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现代化(三)(2 / 2)

文明破晓 绯红之月 5782 字 11个月前

平丰盛虽然不是军人,但是地缘政治本身也并不需要非的是军事专家才能去学习。见将校们的抵触情绪降低,便问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诸君认为我们可以在中国军队的进攻下保住朝鲜与台湾么?”

从将校门听到这个问题的第一反应来看,他们是想说自己能办到。不过将校们最终没有说出这样明显不切实际的话。尤其是陆军,他们很清楚根本抵挡不住中国国防军的进攻。

平丰盛又继续提出了问题,“如果中日开战,域内国家会有谁支持日本?域外国家又有谁支持日本?”

这是参谋部的问题。在座的陆海军将校中不少都是两边参谋部出身,听平丰盛有条不紊,层层推进的提出问题,敬佩之意油然而生。平丰盛是著名的大学者,却没听说过平丰盛教授有过军事学经历。

对于平丰盛来说,这不过是简单的地缘政治应用。地缘政治是一门学科,其核心不过是所有科学都必须具备的要求,实事求是。

平丰盛讲到这里,教授的习惯让他忍不住扭头看了看身后。果然,身后有一块大黑板。站起身,脱掉西服外衣,平丰盛教授走到黑板面前拿起粉笔,就写下域内国家愚域外国家两个词,之后写下苏联,英法美荷兰的名字。并且根据内容将其与两个名词连线。便开始讲述各国关系。

现在的日本面对的是一个复兴的中国,围绕朝鲜与台湾的争夺,以两国单纯的实力对比,日本必败。当中日爆发战争的时候,域内国家剩下来的只有苏联,苏联即便不公开支持中国,也绝不会支持日本,所以日本不可能得到域内国家的支持。

至于域外国家,法国与中国展开了合作,也不可能支持日本。英国现阶段也未必真的会支持日本,顶多会用不支持日本作为筹码,向中国换取利益。至于美国与荷兰,更是指望不上。所以,如果爆发围绕朝鲜与台湾的冲突,日本不管是在域内或者域外都得不到支持。

山本五十六很欣赏平丰盛总统到现在为止的讲述,这是冷酷但是理性的军事学态度。如果军队是那种热血上头的模式,那就真的没救了。

平丰盛讲完,就如问学生般问道:“诸君,你们有战胜中国军队的思路么?”

陆海军将校们左思右想。在朝鲜地区作战,海军用处有限,陆军无论如何都打不赢。在台湾地区,虽然中国海军实力不足,但陆军发挥不出来。总不可能在台湾岛上放几十万日本陆军吧?

且不说到时候能不能打赢,光是把几十万陆军以及装备运到台湾,并且维持这支军队的后勤补给,日本也要面对巨大的压力。应该是难以维持。中国空军很强。如果真的搞自杀攻击,日本海军真的顶不住。在台湾岛上的日军就坐吃山空,先自己饿肚子吧。

“总统阁下,我们可以以拖待变。”有军官答道。

“以拖待变貌似是一个办法,但是中国方面就没有相关手段么?”平丰盛问。

“……下官愚昧,请总统明示。”

“中国不用直接与我们作战,他们武装朝鲜人和我们作战,并且派遣所谓志愿军进入朝鲜。就这么拖下去,陆军能耗多久?而且此时,中国军队直接进攻台湾,那时候日本该如何应对?”

没有日本将校敢回答这个问题,连平丰盛这样的学者都能想到的手段,何锐这样的军人怎么可能不仔细考虑。但认识到日本必败,反倒激起了日本将校们的愤怒,有人大声说道:“总统阁下,中国如果开战,是不对的。”

这愤怒的质问有无能狂怒的意思,以至于山本、山口以及几名陆军将校忍不住冷笑起来。虽然他们没有开口,但是心里的想法都一样。满清政府也认为《马关条约》是不对的。但是迫于形势,不得不签。此一时,彼一时,如果甲午战争期间,中国的皇帝是何锐,日本敢和中国开战么?

平丰盛没有谈论对错,他拍了拍手上的粉笔末,坐回到座位上。“诸君,日本需要的是什么?到底是连年的战争,还是和平富足的生活?如果是和平富足的生活,就需要发达健康的经济。一个发达健康的经济,需要原材料与市场……”

将校们毕竟是将校,理解力没问题。而且现在这批将校都是支持未来社的理念,只是因为民族主义情绪才觉得不能放弃朝鲜与台湾。但情绪平复下来后,他们也很清楚,日本保不住这两个地区。

等平丰盛讲完了日本经济所需,又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念向将校们讲述后,山口多闻忍不住问道:“总统阁下,难道为了维持日本造舰能力,中国会向日本造船厂下订单么?”

海军将校们或多或少都考虑到了这种可能,他们与愕然的陆军将校一起看向平丰盛。平丰盛平静的答道:“为什么不可以?区域一体化,就是产业分工。优势产业会得到区域内的投资,既然现在日本造船业强于中国,中国就有必要通过投资日本造船业来提升整个区域一体化经济中的造船能力。”

“……中国投资的话,岂不是控制了日本造船业?”有陆军将校问道。

“投资掌握的是经营权,想控制造船业的最好手段是派军队接管。造船厂只有把船卖出去之后才能得到利益,投资人掌握了经营权的目的是为了赚钱,还是来赔钱的?”

山口多闻虽然不喜欢经济学理念,不过他作为海军派,很清楚打不赢的战争就没必要打下去。而且山口多闻一直很欣赏何锐,直到何锐虽然在战争中十分冷酷,却不是一个在和平生活中将人往死里逼的领导者。

当他看到山本五十六看向自己的时候,就明白了自己此时要说些什么。便问道:“总统阁下,何君是想用日本的未来,换取东亚格局恢复到旧的边境线么?”

‘旧的边境线’这个词就很有政治家的风格,既能描述清楚事实,也不会过度刺激人的情绪。平丰盛带着欣赏看了看山口多闻,才转向将校们,“日本共和国追求的是什么?难道不是日本人民的幸福生活与光明未来么?在西方国家对亚洲发动进攻之前,旧的边境线维持了一千多年。虽然其间也发生过战争,但是旧的边境线并没有给日本造成什么痛苦。现在,恢复旧的边境线,会让日本得到在整个东亚地区发展机会。我认为这才是日本的未来。”

将校们沉默下来。大家都很清楚打不过,更耗不过。而且东北与日本的战争,以及中英战争都证明何锐是一个不会瞻前顾后的领袖。他决定的事情就会动手。

不过将校们还是要面子的,沉默了好一阵之后,有人问道:“即便防卫省同意与中国谈判,但是文官政府会怎么看?他们总是要面对民意的压力吧?”

听到这话,山口多闻差点笑出声来。以前军部哪里在意过民意,更遑论文官政府。这么讲,自然是怂了,却要把这可能被认为是卖国的锅推出去,让文官政府背。

山本五十六严肃的说道:“此时自然有文官政府负责,我们防卫省的责任,就是将战争的各种可能提交给内阁总理,由内阁去讨论。”

山口多闻与山本比较熟,他完全看出山本那严肃的表情下,是凝固的苦笑。看得出,山本早就有了自己的看法。

经过很短时间的表态后,陆军省就把这口锅扔给了内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