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大谁何(一)(1 / 2)

王弋没听说过大谁何。

不仅是王弋,其实简雍以前都没听说过大谁何。

在王弋的认知里,最早的专业情报人员应该是曹老板设立的“校事官”,最出名的就是唐朝的“不良人”以及明朝的锦衣卫。

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周朝时的“卫巫”、春秋战国时的“侯正”都是隶属于当时政府的专业特务人员。

被人熟知的特务衙门大概就是唐朝不良人、宋朝皇城司、明朝三厂一卫这些。

但是真要评定个强弱出来,古代有四个衙门绝对能上榜。

第一个自然是明朝的镇抚司,不论南北,锦衣卫谍报能力和权势都是杠杠的;

第二个便是唐朝不良人,不良人不用多说,万国天朝下秩序的维护者,能把各方势力摆弄明白的业务能力是何等恐怖;

第三个是宋朝的衙门,可惜不是皇城司,而是内军巡院。内军巡院的职能和锦衣卫类似,只是他们只负责京畿地区,知道的人不多;

最后一个来自汉朝,就是大谁何。大谁何有多厉害?没人知道,因为历史上对他们的描写非常少。不过大谁何出现的时候往往伴随着另一个机构——诏狱。

这四个地方厉害的点在于或许他们的情报能力不是最强的,但是他们或多或少都有一部分司法权,都能直接将人送到诏狱或者类似的机构。

诏狱是怎么回事大家都懂,而且王弋特别懂,因为他已经建好诏狱了,管理人正是王芷。

简雍非常详细的为王弋解释了大谁何的职能,这让王弋心中一颤,他做梦都没想到汉朝竟然也有这样的机构。

而且现在看起来这个大谁何可不像一般的特务机构那么简单,他们一定也负责暗杀。

说句实在话,各方诸侯中肯定都有属于自己的暗杀人员,他们一些人负责充当护卫,一些负责干掉敌对势力所倚重的重臣,可明目张胆暗杀主君的却没有。

这是一个潜规则,你能暗杀别人,别人也能暗杀你,大家都极为默契的没有展开这个先例。

王弋对于这次暗杀还是比较庆幸的,毕竟这回杀的是他,而不是他手下的臣子,要知道队伍中可是跟着满宠和周瑜的,这两个人死哪一个他都得哭死。

当然,想杀这两人也不容易,满宠知道自己只能添乱就找了个地方藏着没动。

周瑜则比较狠,他在前往山林查探的士卒出事后第一时间冲了进去,将里面埋伏的人全都干掉了。

然而王弋看着简雍很是古怪的问:“宪和,你是怎么知道这个大谁何的?之前为什么没有和我说过?”

“启禀主公,臣也是最近询问了旧朝官员才知道的。”简雍很是郁闷,解释道,“最近貂蝉小姐来跟我汇报称主公赐予的舞女经常莫名其妙横死,一些官员也跟我旁敲侧击的打听能不能从貂蝉小姐那里走后门私下买一些舞女,他们担心主公会怪罪。”

王弋一下子就明白了,有人在猎杀他安置在官员府中的探子。

那些官员则在表忠心,他们知不知道舞女的真正作用不重要,王弋赐给他们的人肯定不能这么平白无故死了。

那些知道舞女作用的人则更不是真的想要舞女,他们找简雍就是告诉简雍府中没什么见不得人的,想要安排探子随便来。

臣子的反应如何王弋不在乎,可猎杀探子就不得不重视了。

联系到对自己的暗杀,王弋怎么都觉得这是想颠覆自己在河北的统治。

会是刘辩吗?

对于这个答案王弋不是很确定,他刚将刘辩喂饱,那么多武器送过去,刘辩不可能立即卸磨杀驴。

难道刘辩看出了自己暗搓搓的小想法?打算颠覆了河北好从河北拉拢匠人?

没错,就连送武器王弋也是没安好心的。

用武器换河东郡从来不是一个划算的生意,大量河北精致的兵器对长安武器作坊造成了极大的冲击,现在武器的产量大幅度降低,所有工匠都在研究如何制造河北的兵器。

可想要武器也用不着这样啊!

说到底刘辩需要的是技术,长安做为都城之一,人力物力都不缺。

就刘辨最近的表现而言,他不会做这种舍本逐末、费力不讨好的事。

就在王弋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荀彧匆匆赶来,询问王弋是否安然无恙。

活蹦乱跳的王弋自然没什么问题,荀彧却带来了一个要命的关键情报。

“主公,您为何不走官道?官道周边都有城池,为什么要走小路?”荀彧对于王弋的决定非常困惑。

王弋一怔,便解释道:“你都让王芷给我传递消息了,我哪有时间在官道上浪费?”.

“夏侯夫人?主公……臣并没有联系过夏侯夫人……”荀彧对于王弋的回答先是疑惑,随即越说脸色越黑。

脸色同样阴沉下来的还有王弋,他反身就给了简雍一巴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