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章 殖民地大联动(三)(2 / 2)

文明破晓 绯红之月 5749 字 1个月前

政治局的书记很快写好了1封给何锐的信,并且经过了同志们的认可。这封信的内容中明确表示,在李润石主席的提议下,政治局写了这封信。

在署名开始的时候,李润石排在第1位。等李润石签名后,自然是资历地位最高的总理吴有平签字。

吴有平先看了看周围,并没有拿起笔。片刻后,吴有平对秘书说了1句,就坐下端起茶杯喝水。大家不知道吴有平这是要干啥,那些希望搞出事来委员则很是期待的等着吴有平接下来的行动。

很快,秘书回来了,将1根镇纸递给吴有平。吴有平将镇纸压在李润石的签名上,有镇纸压着,第1个签字的李润石签下的名字不再仅仅是第1位,还独占了第1行。

压好了位置,吴有平拿起笔在第2行第1位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这才让出了签字的位置。

委员们都看到了吴有平的行动,大家神色都严肃起来。李润石独占第1行。第2行第1位是总理吴有平。这种排序是何锐在党内的位置。

从1915年,吴有平就追随在何锐身边。在4平的时候,吴有平虽然不是最早当市长的那位。但是吴有平乃是真正掌握了实权的行政体系第1次,从4平市长到后来的东北政府执政,再到中华民国总理。党内高层都知道,吴有平从来都是何锐的忠实追随者,从来没有想过篡夺权力。

所以吴有平这么做绝不可能是跳到李润石这条船上,而是代表了吴有平以及追随吴有平的那1系人马的意见。这1系人马在党内的实力相当大,当下不支持李润石的那些委员们的力量与吴有平1系的理想完全不成比例。

最终,所有签名都写到了镇纸下,吴有平的签名之后。没有1人敢在比李润石更靠前的位置签下自己的名字。

从政治斗争的角度来说,在这种时候低了头,就等于在公开场合向支持李润石的那派人表达了自己不反对的态度。而低了这次头,就意味着以后在公开场合也得低头。

不支持李润石的那些人,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去在私下场合说服何锐。或者抓住了李润石的问题后,借题发挥。

在未来的公开场合,政治席位的座次已经排好。谁再出尔反尔,都只会被认为坏了规矩。

何锐拿到这封信后,很快就从签名中看出了李润石的进展。何锐只觉得心情非常放松,放下信,就走到窗边大大的伸了个懒腰。

看着窗外生机盎然的花园,何锐突然生出了1个念头,这人民路7号,自己大概也会很快就要让出来了。虽然何锐并不觉得留恋,但是想到要搬家,何锐就觉得有些麻烦。

至于未来做什么,何锐此时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在中国进攻北美之前,因为存在美国直接低头的可能,所以何锐并不特别确定要出任未来联合国领导人的职务。

现阶段美国决定要与中国打到底,未来的道路就明确了。等彻底击败美国,解放了欧洲。联合国就将从何锐原本时空的那个更多是协商与发言的组织,变成1个类似于美国联邦政府,或者是神圣罗马帝国模式的组织。

不管是美国联邦政府或者是神圣罗马帝国,其构架之下都是1个个拥有自己主权的政治实体。未来的联合国也将如此,联合国将成为1个主权国家联合体,拥有1定的超国家主权的权力。所以联合国的秘书长也就没有必要再由非常任理事国出任,而是要由常任理事国出任。

由何锐出任联合国第1任秘书长是最适合的选择。当然,前提是中国能够击败美国,解放欧洲。

当然,何锐其实也不在意1部分欧洲国家与美国不加入联合国,而是去组织它们自己的小圈子。

想到这些国家不加入未来的联合国后,很自然的成为了文明世界的边缘,并且因为自己寻求孤立而日渐衰落。何锐忍不住放声大笑。

秘书听到笑声,连忙推门进来。就见何锐情绪饱满,情绪很好。秘书忍不住猜测,也许何锐见到继任者的事情终于得到解决,所以才这么高兴。

见何锐没有要秘书做什么的意思,秘书关上门,在门外长舒口气。

在中国的历史上,权力交接,尤其是何锐与李润石这种战略家之间的权力交接,从来都没有好结果。李渊与李世民之间,朱元璋死后的靖难之役,无1不是如此。

哪怕不是战略家之间的权力交接,只要不是平庸的权力交接,但凡前后两代领导者个性强烈,权力交接也都会引发激烈的动荡。史书上对此的记载太多太多。

而文明党这个执政党所拥有的实力,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文明党内的人才如过江之鲫,哪1个不是功勋卓著,能力卓绝。要是这些人闹起来,必然会搞出天大的事情。最终保不准就会搞出内战。

现在李润石终于摆平了政治局,确立了领导地位。何锐又不是1个对权力有什么执念的人,想来这次交接应该能让何锐满意。

如果现在的丘吉尔内阁知道何锐秘书的想法,大概会羡慕到破口大骂吧。因为当下的英国议会内,反对党对于丘吉尔内阁只有怒骂,把丘吉尔内阁贬低的1文不值。

令丘吉尔内阁非常郁闷的是,这帮反对党虽然骂,却不去推动倒阁。就这么让丘吉尔内阁面对着不断丢失土地的现状。丘吉尔内阁成员很清楚,即便是现在倒阁,反对党上台,他们也没有办法解决任何问题。

所以反对党在战争结束之前大概会维持现状,他们所期待的是等战争结束后,让丘吉尔内阁成员们背负所有责任,自己以清白的模样执政,摆脱所有骂名。

与英国的执政党与反对党的政权更替相比,中国的权力交替的确可以用伟大光荣正确来相容。

但丘吉尔是真的没办法。当英国皇家舰队不能镇压4海的时候,英国就只是1个普通强国。中国舰队攻克圣赫勒拿岛后,继续开始向北方游弋。何锐政府接连发出出访南美国家的请求。

根据英国在南美国家的情报系统收集到的情报来看,南美国家的确非常婉转的拒绝了中国舰队出访的请求,但南美国家现阶段普遍认为英美的实力受到重大挫败,已经不足以干涉南美国家内政。

现阶段,南美各国政府都决定加强了与中国的外交交流层级,力求搞清楚中国对南美的态度。

之前英美为了本国利益,扶植了不少南美国家的政权。这些政权的稳定来自于外国的支持,并非执政政府本身能够掌握本国的政治。鉴于英美实力受挫,不少南美国家内部出现了准备进行政权调整的迹象。

在英国看来,中国获得了巨大的机会。只要中国能够与南美国家内部的1部分势力谈妥,就可以推选亲华政府上台。

这样的话,北大西洋两岸的同盟国国家就陷入了彻底孤立。而且中国由西向东进攻同盟国集团的西部,苏联由东向西进攻同盟国集团的东部。

欧美的末日已经到了肉眼就可以看到的阶段。但丘吉尔内阁即便看到了这末日,却只能看着。这种痛苦,仿佛在炼狱般的折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