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谁是黄雀(十七)(2 / 2)

文明破晓 绯红之月 6403 字 6个月前

中途岛到夏威夷有2000公里,米军当下的主力战斗机是p47和p51,这两种战斗机从夏威夷飞到中途岛上空后,战斗时间很有限。米军真的做不到将5万飞行员调过来。把米军现在能够作战的18个航母编队以及夏威夷地区的所有战斗机都计算进去,米军能够在中途岛投入的战斗机不会超过5000架。中日两军一次性投入的所有作战飞机总数大概有4000以上。

而且山口多闻将威客岛作为中转站的设想非常有可操作性,因为中日两国的战斗机完全可以靠各个岛屿上的路基机场一路飞到威客岛,补给可比米军要方便多了。

山口多闻的计划看似在蛮干,从战略上其实没有任何问题。战略规划在中国叫做庙算,庙算的意思是,在太庙里面对战争进行计算。之所以说战略因为正确而胜利,就是因为战略是通过冷酷的计算得出结果。我方兵多将广,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就能靠数量耗干敌人。只要战略计算是正确的,剩下的要注意的就只剩下“不要轻敌”的心态。

至于细节,譬如米军会不会在战役中突袭威客岛,石原根本不想问。山口并非无能之辈,他之所以没有提及这种可能,只是因为没必要提及。

石原看向山本,山本觉得自己得给山口泼冷水,就板着脸问道:“山口君有没有考虑过单纯的航母对决?”

山口当即答道:“我会尽力避免这样的局面。如果米军真的想在威客岛与我军决战,我乐见美军航母编队与路基航空兵的战斗。”

见山口根本没有犯浑的意思,山本转向石原,“总理,我支持山口君的计划。”

石原当即点头,“山口君,我就等着你得胜归来。一旦夺取中途岛,我不仅将向国民宣扬你的胜利,还会宣布三年内停止征收农业税!”

山口多闻听到这里,当即起身答道:“总理阁下,司令阁下,我这就去准备了。”

等山口离开,石原低下头轻拍了一下沙发扶手,明显在思考着什么。山本也想告辞,却觉得石原好像还有话说,只能等着。

石原沉默一阵后,抬起头问道:“山本君,你亲眼看到了何君开拓东南亚市场,你的评价如何?”

“远超所料!”山本果断答道。亚洲经济共同体的经济在过去十几年中发展迅猛,到了1940年就陷入市场消费力无法增长的局面。战争使得东南亚殖民地的旧经济体系被打破,中国则以极快的速度整理东南亚经济,并且将东南亚经济纳入亚洲经济共同体。

东南亚的大量原材料与热带产品进入中国,中国的工业品则进入东南亚。仿佛是转眼间,新的贸易就创造出大量的订单。不仅中国工厂全面开工,东南亚人民也买了更多廉价的商品。作为亚洲经济共同体内的重要国家,日本也跟着摆脱了经济危机。

山本没有说这些,因为石原作为主导日本加入亚洲经济共同体的推动者,对此非常清楚。山本只是说道:“在过去3个月中,我亲眼看到东南亚经济与亚洲经济共同体的融合。终于能够确定,殖民主义是极为落后的制度。想建设更好的世界经济,非得消灭殖民主义!”

这是山本的心里话。虽然山本在十几年前就听何锐讲述过未来的世界秩序,但山本左思右想,都发现自己的思路根本摆脱不了殖民主义那套,总是想着该如何掠夺。等亲眼看到东南亚经济以互利的方式与亚洲经济共同体融合,山本才发现尽可能少的经济吸血不仅没有让中国吃亏,反倒解决了中国3亿产业工人开工不足的问题。

中国解放了殖民地人民,在殖民地搞社会主义革命,殖民地人民分到了生产资料,通过出售他们的产品赚到了钱,自然有能力消费更多生活必需品。就如已经独立近两年的南部四国,都是一年两熟,有些地方一年三熟。人人都分到了土地,粮食与原材料出口不再受到盘剥,导致出口旺盛。

如果中国也和其他殖民国家一样,对着本就贫困的东南亚人民进行剥削,殖民地人民哪里有钱购买中国商品!

中国不仅按照何锐的规划解放了殖民地,还按照何锐的规划,给了被解放地区的一定的定价权。这打破了山本另外一种直觉上的错误。山本觉得工业品就该卖的更贵,有更高的利润。而中国的商品对前殖民地地区的销售价格很低,而购买前殖民地地区的产品时候,给的价格并不低。整体上,中国并没有从中赚取超额利润。

但这么做的结果非常好,以更早独立的南部四国为例,由于没有用超额利润盘剥南部四国,并且给了南部四国一定的定价权。双方的贸易非常活跃,不过是两年时间,当地人民的生活就焕然一新。每个人都有几身衣服,脚上穿的也不再是草鞋或者破布鞋,而是与中日两国人民一样的正常鞋子。非得说有什么区别,大概就是南部四国人民使用的日用品非常适合当地气候。九九小说

而且中国并没有将殖民地人民当猴子看,而是真的尊重这些国家的人民。还是以南部四国为例,中国并没有粗暴的将前殖民地国家的人民推到一边,只是与这些殖民地国家的前上层合作。而是通过与当地进步力量合作,推翻了当地旧上层。之后,中国与当地新政府是通过学习与讨论的方式,就建设新秩序与发展当地经济的方式进行合作。

大量的当地新政府成员都到中国去考察,参观,并且暂时加入到中国的政府部门里,亲自体会中国的政府到底是怎么运行的。同时,中国也帮助前殖民地国家派遣大量人员到中国进行学习。

虽然这些国家在短时间内并没有真正掌握如何搞现代经济,也没能真的相信中国的模式能够照搬到他们国家。但是这些国家的新领导层真的亲身接触过,看过,学过。所以他们好歹能够听明白中国提出的国家建设方法要如何落实。并且在其国内建设起了配合中国投资的各个部门,并且让这些部门勉强运行起来。

中国则对这些国家进行了长期贷款投资,贷款时间动辄20年起。这些国家现在就可以通过对华出口赚钱,其国民也通过参加这些基础建设赚到了工钱。只要能能赚到钱,这些国家的财政体系就能够运转起来。财政能够正常运转,政府就能够稳住。

虽然这些新建立的政府内部有各种破事,但是中国现阶段所求的并非从这些国家赚钱,而是将这些国家的市场融入到亚洲经济共同体内。只要中国与这些国家的贸易越做越大,这些前殖民地国家的国内市场越做越大,中国国内的失业问题就越来越小。在中国政府看来,在这些前殖民地国家进行的投资,只要能在20年内大概回本,也就行了。

山本弄清楚了更广大市场对中国的意义,算是幡然悔悟。这些前殖民地国家的经济若是能如中国那样,在20年内增加5倍。光是正常贸易带来的收益,就把所有债务都给平了。而且在20年后,中国获得的利益只会更大,而不是更小。这是真正的长期收益!

现在亚洲经济共同体都执行法币体系,钱是政府印出来的,要印多少就能印多少。中国政府能够拼命印钱,但是印不出市场。在对前殖民地为期20年的长期投资中,中国因为获得了数亿甚至是10亿人口的海外市场,就能消除中国国内因为失业所带来的社会收益,这笔收益根本不是这点投资的钱能够衡量。

石原听着山本的讲述,心中着实感慨。他之所以要发动日本革命,所期待的正是这样的未来。当中国建立起世界新秩序,获得了世界市场。日本也能从这个新秩序中分到一杯羹。如果不是相信何锐一定能够建成这样的世界秩序,石原才不会为了一个中国人而杀死包括日本天皇全家在内的那么多日本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