中。他射死守门的士卒后一路放火烧了过去,果然整个营房中仅仅只有不足一千人在虚张声势,都被太史慈轻松击败。

回来的路上,太史慈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匈奴人按照计划向高阙进军了,那么到底会不会走徐荣设计好了路线。

毕竟阴山广袤,将军队一分为二的话不一定非要进攻高阙才行。

太史慈的担心不无道理,事实上托罗没有将军队一分为二,而是一分为三,兵分三路进攻并州。

每一路都是五千人,分别从阴山进攻广牧、高阙以及鸡鹿塞。

鸡鹿塞这个地方如今很多汉人都已经不记得了,但身为匈奴的托罗却永远记得这个地方。

这里有进入中原的另一条路,鸡鹿塞则是修建在这条路上的要塞。

这座要塞曾经给匈奴人带来了无数的麻烦,并不是说易守难攻,而是它坐落在附近唯一一处可以供大军饮水的屠申泽旁边。

鸡鹿塞的长城连接着高阙,另外三面连接着沙漠,构成了一道完整的防御体系。

鸡鹿塞一人高的城墙根本挡不住匈奴的兵马,可想要摧毁这条防御体系却十分困难。

不过托罗猜测这里如今应该没人防守,要不然也不会让鲜卑骑兵轻易从高阙通过。

很不幸,托罗的猜测是对的。大汉糜烂的朝政让这里早已成为了一座空着的要塞,很多人都忽视了这里,王弋甚至连听都没听说过。

托罗的计划很简单,兵分三路进攻广牧,三路兵马在广牧集结,在长城内进行穿插作战,吸引幽州兵力支援,最好能给予受降城足够的压力,给步度根制造进攻的机会。

这是一个非常高明的战术,可惜他第一步就走错了……

阴山不知名山谷中,五千匈奴士卒披荆斩棘艰难的行进着。要是能清理干净这里的树木,这条山谷将是一条完美的进攻路线,奈何常年无人行走,如今行军起来非常困难。

也不知是不是运气好,还是这里开始有人类生活。树木越来越少,杂草越来越矮。.

匈奴将领松了口气,看样子应该到头了,便命令士卒迅速前进,赶紧走出着幽深的山谷。

领路的鲜卑骑士却有些不自信,他不记得当初有能如此轻松通过的道路,不过他将之归结于当时过于混乱没有注意。

走着走着,匈奴将领错愕的发现面前又开始有树了,而且树木似乎过于多了些。

此时乃是黎明,也看不清前面是什么情况。大军赶了一夜的路,将领干脆命令在这里休息一下,等到天亮继续行军。

这就是纯粹的智商问题了,有的人发现不对会积极探查问题的原因,有的人则会躺在问题前休息一下。

日上杆头,匈奴将领终于发现了问题。前方没路是因为有人将树木砍到后堆积在了这里,封死了这条道路。

到了这个时候就算是再蠢的人也知道不对劲了,可现在知道有什么用?

山谷上面一声哨响,两侧呼啦啦站出了数千士卒,手里还拿着一柄奇怪的弩箭。

麹义看向匈奴人的眼神除了无语还是无语,他本来想依靠树的阻挡在黎明时分进攻的,哪知道对方就当着他的面睡觉啊!

既然如此麹义也就不着急了,天亮进攻更好,一个都跑不了。

“放箭!”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