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中场会谈(十七)(2 / 2)

文明破晓 绯红之月 5824 字 5个月前

这也不是何锐一个人的问题,整个政府核心成员中很多人身体都很糟糕。如果不是战争的因素必须要求国内保持稳定,比何锐小了近十岁的总理吴有平早就会退休了。赵天麟这样看着身体很好的同志,是因为他早就离开了政府,转而从事学术研究。否则,赵天麟也不会好到哪里。

李润石现阶段之所以能够逐渐被接受其很可能接班的身份,很大原因也是因为李润石同志的身体真的不是一般的好。精力旺盛,工作高效,这是领导者必备的素质之一。与李润石相比,何锐就是在熬。

光子看着何锐,心里面很是难受。何锐的身体看着没问题,但是何锐的身体快速衰弱的事实瞒不住光子。但这就是领导者的宿命,而且光子知道何锐并不是为了维持权力,而是真正的在为中国做事,在为日本做事,在为世界人民做些事情。劝何锐是劝不动的,光子也不忍心劝。因为这种男人们所做的事情,是他们才能承受的责任。

夫妻两人心中有着成年人的心思,小孩子们则十分无忧无虑。哪怕是刚才哭唧唧的何讷言此时也已经把不快抛到九霄云外,已经拉着弟弟要出去玩。

何锐拍了拍光子的手,就起身带着两个娃到了院子里,然后回到办公室继续看文件。

中国的工业化时间太短,还没有经历过60年的大经济周期。所以很多事情只有何锐才能解决,这不是因为同志们水平不够,单纯是因为同志们并没有经历过,或者说是看过完整的大经济周期。

这种事情的根本原因很复杂,却也能用很简单的话来解释。就如中国普遍认为龙年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年份,并不安定。这就是一个数据归纳的结果。在何锐看来,不同的气候周期决定了传统的生产模式受到的影响大小。所谓的“不安定”就是受到的影响较大。

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后,生产力飞速发展,对于不好局面的应对能力提升了非常大。但是也对不好的局面有了更强烈的感受。

就如1940年是龙年,世界上烽烟四起,列强们开始了血战。如果只是对龙年这个概念进行二次利用,就会说“龙是一个十分凶猛的生物,所以龙年会有血光之灾”。其实导致1940年世界上大战频发的原因是经济,而影响经济的重要原因之一,气候绝对是其中之一。在农业社会,气候变化影响非常大。

1942年是马年,算是气候比较温和的年份。所以1942年年初的经济就很不错,随着取消农业税的政策开始执行,人民都很期待在战争期间能够有所收获,否则的话,每天上千人的战死通报送到国内,其影响力可是非常负面。纯粹的负面情绪累计起来,便是现在十分稳定的中国也受到巨大的影响。

进入工业社会,经济受到的影响更加多元,经济周期影响格外凸显出来。60%的人口进入城市,而且未来要80%的人口变成工业人口,当下的冲击已经十分严重,后续的冲击只会更大。所以何锐研究经济数据的时候需要格外有正确的想象力,才能从数据中看出更深的端倪。

现阶段,由于打开了广大市场,中国的经济十分强劲。进城的人民基本都受到过初中教育,都能找到工作。由于中国采取了非掠夺式的对外模式,货币资本输出十分旺盛,加上人民币是现阶段解放地区的国际货币,所以巨大的赤字也被消化掉了。这就进入了货币革命的第二阶段,也就是货币作为资本,开始前面进入钱生钱的阶段。

只是中国国土面积巨大,经济总量虽然大,但是人口众多,即便有了海量的庞大资本,也没能将整个中国通过工业化全面提升。这才出现了一部分中国社会依旧停留在第一次货币革命末期的阶段。而且这个时间还会持续很长时间。

旧有生产方式与交易方式并没有被彻底替代,大量人民并没有掌握新时代的生产与交易手段,但社会已经走到了新阶段,在这个时期,真正出现了大批民众无论如何都无法融入社会的局面。

虽然全世界大多数研究中国与何锐政府的人都认为,何锐政府是一个高度追求效率的政府,而且何锐也从来不为自己辩解,但何锐不认为这种看法是正确的。如果何锐真的是只追求效率,就完全没必要在现在的阶段发动战争。而是会苟下去,让全世界先打成一片稀烂后再动手。

中国之所以要先发制人,就是因为国内数亿在新的经济阶段无所适从的人民需要充足的就业环境,帮助他们渡过这个残酷而且难熬的阶段。

之所以这个阶段十分残酷,不是有人故意作恶,而是民众真的没办法靠自己的能力将自己提升到完全符合工业化的阶段。为了国内的公平,非得有政府出来为这些人民托底,帮助他们熬过这个阶段,让他们能够在进入下一个经济周期的时候继续有能力参与到社会博弈之中,只有能够参与到社会博弈的人民,才有机会从社会发展中获得收益,从而支撑他们进入下下一个经济周期。

对于承担这样的责任,何锐发现自己既没有牺牲者的那种悲壮心情,也没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傲慢。何锐觉得这就是自己的责任,自己若是能完成自己的工作,那就真的要感谢人民的大力支持,以及一部分比较玄学的运气。

何锐又熬过了一个不眠之夜,从厚厚的报告中看到现在的经济情况还行。虽然财政依旧很紧张,却远没到危机的水平。除了国内的情况外,意外之喜来自苏联。根据情报显示,美国正在与苏联接近,这可是真正的好消息。一旦美苏联手,他们的目标固然针对中国,但是美苏之间最大的合作领域在欧洲。

进攻中国对苏联是一个巨大的负担,与美国联手瓜分欧洲则是实实在在的利益。苏联控制东欧,美国控制西欧,能够解决美国的经济危机。也解决了苏联的地缘安全危机。

当然,欧洲也不可能真的就束手就擒,任由美苏两国瓜分。中国的威胁远在天边,美苏威胁近在眼前。欧洲大陆各国一定会想办法维持自己的利益,其解决方式自然是联合起来对抗美苏接近带来的危机。所以,最大可能是德国为首的欧洲国家将对苏联发动进攻。

斯大林是一个战略家,斯大林看到了眼前的重大危机,所以才将上千家苏联企业从西部转移到东部,以避免战争爆发导致苏联工业遭受巨大的损失。

但苏联的做法就引发了纳粹德国对苏联的猜疑。因为强大的苏联本身也是德国的地缘安全危机,只要苏联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就是德国的梦魇。

现在何锐并没有推波助澜的打算,如果苏联给机会的话,何锐还会努力维持和平。因为苏德之间的和平基础极为脆弱,不管中国怎么做,都不可能维持这个和平。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苏联天然不可能亲中国。苏联与欧洲合作,苏联是欧洲最强国家,天然就是领导者之一。苏联面对日本朝鲜,则是无可争辩的天朝上国,日本与朝鲜得放低姿态,作为被动一方与苏联进行折冲。

但是苏联与中国合作,苏联就是金帐汗国,或者称为赤帐汗国。从地缘政治角度,这是无可解决的局面。所以苏联不管怎么与中国做生意,都不可能让中国插手到苏联的国防安全之中。

中国不插手苏联的安全,苏联就会觉得安全。但是苏联也失去了通过中国来威慑德国的手段。这就是一个奇妙的循环,在何锐看来,苏联求仁得仁,中国以礼相待,这样的局面可就太好了。

当下,中国要做的就是这样,所以何锐内心深处其实对光子很有些愧疚。何锐原本认为自己不会结婚,而且光子又是何锐从十几岁就认识的朋友,也算是青梅竹马。所以,与光子结婚,虽然表现出中国与日本之间的良好关系,但是何锐不喜欢这样不纯粹的关系。

光子背负上了她原本根本不用背负的重任。而且从政治家的角度来说,这种事情骗不了自己。中国的确需要日本,所以才会对日本表达这样的态度。

想到这里,何锐就觉得有些内疚。虽然何锐知道自己所做的没错,但是这种内疚感觉还是没办法消除。

清晨,何锐做了早饭。这点事情还是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