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棋局?棋手。(十)(1 / 2)

夏侯惇一点都没猜错,袁绍的投石机真的很拉垮。

曹操复刻不了王弋都投石机是因为王弋的投石机是配重式的,零件相对比较多、比较精密,对力学和数学的要求也很高。

要知道曹操手下也是有能人的,他麾下有个韩信的后人名叫韩暨,成功主持了重建水利锻造机的项目,对结构学相当有研究。(这位改良了杜诗的水排,相当牛逼。水排就是水利鼓风机。)

就算是韩暨也没能将配重投石机复现出来,袁绍就更别想了。

袁绍的投石机是最原始的人力投石机,这东西肯定不是他发明的,也不可能是他手下人发明的。

至于出处嘛……

投石机的图纸是袁绍搜罗军费时的附赠品,出自某个诸侯墓。

人力投石机的结构很简单,操作起来却很麻烦,需要的人也比较多,需要几十个人牵引才行。

由于抛射投掷物的时候需要人力牵引,可人力又无法保证每次使用的力量都相同,所以精度非常差。

第一发能够命中目标简直就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纯纯运气逆天。

之后发射的十几次不是远了就是近了,没有一次命中的,而且很快发射架和中轴就断了,毕竟木质结构经不起长时间摩擦晃动。

不过已经足够了,袁军攻城用的井阑就快要推到关前了。

经过了陈留一战,袁绍在攻城器械上下了不少功夫。

这架井阑车很高,比武关的城墙足足高出一大截。

最上面一层是弓弩手的射击台,台上能站立开八九个弓弩手,可以自上而下随意射击城墙上的守军。

最恶心的是射击台周围还装备了类似箭垛一样的掩体,让守军想要反击非常困难,只能被动挨揍。

“放箭,放箭!火箭!”

夏侯惇指挥着守军回击,注意力却集中在了井阑车的中段。

中段有一大块木板明显和其他的不一样,整整一层都做了结构加固,有一部分甚至还包了铁。

看来这里应该就是井阑攻城的门了,可是也太大了!

不仅仅是这扇门,整个井阑车都高的离谱,几乎将整个关前的道路全部堵住,也不知道怎么就这么巧,竟然做到了正正好好。

夏侯惇随手将自己的长枪交给亲卫,手却按在了剑柄上。

果然,只见那块木板忽然晃动了一下,然后忽然掉落,直接搭在城头,里面一下子就跑出来三个袁军。

夏侯惇一个健步迎了上去,反握剑柄抽出长剑。

眼前一道寒光划过,三个头颅瞬间高高飞起。

还未等鲜血溅落到地面,夏侯惇已经将长剑顺势交到左手,以右臂肩膀的铠甲为护盾,撞进了井阑里面。

井阑里面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多人,也就七八个士卒准备登城,被夏侯惇一个撞击,全都东倒西歪的撞了回去。

夏侯惇一剑捅死一名袁军后马上放弃长剑,一顿乱拳将几人全部打倒,随后才抽出宝剑进行补刀。

斩杀了最后一个袁军,还未等他走出井阑,亲卫校尉立即探头进来大喊:“将军!城门!他们在破坏城门!”

夏侯惇走出来往井阑和城墙的夹缝中一看,果然发现最下层有几个士卒正用工具拼命凿着城门,效率非常高。

他又赶紧走回井阑,在里面寻找能够下去的路。

结果找了半天都没找到,无奈之下,夏侯惇只能咬着牙跳进了缝隙,下去前命令:“堵住城门,堵死!别管我!”

说罢,他瞄准了一个人就跳了下去。

在这种跳下去能摔死人的高度,有个人缓冲算是救了夏侯惇一命。

可也正是这种危急激怒了夏侯惇,使用的招式极为暴烈。

双手持剑,长剑将划过一名袁军的肩胛骨,直接将其一分为二。

随后一掌击出,又打断了一个人的脖子。

同时手中长剑也没闲着,大力挥斩将另一名袁军拦腰斩断!

最后收回长剑再用力刺出,长剑穿过最后一名袁军的胸膛,用力之猛甚至将他半条手臂都插入了对方的身躯。

解决掉最后一个,夏侯惇松了口气。

关门是万万不能破的,武关是建在一个喇叭口地形上的,这要是让袁军冲进去,他赶都赶不出去。

收回长剑,夏侯惇甩了甩手上的鲜血,开始研究该用什么方法回到城墙上。

在这一层他依旧没有发现向上的入口,心中暗骂设计这个井阑车的人简直就是反人类。

忽然,夏侯惇感觉有些燥热,头顶甚至都出了些细密的汗水。

正当他以为是激烈的搏杀导致的时候,只听“嘭”的一声,上面又掉下来了一个东西。

掉下来的是他的亲军校尉,只见校尉一瘸一拐的走进来大声喊道:“将军快跑!这里燃了!”

燃了?

什么燃了?

一时间夏侯惇没有反应过来。

可他忽然就意识到了一个问题,这座井阑车很大,地下这几个人根本推不动。想要用人力让它到达这里,没有几十个人是不行的。

也就是说……

“娘的!”

夏侯惇大骂一声,架起校尉就跑了出去。

果然,井阑车已经起火燃烧,而且火势蔓延的非常快。

直到这个时候,夏侯惇才察觉周围有些不对,弥漫着一股十分刺鼻的问道。

他仔细嗅了嗅,伸手在关门上一抹,脸色陡然大变。

这个地方有火油,很多的火油,涂满了火油!

夏侯惇赶紧带着校尉离开了井阑的附近,眼看着井阑和城门被大火吞没,烧干净只是时间的问题。

而且他也终于知道了袁绍的攻城计划,道路的远处缓缓推来了一辆攻城槌,在弓弩射不到的距离停了下来。

原来井阑都是诱饵,袁绍的本意就是城门,用攻城槌破开城门。

真正攻城的部队应该就在攻城槌挡板里面,只等大火将井阑和城门烧干净,武关便可一战而定!

夏侯惇猜得没错,如今也没什么需要隐瞒的了,他甚至看到攻城槌里面伸出了一个脑袋,正对着他贱兮兮的笑……

完蛋了……

这是夏侯惇脑海中唯一的念头,他很清楚继续这样下去武关绝对守不住,袁绍攻击时候的花活儿实在太多了。

一环套一环,衬出不穷,也不知是如何想到的。

就在夏侯惇考虑要不要带着校尉两人去拼了的时候,大门忽然打开,应劭带着一些人手里捧着筐子冲了出来。

夏侯惇见状本想呵斥,可应劭等人手中的筐子里装的全都是烂泥。

只见应劭指挥着手下将烂泥泼在了大门和井阑上,并大声喊道:“将军!速速归来!”

烂泥应该是应劭从丹水河中临时取来的,虽然对抗大火比较有效,却不能完全将其扑灭,只能进行遏制。

夏侯惇知道这是自己回城唯一的机会,立即扛起校尉,三步并两步冲进了关内。

大门缓缓闭合,应劭指挥着士卒用石头将大门彻底封死,不留一丝余地。

大门确实不能要了,大火已经成势,根本没办法扑灭。

诡异的一幕出现了,原本应该十分激烈的攻城战中,交战的双方没有人动手,都静静等待着大火的熄灭。

这一等就是半天,直到夕阳西下,城门和井阑才燃烧殆尽。

期间应劭多次想用烂泥灭火,可大概是运气不济,城门在还没有烧完的时候就已经烧散架了,灭不灭没有任何意义。

袁军见到城门被封上后也不着急,大大咧咧的回营该吃吃、该喝喝,甚至嚣张到将攻城槌直接停在了原地。

夏侯惇气得牙痒痒却没有一点办法,若是放下吊篮确实有机会烧了攻城槌,可袁军也同样有机会趁机爬上城墙,实在是不划算。夏侯惇一点都没猜错,袁绍的投石机真的很拉垮。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