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9章 切磋药理(2 / 2)

乡村盲医 王凡 2464 字 9个月前

宁不臣紧紧抱住了瓷瓶,眼睛笑道成了一条缝。

王凡忍俊不禁,没想到这两个六七十岁的老头子,也会有这么调皮活泼的一面。

“好了,东西你到手了,可以兑现你的承诺了吧?”于乐山重新恢复了严肃的一面。

“没问题,没问题。”宁不臣依旧抱着那个瓷瓶,好似生怕它跑了一般,伸手指了指王凡,“就是这小子。”

于乐山淡淡一笑,明显不信。

在他看来,医学水平达达到这个造诣的人,必须对草药的药性达到一种匪夷所思的掌握程度,不难绝对不可能能在几分钟内,就完成对古文的更改。

能到这一地步的,年纪应该和他差不多,或者更大。

“真的,药方是这小子在车上改的。”宁不臣信誓旦旦的说道。

见他样子不像是说慌,于乐山身形一震,视线忙投了过去。

王凡在他震惊的

目光中,缓缓点了点头,苦笑道:“侥幸而己。”

于乐山并不相信他的措辞,也不认为凭着侥幸,能在几分钟内改好药方,且和自己数月的研究的药方仅相差两位而已。

如果真能从一万两千多种中药里,巧合的挑出着这几种。

这运气估计得去买彩票。

于乐山还是有点不相信,毕竟王凡看上去实在是太年轻了。

可当于乐山试探性的提出几个罕见的疑难杂症。

王凡能够不假思索的回答出解决方案时,他彻底的震惊了。

因为每一个病症,王凡都有五种或以上的解决方案,几乎每一种他都没有听说过,但按照方法和药理来倒推时,理论上都是可行的。

想到这里,于乐山深深看了王凡一眼,也为刚才的怀疑感到惭愧。

“不知王先生,能否到书房里一座,我有很多医学上的难题,至今无解,希望能够得到王先生的不吝赐教。”于乐山谦逊道。

“不用这么见外,你直接称呼我名字,或者小凡吧。”王凡对这个称呼很别扭,尤其是从一个六十多岁,还是自己曾经偶像的嘴里说出,更让他不自在。

“赐教也是谈不上,顶多

算是互相切磋吧。”王凡说道。

于乐山将王凡请进了书房,宁不臣这方面懂得有限,况且此时的注意力,都在怀里的瓷瓶上,没有跟进去。

于乐山的书房,林立着巨大的书架,充斥了整个房间,基本上全是医学方面的书,从中医到西医,线状本到手抄本,原本和译本,数不胜数。

这让王凡深刻意识到,眼前的这个老者,对医学上有多么的喜爱与投入,不由肃然起敬。

“哈哈,见笑了。”于乐山见王凡在打量书架,干笑了两声,“里面有好多书,都是华而不实的东西,实际上所能提供的价值有限。”

王凡赞同道:“现在的社会风气也是这样,过度的去追求外在,我可看过的很多书,都是辞藻堆积,空乏其词,字里行间都透漏着一股浓浓的卖弄。”

“我有幸读过扁鹊内经,现在所知的很多药理方法,都是从那本书中得到启发的。”

《汉书》中记载的七本医经,除了《黄帝内经》外,现全部失传。

这不过是王凡找好的说辞,免得一会于乐山问药理方面的知识,没法解释。

“扁鹊内经,我花大价钱从盗墓贼手里买过一本。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