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旅人归来(1 / 2)

寒冬肃穆而过,春日如约降临。

然而许是稚嫩的幼苗需要精心呵护,春日过于柔和了,无法将寒冬的余威彻底驱散。

尤其是在河北,最近这些日子还是有些冷的。

朱灵的战报传到了王弋手上,哪怕朱灵只是射出了一支长矛,丢出去五块石头,可那毕竟是一场战斗,战报还是要写的。

有了斩获,该向五军军务府请功就要请功,谁会嫌功劳少了?

王弋看着这份战报却颇为郁闷,那个朱灵真是个死脑筋,吕布离得那么近,他非去射一面鼓?

射鼓有个毛用?射死吕布那功劳不是有得是?

可是打都打完了,又能怎么样呢?

成家、立业、娶妻、生子这些人生目标他都已经完成了,这两年又新添了两个崽子,早就过了无能狂怒的年纪,现在讲究的是明似镜、淡如水,修身养性。

这两年河北进入了难得的平静时期,他也做了不少事,由于步入了正轨,几乎都顺风顺水。

官制改革已经完成,法制改革还在商讨。世家们没有因为这些事情闹事让王弋感到欣慰的,虽然有人提醒他事出反常必有妖,不过至少目前没发现什么问题的就好。

二三线的军团正在逐步建设,过程虽然让荀彧和田丰跟他闹了些别扭,最终还是同意了。军团的人数也不多,暂时定在了两万。

其实闹别扭的主要原因是王弋在给左军以及张辽整改的右军补满编制的同时还要求扩建二三线部队,州府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了,哪能让王弋全用在军事上?

王弋的妥协点就是攻城器械,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毕竟右军、重骑、重步的换装让州府肉疼了很久,不能让王弋随意折腾。

说起右军的换装王弋其实已经降低标准了,都用大马士革钢不现实,也真的用不起。

武器毕竟是消耗品,最终王弋也只能在佩刀、护身短刃一类的装备上使用那种钢材,其他的像枪头这种一场大战下来每人要消耗三四个的东西并没有使用。

右军是一支成分很杂的军队,王弋甚至将重骑兵编了进去,就是要求他们要全能,毕竟张辽就挺全能的。

至于重步兵王弋则安排给了赵云,别看赵云官儿大,还是个光杆司令呢。

剩下那些什么城市建设、商业迁徙、人才选拔、河流改道等等一些事都在稳步推行着,这些都是永远也做不完的事,他只要把握住大方向就行。

比较值得一提的是王弋又有了属于自己的宠物——狼。

而且这一次还是一下子拥有了五头,是一个小小的狼群。

不过这些狼不像以前那些白虎、紫貂之类的那么稀有,就是十分普通的杂毛灰狼,是第五贱在培育军犬的时候抓回来的一批,见王弋喜欢就送给王弋了。

由于王弋从喂奶的时候就开始养它们,训练的时候也是极为凶残,稍有不顺从就往死里打,导致这些狼现在将王弋视作头狼,很是忠心。

王弋这里的伙食还好,一个个养得膘肥体壮,真要有不长眼的晚上翻进王弋家,单单这几头畜生就能把人吓死。

第五贱的军犬培育工作也在进行,这些所谓的军犬和后世的不一样,没有那么多工作需求,王弋只给了一条要求,那就是配合士卒攻击,以杀人为目的培养。

别看只有一个要求,也不是那么容易的。狗要既活跃,又具备协调性和服从性,本身的身体条件还要好,第五贱的工作只能说比较顺利。

当然,也有不顺利的地方。

王弋的年号早就已经定下来了,霸气到有些嚣张——天合。

如今其实已经可以说是天合三年了,虽然今年才刚开始没多久,天合元年也只是沾了个年尾巴。

只是蔡邕修史到现在还没有完成,国渊的百科全书都快完事儿了,他还在那里磨叽。

也不能说他偷懒,整日里忙得脚不沾地,就是不出活……

这就导致了王弋不少需要依托史书才能完成的计划一拖再拖,让王弋非常恼火。

不过今天王弋一点儿也不生气,反而十分开心,早早率领着一众臣子出了邺城十里等候。

原因无他,牵招终于回来了!

五年,人生其实是没有几个五年的,特别是大汉这个时期,上层人士的生存都是一个不小的问题,王弋做过调查,以河北为例,最底层百姓超过四十岁的并不多。

这就是问题所在,就连河北都这样,其他地方又能有多好呢?

他早已经得到了禀报,牵招将匠人们保护得很好,但保护他们的射声营只存活了二十六人,连个零头都不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