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4章 该轮到北美了(一)(1 / 2)

文明破晓 绯红之月 5556 字 1个月前

斯大林的担心很快就变成了现实。战争转眼就进入到了2月。苏联十分犀利的反攻进行到眼见就要赢得战争的阶段后就怎么都推进不下去。

德米杨斯克的12万德军深陷包围,依旧在曼施坦因的指挥下靠着空投与坚强的战斗意志抗住了两倍于己方的苏联红军围攻。

勒热夫地区,莫德尔上将指挥第9集团军开始对切入防线的苏联红军进行反向切断。

德国第4集团军此时被苏联红军切成两块,包围圈外的第4集团军司令下令德军部队挖雪前进,靠人力为营救包围圈内的第4集团军部队打通道路。

在南部,赖歇瑙元帅很清楚苏联红军夺回斯大林格勒的决心。虽然参谋长曼施坦因已经前去指挥第16集团军,赖歇瑙元帅依旧靠自己的指挥能力与南方集团军群的参谋部努力,尝试利用苏联红军的目的,尽可能给与苏联红军重大杀伤。

德军执行了希特勒就地抵抗绝不退却的命令,终于抗住了战线,并没有出现类似拿破仑那种兵败如山倒的局面,但希特勒的日子也不好过。在德国高层内,尤其是总参谋部那票人中,很多人并不支持持久战。

让希特勒最近感觉非常不开心的就是他被迫仔细研读李润石写的《论持久战》。

最初看《论持久战》的时候,希特勒并不认为李润石有着必须关注的能力。

在过去20年中,希特勒1直对何锐抱持着有些复杂的情绪。何锐打日本,打英国,利用法国,拉拢苏联,与美国抱持着非常精准的距离。这是希特勒1直期待做而没能力去做的事情。在希特勒看来,何锐是非常优秀的领导者,希特勒自己都不敢说自己比何锐强。

等读完第1遍《论持久战》,希特勒惊愕之余,又调阅了德国方面给李润石做的档案。直到确定研究苏联1直都不是李润石的工作重点后,希特勒不得不再次研究《论持久战》。

希特勒对于苏德研究的很深,所以《论持久战》中阐述的种种方法论让希特勒看的心惊肉跳。李润石的每1种应对方法甚至不是针对苏德两国,而是基于李润石的战略思考能力。所以李润石的看法格外有指导性。连希特勒都通过研究《论持久战》,从中获得了不少新的思路。

李润石在《论持久战》中体现出的战略能力丝毫不亚于何锐。这让希特勒发现,中国率先完成了制度延续的准备,即便何锐死去,中国领导层依旧可以维持高水平的战略能力。连重大意外都不能打断中国现在的步调,希特勒对于未来的感受开始掺杂进了1些不安。

在这样的情绪下,希特勒对于德国上层中的悲观情绪非常抵触,但希特勒却也拿这些人没办法。之前大规模更换指挥官,已经让希特勒与总参谋部的关系变得十分糟糕。现在指挥苏德战争的1众将帅都是希特勒认同的人,希特勒不能对这些人再下重手。

先不谈那帮失败主义者,就算是希特勒现在重用的这批将帅也不让希特勒省心。莫德尔上将因为反对希特勒的作战安排,直接从前线飞到东普鲁士的“狼穴”指挥所,与希特勒直接发生了顶撞。莫德尔甚至懒得听希特勒的解释,直接问道:“元首,前线指挥官到底是你还是我?”

希特勒被逼无奈,只能说了几句“你要为你的决定负全责”之类找回场面的话,便将指挥权全部交给了莫德尔。

曼施坦因虽然让希特勒很放心,但曼施坦因本人从来没学会讨好人,这作风让希特勒感觉曼施坦因不怎么靠谱。

赖歇瑙元帅更是有着强烈主观意识的家伙,他给希特勒制造的麻烦比莫德尔与曼施坦因两个人加起来都大很多。希特勒已经开始考虑1943年的战争方向,由于赖歇瑙夺取了斯大林格勒,希特勒认为在1943年前的目标是夺取苏联南部的产油区,让德军能够完全自给自足的战斗下去。

德国总参谋部内部也比较认同希特勒的看法。赖歇瑙则认为,德国加入同盟国后,得到美国与英国的支持,德军不缺乏石油与各种矿产,夺取更多资源并不是德国当下的紧要任务。

赖歇瑙认为当下最优先的目标是尽可能持续重创苏联,让苏联在未来利用中国支援的效率大大降低。而且赖歇瑙更是将李润石的《论持久战》推荐给希特勒,期待希特勒能够理解《论持久战》的内在逻辑与方法论的精华所在。

在赖歇瑙看来,如果苏联方面学会了《论持久战》,德军必将惨败。但苏联红军现阶段明显在学习德军的钳形攻势的战术应用,虽然钳形攻势对于苏军来说是极为先进的战术理解,但是这种战术层面能力的提升远不如战略层面的认知提升。

德国当下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苏联方面的选择,就可以给苏联红军以沉重的打击。现阶段苏联红军的士兵训练时间只有6个月,只要能够让苏联红军持续大规模损失,苏联高层为了维持战线与士气,必然会将大量训练只有6个月甚至是不足6个月的部队派上前线。德军就可以充分发挥训练与指挥上的优势。

看着书桌上德文版《论持久战》的封皮,希特勒心里念头涌动。赖歇瑙元帅虽然有各种令希特勒不满的地方,但是赖歇瑙在战略上的判断依旧让希特勒信服。

在德国6军元帅中,希特勒最想借助的是龙德施泰特元帅。但希特勒能够借重的却是赖歇瑙元帅。所以希特勒只能忍了,只有等到冬季过去,德军熬过最危险的阶段后才能进行更多的调整。

最后,希特勒拿起了《论持久战》,内心劝说自己,“这是最后1次看这篇该死的东西”。等翻开文章,希特勒很快就被吸引住了。李润石在《论持久战》中强调,苏联应该在第1、第2阶段中,实行战略防御中的战役和战斗的进攻战,战略持久中的战役和战斗的速决战,战略内线中的战役和战斗的外线作战。在第3阶段中,应该是战略的反攻战。

虽然在表面上看,苏联红军必然走大战役的路线,从而彻底击败德国侵略者。但是这就陷入了旧战争模式,僵硬机械的走绝对领导的路线。

苏联如果想充分利用被占领区的人力物力资源,就必须全面相信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不仅要在正面战场上组织战斗,更要在敌后地区组织战斗,组织生产与生活。与入侵的德军进行较量。

1旦苏联能够建成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上的组织,德军就将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其作战效率必然遭到极大削弱。

李润石坚定的认为,苏联在全体上的主要作战形式就将是运动战,其次是由正规军实施的游击战。所以李润石批评了单纯防御的错误方针,也批评了利用德军各种不足的速胜论观点,以及轻视游击战争的错误观点。

对于轻视敌后游击战的观点,李润石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在李润石看来,敌后作战需要非常优秀的敌后工作能力,成功的组织敌后工作,将让苏联人民能够更加团结在苏共周围。这种坚实的群众基础,会让反攻变得更加顺利。

希特勒又读完了1遍《论持久战》,内心再次被这些理念所震动。现阶段德军已经非常恐惧试试反攻的苏联红军利用苏联拥有的基础设施发动更有效的战斗。所以德军对撤离的地区进行了相当残酷的摧毁。

经过了在寒冬中的战斗,纳粹德军知道了基础建设在冬季对军队的作战价值。德军不仅将带不走的粮食与牲口烧掉杀掉,还将水井1律填死,民众的房屋也都烧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