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血宝石(二十四)(2 / 2)

文明破晓 绯红之月 8692 字 2023-05-17

带着这种紧迫感,吴有平把话题转回到他的工作上,“主席,此次西南的开发进度比计划更快。当地的旧势力反抗虽然比想象中激烈,但是我们有大量军队在当地,恰恰给与那些旧势力以毁灭性打击。”

何锐完全能想象那局面,心中不禁叹息。虽然中国统一看着十分迅速,实际上内战并没有完全结束。文明党中央决定在每一个县都布置一个营的部队,第一阶段是三年。目的就是为了应对内战。

现在整个国家感受不到内战每天都在爆发,只是因为百万大军分布在每一个县,地方上的镇、乡、村都建立起民兵。各个部队都互相配合,反应迅速。敌人旋起旋灭,没有能滚动发展的机会。从清末开始,中国国内兵匪横行,与那种朝不保夕的混乱相比,人民甚至感受不到这种短时间内就被扑灭的叛乱有什么好讶异的。

但从政治角度来看,新政府正经历着一场覆盖了整个国家的内战。旧势力们虽然在反对着新秩序,只要给他们机会,他们还会反扑。这样的局面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吴有平没能看出何锐心中的悲悯,他此时继续讲述着最近的发展。西南地区随着公路铁路的修建,物流比之前相比已经是天壤之别。原本还以为当地其实采购不到太多的物资,没想到在‘劳动力’这个物资方面,西南地区的供应量超乎想象。

在这种时候,西南地区过去数百年处于野蛮并且简单社会环境中的各路地头蛇们纷纷而起,他们把所有变化都看成对他们自己的挑战,妄图继续控制人民,从人民的收益中‘抽头’。随着土改的进行,以及军队雷厉风行的打击。西南地区焕然一新。真的是涤除凶秽,去浊流清。

西南当地人从来挣不到什么钱,也就缺乏存钱的习惯。通过参与政府发包的工程中挣到的钱立刻就购买成商品,以至于当地经济数据呈现出异常的繁荣。若非吴有平亲自在当地视察过,他完全想不到局面会那样。

说完了对西南地区的乐观看法,吴有平又转向了南方,“主席,南方经济恢复的比我们想的要快,不过南方的这帮江南士绅,相当阴柔。想改造他们的思想,我觉得难度很大。”

见吴有平还是流露出青年的冲动,何锐笑道:“改造思想是通过普及教育,把新思想灌输给孩子们和青年,这是学校的事情,老家伙们的思想怎么可能那么简单的就被改变了。放弃吧。”

塔读,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吴有平这么说的原因之一,是他在视察中遇到了一些事,让吴有平这样自认理性的理工男都忍不住起了杀心,

但吴有平很清楚,何锐是绝不接受如此手段,故此试探一下。听何锐果然如吴有平所想的表达了反对,吴有平说道:“主席,那些人正在拼命维持宗族,以对抗我们的政策。”

何锐不赞成强硬政策,就劝道:“那是你站在比他们更高的高度,才会这么想。在那些人看来,他们不过是尝试在新的冲击下维持自己。”

“主席,江南那些人几百年来积累了太对对抗政府的经验,不仅是在满清时代,从明朝就开始了。”

何锐的神色已经严肃起来,“我还是那个态度,他们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如果是主动的,那自然要打掉。如果是被动的,我们只能与其斗争。毕竟,主动的一方是我们,而且我们是后来者。”

吴有平知道无法说服何锐,索性把下面的事情讲给何锐,“在苏州,有人已经开始尝试通过帮助政府官员提升政绩,来获得他们的权力。”

见吴有平为此事恼火,何锐笑道,“这不就是江南士绅几百年的传统么。现在才哪儿到哪儿,以后江南还会努力让他们的子弟当官,通过对官员政绩的影响,有意识的培养出他们的势力,最终能够影响政治。几百年老传统了,不稀奇,不稀奇。”

吴有平知道何锐是北方人,并没去过南方。而且何锐也从来没提起过他竟然研究过江南士绅们的传统,一时有些惊讶。便问道:“主席,是组织部的同志们给你做了报告?”

何锐很想告诉吴有平,是他给组织部的同志们上了课。不过这话不合适说,便笑道:“你若是有空的话,可以和组织部的同志们多聊聊。或者有空了解一下绍兴师爷的历史。”

吴有平只能点点头,做了个总结,“这次出去,我感觉经济发展十分喜人,战争对经济影响并不大。只是人民以前的生活太惨了,不知有没有其他办法多投入一些。”

本书首发:塔读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何锐当即表达了态度,“现阶段必须要走小农经济到小商品经济的过程,不能强制民众加入社会化大生产。经济没有发展到那个阶段,揠苗助长有害无利。”

吴有平知道何锐说的没错,但是看到人民群众生活依旧那么艰难,吴有平心里难受,恨不得立刻让人民群众都过上更好的生活。

按捺住冲动,吴有平说道:“主席,我会尽量按捺住,不让地方上胡乱投入。”

等吴有平离开,何锐让人给组织部打了个电话,看看最新的评定出来没有。既然吴有平都这么不快,想来组织部的同志们也不会高兴。何锐想看看发生了什么。

就在此时,有消息传来,日本方面在鸭绿江边增兵了。在中日停战协议签署之后,鸭绿江的中国这边已经完成了防线,几个师团的日军冲上去也是送死。日本在鸭绿江边只维持了很少量的部队,现在日本突然增兵,虽然没有造成巨大威胁,却是一个很现实的信号。

何锐看完这消息,想了片刻,就命道:“把王斌叫来。”

一个小时不到,情报局局局长王斌身穿黑色制服出现在何锐面前。何锐命道:“你听说了日军在鸭绿江增兵的消息么?”

“……现在知道了。”王斌答道。他说的是实话,最近情报局的主要力量都放在了印度,因为抽调了太多力量,对日本的行动反应就慢了许多。

“让日本国内知道此事。”何锐下达了命令。

“目的是什么?”王斌提出了问题。从各种情报来看,日本根本没有做战争准备,边境增加点兵力,是个示威行动,是个政治行动。

站点:塔读,欢迎下载

“我们需要推动日本国内的变化,尤其是现在。我们要利用日本民间的力量。以日本民间对政治的理解水平,他们会把这样的调动看成是战争的准备。如果日本人民感觉做出最后选择的时候来临了,他们就会做出选择。”

王斌想了片刻,已经明白何锐的想法。现阶段日本上层并没有做出最后选择,如果日本人民觉得做选择的时候到了,自然群情激奋,这种来自民间的压力反过来会促使日本上层中的一部分人认为,做出选择的时机到了。

只要上层中的一部分人开始行动,另外一部分人也不得不行动起来。所谓的‘期许的自我实现’,就是这么一回事。

王斌立刻敬礼,“知道了。”离开了何锐办的公室,王斌明白,何锐已经准备开始推动日本的变化。至于结果会如何,王斌自己并不确定。不过基于对何锐的信赖,王斌认为事情会向着何锐期待的结果发展。

回到安全局,王斌立刻叫来负责日本情报的科室,把任务分配下去。

6月29日,日本街头出现了消息,‘驻朝鲜军开始北上,正在鸭绿江边境集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